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我的同级好友

2009-06-02 |

白家祉(1939机械)

1935年暑假,我考取了清华清寒公费生,每年奖学金240元。在8月底前去清华学堂教务处报到,随即在会计科领到80元,交完学杂费以及其他费用后,手中仍存三四十元可供三四个月的生活费。上课后不久,我就认识了同班的孟庆基(孟少农),他也是机械系公费生,由湖南桃源来的,成为了我的终生好友。在四五十年的时光里,我们之间有过多次离合,他在汽车行业工作了一生。

清华大学一年级新生不分院系,英文和国文两门课大家各分在八个不同的小班里。我的英老师是一位美国老太婆名毕莲,在这班上我熟识了电机系的郎世俊和机械系的郁兴民。承他们两位的帮助,我节省了不少查字典的时间。我的国文老师是许维遹,同班中有我的同屋,土木系的徐一郎。

在清华园度过的两年大学生活很不平静,“12·9”和“12·16”两次学生运动后经常开会。二年级时为了支援古北口的抗战,我们花了不少时间自制防毒面具,给徐庭瑶部下的将士们应用。学生们原是很团结的,但不久分成左右两派,左派是大多数,开起会来是在大礼堂,右派是相当小的少数,但为头的却是机械系的刘同声,而徐一郎也是右派,所以我经常被拉去到同方部开会,这派人组织了一个“献剑团”,到南京进见蒋委员长并献上一把宝剑,而左派则组织一个自行车请愿团到南京请求对日抗战。19361212发生了“西安事变”国共合作,使大家再一次重新团结起来了。

1937年卢沟桥事变。全体十一级同学正在西苑军营受训,不久即解散,同学们各奔前途,采取各种路线逃出北平。比如孟庆基就是单人随着老百姓沿着平汉铁路南下,终于回到长沙故里。我是在8月初经天津、青岛、济南、徐州、郑州,约在月底在一个汉口的流亡学生接待站住下,才得知长沙临时大学要到10月底才能恢复上课。

机械系被安排在岳麓山湖南大学借读。我算是比较早到达的,和孟庆基、马延声、丁振岐、卢锡畴、吴仲华、林慰梓、章宏道、李智汉共住在两个宿舍房间里。一间做卧室,双层木板床,一间是读书室,每人有一张两屉桌和一把木椅。

19382月,学校再迁昆明成立西南联大,机械系同学二十余人除四名外,都参军到湘潭国民党机械化部队第200师。经约五个月的培训,我和马延声、丁振岐、吴仲华、张世思共五人分配到云湖桥第1149团的团部工厂当中尉技术员,月薪60元。现在回想起来,一时说不出什么滋味。我竟在不到半年内连续换过四个不同的岗位,浪费了很多时间,最后是在广西柳州“战车研究所”申请退伍的。我们被看成老百姓,在部队中安排不出适当的工作。

我搭坐“黄鱼车”到达昆明拓东路西南联大工学院,开始了第四学年的学习,并于19398月底获得了清华大学的学士学位,接下去是六年的教学工作。

19398月,毕业留校任助教,以后每年都有其他同班陆续回昆明复学。由于新生逐年增多,特需新教师,原来一块参军的同班好友,不少变成同桌吃饭的饭友,而分别在宿舍备课当助教,最多的时候是在19431944年的那个学年,有吴仲华、林慰梓、章宏道、李智汉、黄茂光、李敏华、卢锡畴和我共七位。后来,大家又相继考取各种出国留学的考试。在19458月初在印度加尔各答等候轮船的人,除我以外数不胜数,包括宋镜瀛、黄茂光、张燮、何炳棣、杨振宁、洪朝生等。

1945年底,在纽约登岸的同学除去第六届清华留美生外,还有教育部公费生多名,后者需在美国有关大学做一年的半时助教,即T.A.(Teaching Assintant),其中有土木系十二级的杨式德,他于1947年由普渡大学转到哈佛大学,成为我在那两三年当中最亲密的朋友之一。

19497月,我在哈佛读完博士学位后,放弃实习一年半的机会于8月初回国在香港由黄中孚张罗买了太古公司的船票,于8月底回到已解放约半年的北平。但我没能在朝思暮想的清华园工作多少年,即随“院系调整”的分配,在1953年调到北京石油学院,到今天成为一个第一代石油“海归”了。多年的同班好友分散到了全世界各地,有英国的林慰梓,美国的郁兴民 、欧阳超,中国科学院的吴仲华和李敏华,郑州的卢锡畴,清华的宋镜瀛、郭世康,我们之间经常互相联系,电话或写信,我在石油学院等单位工作了近三十年。

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我已六十多岁,调到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钻井工程研究所,从事有关石油钻井方面的科学研究。我工作到19878月年满70岁,被告知退休。在这七八年当中我一共招了10名研究生,其中有两个博士生、八个硕士生。1989年是我们1939届(十一级)毕业50周年。我被推选为《纪念册》编辑委员会的成员,名义上的第一把手是章宏道(改名章文晋,曾任驻美大使),实际干事的是宋镜瀛和我。我负责与级友的通信往来,所以我对全级二百四五十个同级生熟悉得很。

1999年又到了我们60周年的毕业纪念,这时章文晋、宋镜瀛均已病故。我们重新建立起新的编委会,成员有李孝芳、叶笃正、张德声、李赋宁、林宗基和我。大家商议,除编出一本《正集》外,还要在大会后编出一本《续集》,记录出当天的实况,其中有照片以及发言等。

2001年是母校成立90周年大庆,我们编委会手里还有人民币两万多元必须花光,因为在这年校庆返校后,不准备再多开全班聚会了。于是,我们到西单商场的首饰店做了七十多个金质纪念章,上面刻有“清华十一级2001的字样。在甲所开会那天每人发给一枚,没到会的再从邮局寄去。在我主持的会上,我不无惋惜地说,今后虽不再继续组织校庆返校聚会,但今后还有两个重要的日子,一个是2009年我级毕业70周年,一个是2011年母校成立100周年大庆。到时希望仍有精力的同学主动返校,并在甲所一楼大厅聚会,看那时还能有哪几位级友能前来相见。

200812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