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英若诚的台湾行

2009-10-14 |

我一直希望能去台湾为我父亲(英若诚的父亲英千里曾任台湾大学外文系主任)的墓地扫墓。那是中国孝顺的子女必须做的。但因为台海局势紧张,我父亲在台湾的20年(从1949年至1969年他去世)以及他去世后的20年中,我一直不可能去看他,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我当上了政府官员之后。

幸运的是,我父亲在台湾大学的学生马英九先生在国民党政府里有一定影响,动用了一些关系,使我终于在1993年成行去台湾访问。那次访问的目的之一是为电影《小活佛》做宣传,还有就是北京人艺去台湾演出《天下第一楼》,那是大陆的话剧第一次到台湾演出。当时,大陆与台湾没有直达的飞机,我是先到香港(当时还未回归),然后去台北。

因为我父亲在台湾是个著名人物,也因为我当过文化部副部长,我为父亲扫墓在台湾成了重要新闻。至少有5架电视摄像机进行录像,在台湾各频道播放。

我参观了台湾的清华大学校园。当然也去了辅仁天主教大学,那是我祖父(英若诚的祖父英敛之是辅仁大学创始人),于1925年在北京创办的,消失于1952年院系调整。1960年又在台湾复校。

我应邀去辅仁演讲。我还拜见了张学良将军,他当时已经92岁了。马英九专门为我举办了晚会。整个过程让我感到很荣幸,去我父亲的墓地亦令我十分动情。墓碑上有他的照片,样子要比我记忆中的显老。我一回到北京,就得了重病,呕血数升,再也不能去台湾了。1993年和我父亲在他墓地“团圆”是我们最后的告别。

我生病的时候一直在思考我们家族的历史以及我对家族历史应有的责任。

在我所有的经历中,我决不会放弃学习外语的机会。这是我从祖父、父亲那里继承的财富之一。我的兄弟姐妹们也各自在经济、建筑、科学、艺术、冶金、水利等其他方面为中国的现代化做出了贡献。作为新中国的知识分子,作为家族精神的继承人,我们都觉得有责任担负起这个重任。

摘自 《水流云在:英若诚自传》中信出版社 20098 

相关新闻

  • 292016.02

    英若诚的传奇人生

    英若诚74岁的一生是从艺的一生,可以说,戏剧就是他的整个生命。

  • 042021.01

    老清华里诞生的最牛“名媛团”,真正独立的女性应该是怎样的?

    清华即将迎来110年校庆,老清华、清华人一直被视为时代人文精神的写照,为今人向往。老清华名媛,可分三部分。一是女学生,二是女教员,三是教授太太。三者间有交集。但由于老清华对教职工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夫妇不同校,故出身清华,又与夫婿共同服务清华者在1949年前极少见,几可不计。 ——此文为女生篇清华学校时期清华大学的前身,是1911年成立的庚子赔款留美预备班,后改为清华学校。庚子赔款这段屈辱的历史,始终激励...

  • 132018.06

    清华校友总会文创专业委员会一行参访台湾优秀文创项目

    近日,清华校友总会文创专业委员会一行赴台湾进行文化交流,深度体验了台湾特色鲜明的文创产业,并与台湾文创专家充分探讨了两岸文创相互交流借鉴的可能性与路径....

  • 182009.06
  • 172004.04
  • 172023.03

    台湾清华深圳校友会会长周志隆一行与深圳清华校友会座谈交流

    3月15日上午,台湾清华深圳校友会会长周志隆一行来访,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党委书记、深圳市清华大学校友会会长武晓峰,秘书长高朝阳等接待了台湾清华深圳校友会一行并开展深入交流。座谈会上,双方就校友会的工作以及未来合作展开交流与讨论。高朝阳围绕校友概况、机构设置、对外宣传、主要活动四个方面,介绍了深圳市清华大学校友会的基本情况,并重点介绍了由深圳校友会主办的校庆活动、重阳节敬老团拜会、送新迎新活动...

  • 142016.04

    台湾地区校友基本情况介绍

    一. 校友会简介(一) 北京清华大学台湾校友会缘起前北京清华大学台湾研究所所长-刘震涛教授是力促成立台湾校友会的最重要推手,他率先指出在中国大陆的台资企业不仅是台湾的企业,也是大陆的企业,台资企业发展...

  • 242014.11

    台湾新竹清华大学校友会理事长一行来访

    2014年11月20日,台湾新竹清华大学校友会理事长曾子章、副理事长蔡能贤等一行4人访问北京清华校友总会。

  • 232014.06

    台湾新竹交通大学校友会一行访问清华校友总会

    2014年6月23日,台湾新竹交通大学校友会执行长(秘书长)陈俊秀一行3人在学校经管学院李习保老师的陪同下访问清华校友总会。

  • 1120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