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寒,清华大学2006级环境科学与工程本科、经济学双学位,国家级青年人才、生物材料正高级工程师生物。科技,常常被视作长坡厚雪的行业。2020年起,疫情大流行将生物科技推上风口,但若无技术和经验积淀,初创公司极易折戟沉沙。属于生物科研底层技术的高通量单细胞测序,在基因测序界等同于“显微镜”一般的存在,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研发难度令多数创业者望而却步。国内单细胞测序平台也曾被海外巨头所垄断,产品价格高昂、供应...
姚颂的少年凌云志,等到了时间嘉许。2015年,姚颂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电子系,作为连续创业者,他先后成立深鉴科技、东方空间等企业,首家掌舵企业深鉴科技便以三亿美元被收购,成为清华有科技成果转化制度...
EE85的刘卫东带领着由相关专业校友组成的核心创业团队,不断突破芯片领域核心技术及关键设计,久久为功,趟出一条久好电子稳健发展的道路。深耕半导体,用久见好芯刘卫东与半导体的初相遇要归功于大学班主任的“极力撮合”。怀揣着许多好奇,他在班主任的引导下偶然地进入了半导体班级,秉持着“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在微...
徐勇刚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个生态系统内的创业人,依托清华校友技术和众多校友支持的“低温静电粉末喷涂”黑科技,徐勇刚与校友共同创立艾勒可科技有限公司,在家居领域走上了产业化之路。过6年的发展,艾勒可科技已经成为行业内的重要厂商,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但回顾艾勒可科技的发展历程,徐勇刚认为,新技术产业化之路前段艰难。异质化人才组团队艾勒可进军健康人居领域徐勇刚是清...
鄢晓君,清华大学2012级生物医学工程系校友。华龛生物的logo上面,有一朵小小的三瓣花,它既代表了公司的三位创始人像花瓣一样团结在一起,也意指组织工程的三大要素:细胞、生物材料和生长因子。鄢晓君是华龛生物的联合创始人之一。研究生期间,每周日下午科研工作不忙的时候,她和另外两名创始人就会聚在一起讨论公司的名称、设计logo,将他们对公司、对创业的种种期待寄托在其中,绘制出一副宏美的蓝图。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科技的创始人冯消冰至今还记得这样一个场景:他陪同年届九十的恩师潘际銮院士风尘仆仆地赶赴河北,在大雨中等待来接他们的车。2016年,无轨导爬行机器人这一国家863课题结题,潘院士带领团队四处奔波,寻找可以商业化合作的企业。无轨导爬行机器人属于特种机器人,可以在焊接领域代替人类执行任务。彼时,中国特种机器人商用领域还几乎是一片空白,考虑到全新的科研成果孵化成产品投资...
一“镜”窥未来,在解析生物大分子结构、探寻生命最本质奥秘的路上,荆棘与鲜花伴生。2017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三位为冷冻电镜技术做出贡献的科学家,由此,冷冻电镜这一最前沿的技术走进大众视野。水木未来,这一诞生于清华大学生命学院的冷冻电镜高科技公司,在对新冠病毒的结构解析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让冷冻电镜技术被更多行业伙伴认识,水木未来也在产业化路径上行稳致远。流淌清华血...
何蕾,清华大学1994级材料系。冬奥会上的“温暖奇迹”,让我们认识了极展科技及创始人何蕾。作为西南联大校友后代的何蕾,人生规划很清晰,毕业于清华大学材料系,后赴美留学,先后就读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新加坡国立大学及美国弗吉尼亚联邦大学并取得硕士及博士学位,在柔性电子领域深耕多年后,带着所学所获又回到了中国。2019年,已经有过一定创业经验的何蕾带着“柔性电子”黑科技回国再次创业。作为一名创业者,何蕾需要考...
王博今年刚满28周岁,但是已经有了很多头衔:精诊科技CEO、2020年北京市科技新星最年轻入围者、2020年福布斯中国30 under 30……这些荣誉,是他多年创业生涯的积累。王博对周围的世界有独特的敏感性,从发现临床外科医生的切实需求,到抓住时代的橄榄枝走上创业之路,每发现一个问题,他就脚踏实地的解决掉。从大一到博士毕业,王博始终走在实现自己价值的创业之路上,并致力服务于国家医疗的战...
吕悦川,清华大学1988级精仪系校友。与祖国芯片产业发展同频,吕悦川的个人命运发生着斗转星移的变化。2007年,清华精仪系毕业校友吕悦川结束美国深造,归国工作、创业。2013年,吕悦川成立蜂窝物联网芯片公司智联安,研发团队具备全链条技术自研能力,在通信、5G物联网、车联网领域均有产品布局。2016年,第一届清华校友三创大赛举办。智联安获成长组第二名,宣布完成亿元B+轮融资。作为一名创业校友,吕悦川带领智联安公司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