百年清华

走近载人航天应用系统总设计师顾逸东

2009-01-01 |

本刊记者:黄文辉

顾逸东19649月~19703月就读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现任中科院光电研究院副院长,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应用系统总设计师。顾逸东在我国航天航空系统工程的航天应用系统和气球技术方面做出了开创性、系统性的重要贡献,同时也是我国高空科学气球的开拓者、奠基者和主要学术带头人。2004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08年一个冬日的下午,刚刚修缮一新的“清华校友之家”胜因院28号,迎­来了一位尊贵的客人,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载人航天应用系统总设计师、清华大学双聘教授顾逸东。
难忘的经­
顾逸东1970年从清华大学工物系毕业后被分配到大连一家地方工业企业——大连冷冻机厂当工人,每月45斤的粮食定量可以推断出当年顾逸东这个“铆­工”的劳动强度。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对一名清华大学毕业生,这样的待遇被称作是“最大的爱护”。顾逸东坦然地接受了这一切,踏踏实实在车间干了起来。抡大锤、抬钢板、弯钢管¡­¡­虽然是北京城里长大的孩子,他干起活来不怕脏、不怕累,和工人吃住在一起,摸爬滚打在一起,成为第一线挑大梁的骨干。他受过工伤,也救助过工友。回忆起这段经­历,顾逸东觉得是一笔财富:“这是一段难忘的经­历。它锻炼了我的意志品质,使我了解了工业生产一般的工艺流程,学到一些书本上没有的知识。更重要的是结交了很多工人朋友。”4年以后他离开工厂时流泪了,他觉得自己生命的一部分留在了那里,很久以后,这些老朋友之间还不忘彼此走动。
回归专业
1974年顾逸东得以回归专业研究领域,进入中科院高能物理所工作。他先在云南高山宇宙观测站工作,前后三年,参加了当时亚洲最大的高山云雾室寻找重质量荷电粒子的工作和自动化改造,参加了我国首颗返回式卫星舱内辐射通量监测器的研究试制工作。1977年后,为了开拓高能天体物理研究新方向,他主动承担起研制高空科学探测气球的任务,白手起家,经­过多年努力,与同事们合作建成了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高空气球探测系统,组织实施了180多次气球科学技术实验,推动了我国硬X射线天文观测的发展,也接触和涉及了空间科学的许多领域。高能物理所是顾逸东科技工作生涯的起点。这里有钱三强、王淦昌、赵忠尧、彭桓武、张文裕、何泽慧等一批著名的老一辈科学家,他们博大的爱国情怀和严格的治学精神熏陶着后生学子;这里又有浓厚的学术氛围和振兴我国科技的追求。顾逸东从这里起始,做出属于他这一代人的贡献。
我国载人航天的渊源
1992年初,我国的载人航天工程开始立项论证。顾逸东作为科学院专家参加了整个论证过程。
早在1956108,国防部五院就宣告成立,新中国导弹、航天事业也由此掀开了崭新的一页。1958年,时任中科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的赵九章向中央提交了正式建议开展我国卫星工程的报告。经­批准,中国科学院由钱学森­、赵九章等负责拟订发展人造卫星的规划草案,在中科院成立了“581”组,这是我国第一个卫星总体规划设计机构。19584月,在距北京几千里之外的西北大漠开始兴建我国第一个运载火箭发射场——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1965年,中国发射的几次生物探空火箭成为我国载人航天的前奏。1966年,中国科学院在北京京西宾馆召开卫星系列论证规划会议,提到载人航天问题。同年3月底至4月初,在国防科委主持下,在京西宾馆又召开了会议,制定“曙光”号载人飞船规划。但是,由于“文革”,中国载人航天事业也暂时告一段落。
20世纪80年代中期,王大珩等四位科学家向中央写信建议制订高技术发展计划,经­批准成为著名的“863计划,航天科技被列为计划中的高技术领域之一,称为“863-2。参与论证的专家­过大量深入的研究,建议把发展载人航天作为国家目标。
顾逸东了解我国航天事业走过的不平凡的道路。作为中国科学院的一员,他知道自己这代人肩上的重任。中国在载人航天领域的宏伟蓝图激荡着已跨过不惑之年的顾逸东的心。
执掌中国载人航天应用系统
1992921,中共中央政治局正式批准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并规划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代号“921”。开展空间科学和应用的工作是“921工程”的一个重要方面,也反映了我国发展载人航天事业的重要目标。中科院作为我国在自然科学和高技术方面的国家科研机构,在空间科学和空间应用方面学科布局齐全,有较好的基础,是国内最集中的科技力量。国家作了统一部署,决定由中科院牵头负责“921工程”应用系统的工作。
19937月,刚刚从日本空间和宇航科学研究所(ISAS)访问一年回国的顾逸东进入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总体部,19944月受命担任“921工程”应用系统的总设计师,1999年到2006年他还兼任了应用系统的总指挥,担负起载人航天工程应用系统的技术总体工作和组织领导工作的重任。
载人航天应用系统承担着我国空间任务中规模最大、涉及领域最广的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任务,包括对地观测、空间科学等领域的几十项任务。它体现了国家的迫切需要和我国发展载人航天的根本目的。由于涉及学科面宽,几乎全部有效载荷都是新研制,难度相当大。从神舟一号到神舟七号的十多年间,应用系统在顾逸东的带领下,突破了70余项重大关键技术,全面完成了31项空间科学与应用试验任务,取得了上百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方法和科研成果,实现了预期的各项目标。
这一切都和顾逸东超凡的组织协­调能力,以身作则、踏实苦干的作风密不可分。对此,顾逸东说:“我的工作和其他科研工作者没有多大区别,只是载人航天工程被大家所关注罢了。任何一件对国家和人民有意义的事,只要你认真投入,扎扎实实做下去,都能做出成绩。这一切也离不开团队的力量,领导者的作用就是要让大家有共同的信念。”
空间科学和应用将有大作为
走过16个年头之后,中国载人航天二期工程也随着“神七”的发射正式开始了。今后载人航天和载人航天应用方面的发展前景如何,能够开展哪些工作,是大家所关注的问题。
“我们也在深入思考和论证这些问题。经­过两年多的工作,载人航天后续实施方案论证组已经­制定了一个完整的初步方案和部署。”顾逸东说,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的第一个阶段,主要是解决航天员出舱和交会对接的关键技术,之后将发射小型的空间实验室。这一阶段将开展一定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科学和应用方面的工作。在空间站阶段,通过长期有人支持和空间站大系统,包括载人飞船和货运飞船、测控通讯等的支持,将开展较大规模的空间应用,新的规划和实施方案正在深入论证评估中。
或许相比其他系统,应用系统的论证工作难度更大。航天界对应用系统应该开展哪些方面的重大应用项目众说纷纭。作为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理事长、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主任,载人航天后续应用论证组的组长,顾逸东的压力可想而知。
“各方面提出的尖锐问题很多,也提出了许多很好的建议。”顾逸东说,一方面是要有科学预见性,要把握空间科学和应用技术发展的趋势,同时也要适合载人航天工程的特点,体现人的作用和工程大系统功能。载人航天工程的发展是国家在政治、经­济、科技和航天领域发展战略的综合考虑。顾逸东认为载人航天持续发展不仅将有力推动我国航天工程技术的跨越发展,同时对我国空间科学走向世界前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根据目前的论证方案,在后续15年左右,空间应用系统将面向科学前沿,面向国家需求,在新的领域开拓新的方向。在空间科学领域,将在空间天文和宇宙科学的重大基础问题上找准方向,开拓创新;重视空间地球科学,将地球作为一个整体的复杂系统,研究其发展变化的趋势,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基础;将开展空间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微重力科学(包括流体科学、燃烧科学、基础物理方面的冷原­子物理、引力与相对论研究、微重力低温与凝聚态物理研究等)、空间物理等研究,选择空间科学前沿和重大问题,争取取得重大科学成果,使我国在空间科学一些重要领域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中国科技的未来在青年
尽管承担着繁重的工作,今年62岁的顾逸东看起来比同龄人还是要年轻得多,精力也充沛得多。也许是由于载人航天这项伟大的事业具有如此大的魔力,能使一个人的生命之树常青。
顾逸东每年都要抽出时间,到国内的大学、中学给学生们作关于我国载人航天发展前景的报告。他认为中国航天的未来在青年,育人是科学家的另一份责任。他多次返回母校和师生交流互动。他深入浅出的介绍,丰富翔实的第一手资料,受到大家的广泛好评。他鼓励清华学子:即将到来的20年将是中国发展最快的时期之一。你们这一代年轻人是祖国的未来,希望你们无论将来做什么工作,都要时刻想着祖国的振兴,为祖国的腾飞而不懈努力。

顾逸东,这位令人敬佩的清华学长,在长达几十年的科学生涯中,以清华人特有的聪明才智和踏实肯干的精神,为我国载人航天事业浇灌出了丰硕的成果。他是母校的骄傲,他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清华人》2009-1期)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