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徐勃: 从象牙塔到扎根“黑土地”的大学生村官

2017-11-27 | 刘书田 | 来源 微信公号“清华大学文化创意评论” 2017-11-24 |

2012年,处于求职季的清华大学法学院硕士毕业生徐勃,并没有应届毕业生脸上的常见的迷惘。这位来自江西农村的年轻小伙,坚定地选择投入“黑土地”的怀抱,来到吉林省吉林市永吉县岔路河镇下坎村担任村支部第一书记,成为了一名大学生村官。

自强不息:四载奋斗终圆清华梦

第一次来到清华园时,徐勃的目光被万人食堂前求是学会的宣传展板所吸引。万人食堂地下,碰巧有一群求是学会的同学们正对时事热点争鸣讨论,对社会现实和国家前途深刻反思。小小的房间里,堆积着许多旧而厚的理论典籍,墙上贴着“读书、实践、争鸣、战斗”,一群血气方刚的青年探讨着家国大事,不惜为之争得面红耳赤。“看到那一幕,我真的热血沸腾”,徐勃回忆道。

此次清华园之行再次给他的清华梦浇铸了熊熊火焰,使他重燃起了读研来清华的希望,经历两次煎熬的考研后,徐勃终于拿到了心心念念的录取通知书。

进入清华后,徐勃如愿以偿的加入了清华大学学生求是学会,同时热衷于参加理论研究和社会调研类活动,提升认知国情的能力。担任三农学会副会长期间,他利用周末时间,带领同学们前往河北等地区进行社会调研和工人支教活动;利用平日里的空闲时间,深入清华附近的工地,和同学们一起了解新生代年轻工人的生活思想状况。徐勃发现工友们的文化生活较为空白,便组织免费看电影、来清华参观等活动,用他的话来讲,是希望能给工友们“打开通向世界的另一扇窗”。

三农学会让本来就对乡村发展感兴趣的徐勃有了更深刻的思考,清华大学近些年每年都有上百个毕业生坚定选择到基层工作, “又红又专”的传统也影响着他的人生选择。“人最终要选择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他笑称自己是“从农村来,到农村去”。基于对农业的兴趣和对基层服务的向往,徐勃选择奔赴那一片遥远的黑土地。作为农业大省、商品粮重要基地的吉林成为了他的首选。

在当天报名吉林省选调的时候,有42个省直机关可以选择,徐勃在志愿填报表上毅然写了7个字“坚决要求去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这句在清华学子心中印象最深刻的记忆,在徐勃身上也化为了实际行动。

徐勃作为毕业生代表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接见

徐勃曾作为毕业生代表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接见,汇报自己扎根吉林基层的选择,习总书记听完后嘱咐徐勃,“扎根基层需要实干,在中国三农问题永远是重大问题,到东北后要重点关注三农问题。”徐勃倍受鼓舞,同时也深知乡村振兴任重道远。怀揣着满腔热忱,他迈出了扎根黑土地的第一步。

文化大讲堂:高校社团模式引入农村文化振兴

许多大学生村官面临过“满腹经纶却无处可施展”的困境,而徐勃认为,每个大学生村官都需要经历身份转换的适应阶段,而这主要取决于能否坚持良好的心态,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我来到这里是为了扎根在这里,在这里生活、工作、奋斗,就要和大家交朋友”,徐勃认真地说。他是真正保持着“把工作当作一种生活”那般平和心态的人,而不是“将生活当作一种工作”,紧张兮兮甚至压力大到喘不过气。他也十分善于将所学应用到乡村基层治理中,能和当地百姓愉快地打成一片,被群众称为“我们的小徐书记”。

徐勃发现,当地老百姓对文化生活的需求特别大。经过摸底调研,“乡村治理——如何丰富村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这一题目被徐勃巧妙破题——在当地干部群众的支持下,他首次将高校社团模式创新性的引入到农村群众文化事业的建设中。成立了38个群众文化社团,包括文化体育、民族歌舞艺术、教育、慈善公益、科技发明创业等6大类,共登记在册文化志愿者1200多人。

“文化大讲堂”是农村文化社团体系里重要的一部分。在许多人的印象里,农村大讲堂无非是邀请村民进行农业生产的分享,台上慷慨激昂,台下无精打采。而徐勃所创办的“身边榜样大讲堂”,不仅本镇的村民要急急忙忙早出门占前排,连隔壁几个乡镇的村民都要赶过来听。

“大讲堂的分享者有一个是我们当地的‘当代愚公关长远老师”,徐勃介绍说。这位具有传奇经历的“当代愚公”,一生都致力于农村公益,收养脑瘫儿童,组织志愿者义务为村民修鳌龙河河渠,修路修桥,帮助困难村民,“选择村里德高望重的代表来讲课,让真实的身边榜样来讲述,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和感染力”,徐勃补充道。200多人的教室,每次都有很多人站在门口、坐在楼梯口听完讲课。

“一不贪,二不争,三不抱屈,四不怨人,五不后悔”,是村里“当代愚公”在讲堂上分享过的一句人生感悟,而徐勃自己也对此深有体会。在岔路河镇工作的4年,从下坎村副书记到镇党委副书记,徐勃走遍了全镇15个村的每个角落,撰写了4万多字的《岔路河生态经济文化圈可行性报告》。

一个江西少年郎,扎根于黑土地辛勤耕耘,对于徐勃来说,这里已经是他的根。“此心光明,夫复何求”,在他看来,只要实干,内心就会富足。

打造“世界冰酒名镇”:让德国人在这里找到乡愁

面对新时代吉林振兴的课题,身在基层工作的徐勃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研读国家政策文件,慢慢的有了自己对于当地如何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些想法,“主要是要做到‘三因三合’——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因才适用;志同道合、情投意合、资源整合。”

如今,身为蛟河市天岗镇党委书记的徐勃正推动着中德合作的冰酒特色小镇建设,践行着用冰葡萄酒产业实现乡村振兴的梦想,将“砍树经济”升级为“看树经济”,将“吉林发展面临的漫长冬季的比较劣势”转变为“白雪换白银的比较优势”,将“万公顷山坡地水土流失种玉米”转型成“修复生态种葡萄”。在他和乡亲们的努力下,千亩葡萄园生机盎然,酿制出的“华兰德冰酒”为国争光,在全世界6488款参赛酒中脱颖而出,通过“盲评”的方式获得了“2017柏林世界葡萄酒大奖赛中国区唯一的特大金奖”,山沟沟里飞出了一款世界上最好的冰酒。高附加值的冰葡萄酒产业,让村民面前多了一条可持续创收致富的康庄大道。

来到这里的德国酿酒师甚至说,“在这里我仿佛回到了自己的家,找回了乡愁。”大家对冰酒小镇生态理念和乡村振兴理念的认可,让徐勃对冰酒小镇的未来更加充满信心。通过学习借鉴世界葡萄酒十大产区和中国葡萄酒九大产区的发展经验,在葡萄酒专家和企业家的建议下,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冰酒小镇确立了“三大目标、八大优势”。

另一个令徐勃感到欣喜的现象,是自从冰酒小镇项目开展后,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当地大学生返乡工作。有一位学旅游管理的大学生在参观了葡萄酒文化博物馆后大呼“家乡的变化不可思议”,并选择留下来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为家乡的建设而奋斗。

美好蓝图已经绘制,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千亩葡萄园盲评出来的世界级大金奖、“一带一路”中德企业家的义结金兰、松花湖水土的生态保护、强企富民产业扶贫的实践探索、省市政府的重点支持、省发改委特色小镇的加速器、党的十九大“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地实施……这个“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生态事业正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无愧伟大的新时代,超越个人功利的追求,不忘初心,继续前进。青春是用来奋斗的,作为新时代的追梦者,我们会用自己的实干书写一张合格的答卷”。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