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浅析西南联大成功之路(续)

2010-06-29 |

——纪念西南联大成立70周年

唐绍明(1952经济)

四、求学之道,做人为重

无论办学或治学,最终都要落到引导学生走上求学之道,培养成材。求学之道包括培养目标和培养途径两个方面。

西南联大实行通识教育。“通识教育”即英语的Liberal Education,有“自由教育”、“通专教育”、“通才教育”、“通识教育”等各种译法。引进以来,褒贬不一,争论焦点集中在“通”与“专”的比重权衡上,肯定者多着眼于“通”,否定者多着眼于“专”,但均忽视“通”与“专”的合理搭配,实应依具体情况而定,各个时期、各类学校应有所不同。其实,通与专均属知识范围,关系到“才”的增长,而通识教育的本意,更着重于在“通”与“专”结合的基础上的人格、品德修养的提高,即“德”的提高。

通识教育的目标要求,符合中国传统的大学之道所强调的“明明德”和“新民”的精神,是以能在中国落地生长,而西南联大所传承的战前清华的做法,就属于这一模式。西南联大实行中有以下特点:

1. 通专兼顾,通识为重

在梅贻琦、潘光旦先生的教育文章中,对知识的“通”与“专”均有特定的解释,称之为“通识”和“专识”。他们认为“通”是指人生,“专”是指事业;“通”是指社会生活,“专”是指社会事业;“通”是指做人,“专”是指做事;“通”的范围比“专”的范围大。他们明确指出,“大学期内,通专虽应兼顾,而重心所寄,应在通而不在专”,从而提出“通识为重”的主张。潘光旦教授说得更明白:“我一向认为教育的效能,教人做人总是第一。”而这个“为重”又是建立在先通后专、通专兼顾的基础之上的。

在实行中,西南联大强调一、二年级要打好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基础。每个学生除学好国文、英文、通史等必修课外,学文的至少要选学一门自然科学课程,学理工的至少要选一门社会科学课程。这正是综合大学和专业学院不同而又优越的地方。这样,学生基础好,知识面宽,眼界开阔,就能为进一步提高专才和品德修养打好基础。学校还结合抗战实际,通过办学、治学、教学以及课外活动、社会活动等多种途径,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艰苦奋斗教育,科学、民主教育,团结、合作教育等,形成鲜明的联大精神,对学生影响很深,并在其后的工作业绩中得到体现。

当然,“通识为重”决不意味“专识”为轻,“先通后专”也决不意味重“通”轻“专”。通专兼顾,通识为重,是指大学阶段教育的基本要求,是从总体上搭建通与专的关系。随着世界高新科学技术的发展,新专业的设置、师资培养、学生教学,都成了大学绝对不可忽视的大问题,这是毋庸置疑的。

2. 师友古人,言传身教

联大选聘教师,首先要求其德才兼备。许多教师都曾在欧美名校修业,获得博士学位或有突出成就,国内学者也都是学有专长的专家、大师。同时对教师的品德也有一定的要求,要足以为人师表。余冠英教授回忆:“学校对教授的要求也是严格的,对其言行有损为人师表形象的教师,即便是名教授,也要解聘。”他说:“教授的教学都极认真,所有教授不管多么有名气都亲自给本科生讲课。可以说,没有一个不上课的教授,许多名教授还亲自给大一的新生上基础课。”

西南联大的教授都极具人格魅力。其一,追求先进。他们总是自强不息、孜孜不倦地攀登学术高峰,把最新最好的知识教给学生。理学院最为突出,像陈省身、华罗庚、周培源、王竹溪、吴大猷、赵忠尧、张文裕等教授都能结合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开出新学科课程。据杨振宁教授说:他在联大做毕业论文时,受吴大猷教授指导,进入物理学中群论这一领域;做研究生时,受刚从国外学成归来的王竹溪教授的指导,进入统计力学的领域。他在联大“受到极好的本科教育和同样好的研究生教育”,“我对于物理学的爱好和鉴赏判断大部分是在联大的六年(19381944)期间形成的”。

其二,脚踏实地。他们重视结合实际,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如费孝通教授的农村调查;曾昭抡教授的西康调查;吴韫珍教授的云南植物调查;冯景兰教授的西南矿产调查;冯文潜教授的边疆人文调查;张印堂教授的边疆地理调查;罗常培教授的藏缅语系调查等。这一点在工学院尤为突出,陶葆楷教授说,他们的教学尽量联系实际,“以土木工程系而论,工程测量的实习,往往是城市、公路、飞机场等地的实地测量。水力学方面,与水利部水利实验处合作设立水工试验研究所。道路工程方面与交通部公路处合作设立了道路材料实验室”。他们还适应战时形势,开出兵器学、堡垒工程、军用桥梁等课程。

其三,严谨学风。工学院有些基础课的考试甚严,有时一场考试不及格者竟占13。刘仙洲教授的考试,学生会因误算小数点后一个数而被判得0分。李赋宁学长感谢吴达元教授的辛勤、严格的教学,使自己“学会了一丝不苟的严谨学风,对准确和不准确,像对真理和谬误、是和非、美和丑、善和恶一样,加以泾渭分明的区别,而且作出了选择,养成了习惯。这个例子可以说明智育、德育和美育是能结合在一起同时进行,吴达元老师做到了教书育人。”

其四,关爱学生。训导长查良钊教授一向关爱学生,为学生排忧解难,在处理学潮中也多从爱护学生出发,尽力调解,怕学生吃亏。1947年春清华校庆日,查先生从昆明返回母校,招来学生潮涌般的欢迎,直将他抬进大礼堂,这充分反映同学对他的爱戴。查良钊先生的工作准则是“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子弟,一切为他们着想”,而这一准则也普遍存在于联大教师们的心中。如金岳霖对殷海光,吴大猷对李政道,……从学习到生活,关怀备至。从来是学生受感动于老师,此时,老师也受感动于学生。师生情深,正是西南联大办学又一特色。

3. 自我教育,课外活动

西南联大十分强调学生的自我教育,不断启发学生发自内心的学习要求,鼓励自由发展,自觉修养,并为此积极创造条件。

一是结合战时环境,不断启发学生艰苦奋斗、坚忍不拔、刻苦学习的意志。当湘黔滇步行团长途跋涉到达昆明时,带队人之一黄钰生教授总结指出:同学们经过实地考察,看到中国农村的落后,定能激发自己的学习热情,刻苦学习,报效祖国。同学们经过总结后说,对这次长途步行的意义,认识更加深刻了,社会责任感大为增强。“从此,我们这帮人学习格外努力,做事特别认真,毕业后到工作岗位,也一贯如此。”这话道出了联大学生普遍的学习自觉性。

二是开展交友活动,参与课外活动。同学间年龄相仿,情趣相投,又生活、学习在一起,更易相濡以沫,互相切磋。如杨振宁、黄昆、张守廉的友谊,王浩和何兆武的友谊,何炳棣和黄明信的友谊,等等。他们彼此所产生的影响,都为各人日后的成就和发展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还有一些共产党员,按照党的“三勤”方针,广泛联系群众,引导一批批同学走上追求进步、争取民主的道路,如马识途和李晓,王汉斌和李凌,等等。他们日后都为革命工作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至于课外活动,联大早期即有各种学术讲座、学术座谈会,推动学术交流;成立各种学生社团,如群社、南湖诗社、联大剧团、联大歌咏团、工学院引擎社等,充分发挥学生的专长,活跃学生生活,有助于学生性格的全面发展;开展一些社会公益活动,如学生服务社、学生阅览室等;出版壁报,给学生发表各种意见的机会,包括发表政治见解。1941年皖南事变后,进步势力受到迫害,一些进步同学被迫疏散到云南各地,暂时隐蔽,深入做群众工作,既保存了实力,也借机接触实际,了解社会。以后形势好转,又陆续回到学校上课。

三是开展爱国民主运动。自我教育绝非闭门修身养性,它离不开社会、政治形势的大环境。1944年春,经过皖南事变后的短暂沉寂,学校风气开始改变,首先从学生开始。他们办起壁报,自由发表意见,经常出版的便有十几个,如《冬青》、《耕耘》、《文艺》、《生活》、《现实》、《学习》等;相应地学生班级活动也开始活跃起来。19445月,围绕纪念“五四”,开展了两次群众性活动,一扫沉寂郁闷的空气,带动了各方面活动的开展。冬青社、文艺社、新诗社、剧艺社、高声唱歌咏队、阳光美术社、悠悠体育会等后期影响较大的进步社团,也均在此时纷纷成立,使得进步势力在1944年秋季学生自治会选举中赢得胜利。从此,联大学生自治会便一直在共产党的实际领导下进行工作,掀开联大学生运动的新篇章。1945年开展纪念“五四”周活动,历时六天,声势浩大,得到社会各界支持,标志着昆明学生运动日益走向成熟。学生们勇敢地挑起了要和平、争民主的重担,团结广大教职工,开展爱国民主运动,一次次和反动势力进行斗争,为西南联大赢得“民主堡垒”的称号。

五、兴学之道,引领风尚

西南联大不仅以其办学、治学、求学之道,为国家造就人才,为社会培养栋梁,而且它本身的存在,已在社会进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大学一解》引古《学记》论述大学之道,其任务除培养人才,以达“大成”之外,还有“化民易俗”,“近者悦服”,“远者怀之”的要求。也就是说,兴办大学,最终是要开风气之先,引领时代潮流,由近及远,扩展影响,推动社会前进。

第一,最直接的是对国防的贡献。抗战初期在长沙临大,就有一批学生投笔从戎。1944年,日军逼近黔滇,为配合美军反攻,有400余学子从军,转战缅北各战场。总计联大学生先后从军有800多人,他们英勇战斗,年仅19岁的缪弘就牺牲在战场上。

第二,最主要的当推为社会培养了8000余名学生,他们当中绝大多数人成了社会各行各业的栋梁、骨干。

第三,联大立足于云南,为云南籍学生入学提供了更多机会。联大初期就成立了师范学院,为云南培养师资;后又特设为期两年的师范专修班,多方面为云南培养人才。

第四,联大以其先进的文化优势,影响和带动了当地经济、政治、社会、文化、教育诸多方面的发展。如潘光旦、曾昭抡、费孝通等教授到滇西,甚至贵州去讲学,做学术报告。不少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社会各种岗位任职。还有不少进步学生在皖南事变后隐蔽到云南一些边远的县,就任中学教职,由此推动了云南的教育事业,传播了革命的火种。

纵观世界教育史,大学因其集中了许多最优秀的人才,是国家文化教育的中心之一,也往往是国际思潮的聚焦点。欧洲中古文化史有名的三大社会运动,都是由大学发起的。一是巴黎大学解决东西教皇之争;二是牛津大学孕育和支持威克利夫宗教改革;三是布拉格大学孕育和支持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前奏——胡斯宗教改革运动。中国近代史亦复如此。对推动中国近代历史进程产生过巨大影响的“五四”运动发轫于北大,“一二·九”运动发轫于清华。而1945年“一二·一”运动发轫于西南联大,是近代中国大学推动社会前进的优良传统的又一次传承。

“一二·一”运动的发生不是偶然的。它是时代潮流的产物,是历史进程的必然结果,也是西南联大精神的集中体现。这时的联大广大师生,总体来看,深受战后世界形势的影响,特别是经历了抗日战争的血与火的考验,思想上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他们走出平津大城市,经过万里长征,走遍大半个中国,切身体验到中国经济的贫瘠,政治的腐败,社会的落后,人民的疾苦。昆明八年,又忍受着一般老百姓经受的物资匮乏,骨肉流离,信息阻绝,生活艰辛的苦楚。八年抗战对联大人来说,不仅是一次地理上的“万里长征”,也是一次时间上的“万里长征”,而更是一次心灵上的“万里长征”!——由生活优裕到贫困交加;由个人独处到来到民间,了解社会;由不关心国事到关心国家命运、民族前途、人民幸福;大大加重了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那时联大人普遍期望并且相信战后的中国应是一个和平、民主、法治、进步的中国。在学生运动的推动下,进步教授的影响下,不少人逐渐抛弃旧思想,走上人民民主的道路。闻一多教授就是一个鲜明的代表。他的思想演变进程,反映了相当一部分联大人的思想演变过程,他的道路指引了联大人前进的方向。

西南联大以其巨人的精神、道德和文化力量,在时代洪流中孕育和推动着潮流前进,完满地实现了大学教育的根本价值。

西南联大所走出的成功的大学之路,值得我们珍视;它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学习研究。人们希望能够从中汲取到办好中国大学的智慧和力量!

相关新闻

  • 162009.06
  • 192009.10

    姜俊平的成功之路

    □ 钱本德(59届土木)、雷钟和(59届土木)姜俊平,浙江金华人,1954年考入清华大学土木系,1959年毕业后分配到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是第五、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1980~1983年先后在美国辛辛那提大学机械系、马里兰大学机械系从事机械振动及系统辨识方面的研究。在结构动力学、机械振动、系统辨识及最优控制理论的研究及计算机应用方面有贡献,对模态参数识别的计算机软...

  • 032017.11

    西南联大精神如何赓续

    11月1日,西南联大建校80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大学举行。西南联大精神研讨会同时召开,各高校负责人和与会专家就如何在新时代以西南联大精神激励一流大学和一....

  • 102017.11

    西南联大的故事

    有关西南联大的书出版了不少。为什么怀念西南联大?学者们从史料研究出发作了分析和解读;联大生活是什么样的?这从师生自述、回忆以及小说中可以看到。

  • 162020.11

    李宪之与西南联大 ——记忆中的父亲

    李宪之,气象学家、气象教育家,是我国气象科学研究和气象高等教育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20世纪20年代,他参加西北考察团开创气象野外考察的先河,发表论著....

  • 272019.02

    《西南联大组歌——天降大任》成功首演

    为纪念西南联合大学在昆建校暨云南师范大学建校80周年,2018年11月1日晚,云师大立项的云南省委宣传部文艺精品重点扶持项目《西南联大组歌——天降大任....

  • 022023.03

    冯至在西南联大

    我和父亲有聊不尽的话题,那就是昆明。我们家是1938年12月随同济大学搬迁到昆明的,那年父亲33岁,正是如《神曲》开篇所写的,“在人生的中途”。第二年8月他就辞去同济大学的工作到西南联合大学任外国语文学系教授,一直工作到联大结束,1946年6月我们随北京大学复员回到了北平。在昆明住了七年半,其中有七年在联大度过,这七年,他在研究歌德、里尔克与杜甫取得突出成绩的同时,在创作上也出现了一个高峰,思...

  • 102012.09

    西南联大成立75周年纪念大会筹备会举行

    2012年9月6日,西南联大北京校友会在清华大学近春园第一会议室召集西南联大成立75周年纪念大会筹备会。

  • 172012.02

    “西南联大校友张炳熹奖励基金”续捐

    2012年2月17日,“西南联大校友张炳熹奖励基金”的设立人许冀闽学长为该基金续捐5万元人民币。清华校友总会发展部接受了捐赠并代表学校感谢老学长及家人....

  • 2020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