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第五届“清风会”欢聚甲所 揉动发明业人关注如沐清风

2008-05-06 |

蒋子刚(1965数学力学系)

清华园甲所,是一处恬静优雅的地方,更是清华人心中的圣地。伟人驻跸于此的足迹,是中华科学的历史起点。那环绕四周的碑亭胜迹,无不令人景仰。被誉为中华第一碑的王国维纪念碑,就矗立在60外的小山之后,面向东方,召唤着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右侧30处的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是中华科教史上曾经的标高。北侧的亲王府、贝勒府,作为清华大学的行政中心,不但是权力的象征,还兼具现代旅游文化的价值。

2008425,星期五,清华大学97周年校庆在即。鲜花已经盛开,树荫层层嫩绿,甲所更具魅力了,门楣上还挂起了欢迎校友返校的横幅。下午4时,我应邀准时来到这里,参加一次特别的聚会——第五届清风会学术研讨。

清风会清华风电同学会的简称,创立已有5年。虽然目前成员还不算多,但名人、学者、重量级人物比比皆是。所见名单中即有前校领导、国务院部委领导、资深院士、风电行业几大集团及外资企业的字号人物等。我的名片虽然也胡乱地印着什么名目,但我是以风电技术发明人的名义参会和发言的。

会议在秘书长主持下热烈地进行着。她首先介绍了“清风会”的各位发起人和老会员,并通过宣读推荐信、发表竞职演说和全体表决方式产生了一位常务副会长。随后,各位新会员逐个作了自我介绍。新会员多为博士、博士后学历,个个生龙活虎。这都给了我深刻的印象和遐想的空间。

在随后的学术发言和讨论中,航空航天学院(原力学系)老师、电科院老师、中科院何祚庥院士等人的发言各有亮点,令我获益匪浅。其中老师作为一位发电和电网调度老专家,重点讲了风电入网的有功和无功实时制约问题,并指出这在国内外都是技术和产业的瓶颈。她的发言隐喻着一种世界性的创新需求,几乎就是对我的发明主题之重要性的论述。接着是我的15分钟发言,我简要介绍了揉动技术的基本发明特征和16大主要应用领域,以及高效、环保、低成本和高适应性四大优势的意义,还介绍了分布式采能、集中发电的风电创新技术路线及其应用方案,以及储能密度达100兆焦耳/立方的风电入网调峰扩容的发明主题,令与会者感到惊讶。倪维斗院士还两次发出非同寻常的感叹。虽然我仓促间没有准备好这次发言,讲得有些乱,不得不由洪副总作补充说明,但我们发布的信息所引起的关注,足以证实风电产业和清风会高人对于技术创新的重视和渴望,让我感到如沐清风。

在继续听取其他一些学者的发言后,校友们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最后由陈涛老学长作东,在一楼宴会厅设宴招待,大家共进晚餐,欢声笑语一直持续到晚上8点多。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