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堃(1948电机) 严宝瑜(1948外文)
周 全(1948经济) 骆宝时(1949历史)
清华“大家唱”歌咏队成立于1946年11月5日。她是1946年10月清华复校后成立的第一个进步社团,是由三股力量拧起来的。第一股力量是从西南联大复员到清华的联大“高声唱”歌咏队员和联大工学院、新校舍、先修班的学运积极分子,包括陈水莲、冯碧蕉、彭珮云、黄有梅、吴琼瑂、傅 、李传信、王念梅、尹淑慧、吴达志、毛承颖、何瑞珠、郭其銓、邢金钟、郭日静、黄培正、潘梁、严宝瑜、周汝汉、胡积善、骆宝时、李民范、何祚融、李忠立、劳乃光、张大鹤、谢澄甫、方复、姚国安、张魁堂、江怀棠、魏盛勋等。这是一批在昆明“一二·一”运动中经受过血和泪的洗礼,在四烈士灵前发过誓“踏着你们的血迹,誓把那反动的势力消灭”的热血青年。
原清华“大家唱”歌咏队成员合影
第二股力量是北平临时大学“星海合唱团”的同学和反甄审斗争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同学,包括史哕春、张潜生、杨春曜、朱显昆、刘作茹、刘瑞春、刘云书、沈琳亚、靳录民、邓乃荣、赵振梅等。他们长期生活在日寇屠刀下,好容易盼来了抗战胜利,却被国民党特派员陈雪屏打成“伪学生”,不承认他们在沦陷区大学读书的学历,要加以甄别审查。在地下党领导下,他们掀起了反甄审运动,粉碎了陈雪屏的甄审阴谋,分配到了清华。
第三股力量是从全国各地考入清华的新同学中爱好唱歌的先进同学,包括刘雅贞、王珉、陈伯时、马芷荪、巫宝瑜、贺文贞、莫祖佑、柳小芬、张莹祥、杨川之、吴宏宛、王浒、林寿屏、宋季芳、张秋实、吴勤娟、谭秀贞、蒋励君、牛兢存、邵敏、谢延泉、郭长志、梁燕、宋华沐、罗琚、黄祖民、李振华、卢鹤维、赵葆元、李崇桂、顾廉楚、罗德华、罗灼寰等。他们大都有与国民党反动派作斗争的经历,有的还是地下党员。
1946年11月5日晚,这三股力量近百人聚集到东饭厅里,像过节一样欢腾,一起讨论了成立歌咏队的宗旨和名称,推选了干事会和指挥小组成员。讨论中,大家谈到西南联大的“高声唱”歌咏队把洛辛的《青春进行曲》作为不是队歌的队歌:“我们要在荆棘中烧出一条大路,我们要在黑暗中向着黎明猛冲!”形象地道出了国统区革命形势的严酷和“一二·一”运动的伟大意义。正是伟大的“一二·一”运动,冲破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黑暗,使学生运动重新走上高潮,为形成“第二条战线” 打下了基础。因此,大家一致同意要接过“一二·一”的旗帜,继承联大“高声唱”歌咏队的方向。谈到歌咏队的队名,一些同志想到了舒模同志创作的《大家唱》:“小孩子来呀唱呀,老人家来呀唱呀,小姑娘来呀唱呀,大嫂子来呀唱呀,同学们来呀唱呀,同志们来呀唱呀!……唱歌使我们勇敢向前进,唱歌使我们年轻又活泼,……我们歌唱胜利,我们歌唱团结……。”大家都赞成就用“大家唱”作为歌咏队的队名,意味着我们要张开双臂,迎接更多的新伙伴,面向更广泛的群众,投入更火热的斗争。最后,大家推选出胡积善(方堃)担任队长,由胡积善、严宝瑜、史哕春(史会)、周汝汉(周全)、骆宝时、吴恕求等组成干事会,由胡积善、严宝瑜、周汝汉、骆宝时等担任指挥。
“大家唱”歌咏队成立后第一个任务,是准备参加即将到来的纪念“一二·一”运动一周年的文艺晚会。于是,每周二、周五晚上,我们就集中到在三院一个固定的教室里排练。
12月1日,纪念“一二·一”运动一周年文艺晚会在清华大礼堂举行。这是清华复员后第一个大盛会。大礼堂一千多个座位,座无虚席,两旁和后面的走廊都站满了观众。全清华不到二千名学生,出席了一半多,尤其是新同学来的最多。会上,剧艺社演出了短剧《凯旋》和《清明前后》;“大家唱”歌咏队演唱了《茶馆小调》、《送葬歌》、《古怪歌》、《读书郎》以及马思聪先生的新作《民主大合唱》 等十几首歌曲。全场情绪激荡,掌声雷动,仿佛把人们带回了一年前昆明那场反内战、反独裁、反迫害、争民主的血与火的战斗。这场演出,为清华此后三年的爱国民主运动奠定了第一块基石。
“大家唱”歌咏队的队员,个个都是民主运动中的战斗员。他们都把打倒蒋家王朝、解放全中国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否则无颜面对惨遭杀害的“一二·一”四烈士和尊敬的闻一多老师、李公仆先生。为了这个目标,从1946年12月底抗议美军在东单广场强奸北大女学生暴行的大游行开始,一直到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期间的历次重大游行、集会,他们都自觉地到群众中去做宣传鼓动工作。除了演唱抗击日寇、反对内战、揭露国民党专制腐败的群众歌曲,如《毕业歌》、《青春进行曲》、《在太行山上》、《游击队歌》、《垦春泥》、《茶馆小调》、《五块钱》、《古怪歌》、《农家苦》、《红河波浪》、《送葬歌》、《跌倒算什么》、《我们反对这个》、《民主是哪样》、《松花江上》、《救亡进行曲》、《团结就是力量》等等,还排练演出了一些大型的合唱歌曲,如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新年大合唱》、《生产大合唱》、《满洲囚徒进行曲》,马思聪的《民主大合唱》、《祖国大合唱》,贺绿汀的《和平光明》、《胜利进行曲》,洛云的《插秧谣》和李抱枕填词的《我所爱的大中华》等,还有从解放区带回来的歌曲《山那边好地方》、歌表演《朱大嫂送鸡蛋》、秧歌剧《兄妹开荒》、歌剧《白毛女》插曲《北风吹》等,以及大量的苏联革命歌曲和中国民歌。在北大“民主广场”的命名典礼上,还曾愤怒演唱马思聪的《东方的暴君》,直抨蒋介石。所有这些,形成了解放前夕清华园音乐生活的主流,为广大师生员工所喜爱,成为反蒋斗争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大家唱”歌咏队还是一所培养、储存学运骨干的学校。复员之初,地下党决定先从组织群众社团着手聚集进步队伍,这是非常英明的。“大家唱”歌咏队三股力量都是政治态度明朗,因而发展非常健康。1947年暑假后,地下党号召社团骨干分子回到班级开展工作,“大家唱”将近40%的队员离队参加到各系、级的干部队伍中。系级活动的广泛开展,使学生运动有了更广泛的群众基础,“大家唱”歌咏队尽到了输送干部的任务。很多队员还分别参与组织新的社团,如“新生合唱团”、“民舞社”、“农村识字班”(教学校附近失学的农民子弟学文化)、“农村医疗队”(为学校附近农民治病)等等。“大家唱”还在队内请郭长志、严宝瑜分别举办了指挥训练班和乐理学习班,对后来进城宣传、提高全队的演唱水平,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大家唱”还与北大、燕京、中法、师大、辅仁、朝阳等各大学合唱团,以及以中学生为主的“铁流合唱团”和育英、贝满、汇文、慕贞等中学的进步合唱团组成北京歌联,进而与天津、唐山各大学的歌咏团体联合组成华北歌联,成为北方进步歌咏运动的重要支柱。1948年华北歌联在北大民主广场举行的千人《黄河大合唱》,影响深远,至今仍有不少老人以参加过这次大合唱而自豪。
1948年“八·一九”大逮捕前夕,胡积善与北大“大地”合唱团指挥晏福民遵照华北歌联的决定,前往上海,与上海歌联商议组织全国歌联的创议。上海歌联代表郭乃安传达上海地下党指示:因白色恐怖越来越严酷,当前不宜组建全国性组织。因此,成立全国歌联的建议也就暂且中止。但是,随着学生运动的深入发展,南北歌联之间的相互呼应和联系从未间断。
地下党的领导和关爱,是“大家唱”歌咏队迅速健康发展的保证。歌咏队一成立,同时也就成立了以骆宝时为组长,严宝瑜、周汝汉、胡积善为组员的“大家唱”歌咏队民青领导小组(“民青”即地下党的外围组织“民主青年同盟”)。这个小组亲密团结,细心策划,发挥各人所长,在队内树立了威望。后来才知道骆宝时当时已是地下党员,地下党就是通过他和这个民青领导小组,默默地关怀和指导着“大家唱”的发展。队员们在斗争中迅速成长,许多人都在解放前夕参加了地下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