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简介
胡宏扬,安徽庐江人,计算机系2010级硕士校友。2013年毕业后通过人才引进项目前往安徽省马鞍山市工作。历任马鞍山市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副主任,马鞍山市科技局办公室副主任,博望区博望镇党委副书记,博望区新市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等职,现任共青团马鞍山市委副书记、市青联主席。
原来在中国还有这么贫困的一群人
胡宏扬与基层的故事,要从一次社会实践说起。
学生时代的胡宏扬,是一个全面发展的理工男。从本科到硕士七年的学习,让他在计算机领域有了较为扎实的专业积累。在深耕学术的同时,他也热心服务同学,从本科起便积累了很多社工经验,涵养了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和情怀。也正因为这段成功的“双肩挑”经历,让他在人生选择的十字路口一度彷徨。直到毕业前的一次社会实践,让他最终义无反顾地走向基层。
2012年的暑期实践,胡宏扬来到了西部的一个贫困县挂职担任县发改委副主任。一个半月的时间里,他走访了很多乡镇,真切地接触到了基层的民生百态。这次经历给了他巨大的震撼和触动:
“那种贫穷,就算以当时的视角去看,你也很难接受——原来在中国还有这么贫困的一群人!”
实践归来之后的几个月里,在西部的见闻不断重现在胡宏扬的脑海中,与他对未来人生的思考交织、碰撞。毕业季渐渐临近,人生选择之问萦绕心头:“清华一直教育我们,要上大舞台、干大事业,我们作为清华的学生,应该为党和国家、为人民做些什么?”经过自己的反复思考,以及与师友的深入交流,到基层公共部门服务的想法渐渐在胡宏扬心中逐步坚定。
与很多选择到基层工作的同学一样,胡宏扬也遇到了家人的反对。当时他已经拿到了几份国企总部管培生的录用机会,薪资待遇和成长空间都不错。家人也希望他在毕业后顺势留在北京。对此,胡宏扬既表示充分的理解,也保持着坚定的初心。
“家人的意见,肯定是出于对子女未来发展的关心。但我们既然想好了,就应该力排众议,让家人相信我们能够应对即将遇到的挑战,相信我们能够真正为党和人民群众的事业,为自己的理想去做一些事情。清华人应该扎根在中国的每一个角落。一个人或许不能做出多大的贡献,但是如果每个人都做一点,定会带来改变。”
胡宏扬参加青年突击队
不打无准备之仗
在胡宏扬看来,自己“跨界”就业最根本的底气来自清华多年的教育。对于从事与本专业不甚相关的工作,很多人心有疑问,认为没有学以致用。对此,胡宏扬有自己的理解:
“我们的教育经历根本上是帮助我们形成正确三观、建立独立思维体系的过程。清华教会了我们一些系统性的知识,但更重要的是教会了我们方法论:如何分析与解决问题、如何正确看待自己、如何看待世界。同时,清华也教会我们选择,让我们知道我是谁、我要成为谁、我该如何成为谁,最终让我们成为一个对自己、对家庭、对人民、对党和国家都担得起担子、扛得起责任的人。”
在确立服务基层的志向后,为了尽快转换角色、转变思维,胡宏扬也做了很多具体的准备。
为了补充基层公共部门所需的知识,胡宏扬研三时着重学习了很多公共管理方面的基础理论。“我那时候经常去马院和公管学院‘偷师’。”他在马克思主义学院学到了改造社会的基本理论,在公共管理学院学到了治理基层的基本方法。在日后的工作中,头脑中的理论经常与实践碰撞,也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完善,这些都令胡宏扬受益匪浅,思想日渐成熟。
除了学理论,胡宏扬也积极向已经参加工作的前辈“取真经”。不论是同一个实验室的师兄,还是后来结识的清华基层校友,都给了胡宏扬很大帮助。
“这些前辈们、校友们,他们的经历以及他们对事业的认识,提前帮我构建了对基层社会的基础性认识,让我能够提前思考、提前准备,参加工作以后也能尽快适应。”
时至今日,胡宏扬与几位“人生导师”一般的师兄还保持着密切的联系,经常一起探讨工作、交流思想。当自己也成了“前辈”之后,胡宏扬也经常与在校和刚参加工作的师弟师妹交流,还积极促成接待了多支前来马鞍山实践的社会实践支队,努力让基层工作的经验与公共服务的精神薪火相传。
胡宏扬在浙江安吉考察生态文明建设
用持续的热情回应组织的关怀
挂职锻炼的经历促使胡宏扬选择基层,而前辈的引领让他选择了马鞍山。
马鞍山历史悠久,但建市的历史并不长。新中国成立初期,马鞍山的建设目标是成为中大型的钢铁基地,最早一批赴马鞍山的清华毕业生就在“马钢”工作。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安徽人,胡宏扬对家乡有着深厚的感情。2013年毕业前夕,时任马鞍山市长率团来校引才,诚意满满的人才政策也让胡宏扬感受到了江淮大地的呼唤,让他最终下定决心将马鞍山作为自己公共服务梦想的启航之地。
初到马鞍山,23岁的胡宏扬担任马鞍山市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副主任。年轻的同志直接担任领导职务,如何较快地适应新角色、新岗位,胡宏扬处理得颇有章法。
胡宏扬回忆道,“刚去的时候,保持尊重、好学的姿态特别关键,无论职位高低,都要让别人感受到被尊重。对于领导、对于同事,我都经常性地去请教。对于下属,我直接分管的,我与他们多谈心;我不直接分管的,我也快速地熟悉。如此谦虚、低调、谨慎,很快赢得大多数人的好感。”
除了摆正姿态、谦逊好学,胡宏扬认为快速学习、总结提炼的能力也很重要。最短的时间内,就要把工作上的事情尽快搞明白,而且要力求有更高、更深的理解。这样也能让同事们看到,新来的同志不是“肚子里没货的”。这样经过两三件事、展现了自己的能力之后,再提出一些成熟的想法,大家也会更愿意接受。
此外,年轻人也要肯吃苦。事情来了,应该毫不犹豫地冲在前面,保持全身心投入工作、展现不惧劳苦的决心。“这样听其言观其行,同事就能感觉到,这个同志虽然年轻,虽然从学校出来不久,但是能够以品德、以能力、以热情让下属信服、让领导青睐、让群众认可。这个过程并不复杂,难的是长期保持”,胡宏扬说。
胡宏扬参加抗洪抢险、慰问解放军战士
在矛盾最激烈的地方历练自己
来到马鞍山之后,胡宏扬既在市级机关工作过,又在乡镇主政多年,在不同层级的岗位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基层与机关最大的不同就是必须直面群众、直面尖锐的矛盾。很多工作避无可避、退无可退。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社会治理,干部都得挺在一线,矛盾不在你这里化解,就在你这里爆发。”
基层工作需要用真诚和担当直面群众诉求。
一个地区内发展不均衡,群众必然有意见。在乡镇工作时,胡宏扬就遇到了这样的难题。当时,为了落实“村村通”“户户通”的要求,镇政府决定先修某个自然村的公路,相邻两个自然村的村民意见很大,点名要镇长亲自解释。
“群众点我的名,也说明对我印象不错、对我有期待,我当然要去。”到了现场,胡宏扬耐心地向群众解释了制定修路计划的考虑。“我们最后肯定要做到村村通、户户通,但是修路总要有顺序、有计划。目前的计划也是村里的村民代表、党员代表提出来共同认可的,我们也做过研究。剩下的路不是不修,而是排在明年的计划中。”镇长的推心置腹赢得了群众的理解,公路最终顺利通车了。
基层工作也要用耐心和定力协调各方关切。
2018年前后,环保部开展了力度很大的环保整顿。胡宏扬任职的镇属于工业重镇,环保方面有较大的历史负担。当时一个因历史原因位于名胜风景区、拥有200多名工人、对地方产值贡献较大的工厂被中央环保督察组立案,要求限期“两断三清”(“两断三清”指对“散乱污”企业断水、断电、清原料、清设备、清场地),然后拆除。这项工作表面是整改环保,背后还涉及民生,镇政府多方协调也无法周全地解决。最后上级部门下了文件,要求一个月内必须完成。
一面是政令如山,一面是民生攸关,胡宏扬不能改变最终的结果,只能逐步、分层级地化解矛盾。为了争取抵触情绪最大的企业老总和职工的理解,胡宏扬连续两个星期与工人吃睡同步,和企业老总推心置腹,并承诺在镇政府能力范围内,一定尽可能保障工人和企业未来的出路。
认清了情势,感受到诚意,老板也偃旗息鼓。之后的一年间,胡宏扬多方协调资源,经过无数次沟通、协调,终于成功地帮助200多名工人走上新的工作岗位,消除了一个激化社会矛盾的隐患。
基层工作还要用智慧和策略解决复杂问题。
“一分钱难倒英雄汉”,胡宏扬刚到镇里就遇到了财政问题。镇里多年来为了发工资、支付工程款积累了数千万的债务。为了化解债务、推动地方发展,胡宏扬想了很多点子。
“我们正好赶上了几个契机。首先我们在耕地占补平衡和增减挂钩政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增加了几千万的收入。其次我也借助清华的资源引入了新的税源。我从深圳引入了两家校友创办的信息化企业,三年时间为镇里创造了四五个亿的税收。到我离任的时候,镇里的债务已经全部还清,基础设施建设也得到了很大地提升。”
八年多的基层工作,有两句话胡宏扬一直记在心里:一是踏踏实实干,保持一颗平常心,得不骄失不馁。二是时刻准备着,不断提升自己的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在任何岗位上都能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在哪里都能展现清华人的风采,在哪里都不能丢了清华人的情怀,在哪里都要用实际行动维护清华的声誉。
毕业季临近,胡宏扬也有几句话想送给正在思考、选择人生道路的师弟师妹:
“希望大家科学地看待自己,对自己有客观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想清楚自己喜欢什么、能做什么,并充分利用好各种资源为之做足准备。一个人最好的状态,就是把理想、兴趣和事业完美融合。祝愿学弟学妹们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路,让每个清华人的力量发挥到最大,让清华的贡献力发挥到最大,让清华和清华人对这个国家的作用发挥到最大。”
特别致谢胡宏扬校友接受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