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于无声处听惊雷——怀念高崇熙先生

2010-06-29 |

胡亚东*1950化学)

“古来圣贤皆寂寞”。五十多年前我们敬爱的老师高崇熙先生离开我们的时候是寂寞的,不然,他也不会如此快地走向极乐的西天。其实,在他的学生们的心中,他绝对不是寂寞而悲观的。

高崇熙先生

高崇熙(左2)留学期间和同窗在一起

2008427日,高崇熙先生塑像落成

20世纪中国化学科学兴起的早期,高崇熙先生(19011952)就于1928年出任清华大学的化学系主任,直到1952年在清华大学任教25年,为清华大学化学系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在半个多世纪以来,人们尤其青年的化学家们知道高崇熙先生名字的已寥寥无几了。只有高先生的朋友钱钟书和杨绛在《杨绛散文》一书中记录了他俩在高崇熙先生于19522月去世前夕到高家“串门”的故事,短短几句却道出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感情冲击。正是,先生已乘“化学”去,此地空余化学楼!先生一去不复返,亮节高风兀自留。

去年,我的一位老朋友告诉我他读到了高崇熙先生于1950625日写给清华校方的建议,题为《国立清华大学化学系附设化学材料实验室之经过和计划以及与化学系之关系》,这是一份珍贵的历史资料,不仅能了解高先生的生平,也是研究中国近代化学史和教育史的重要材料。读完这份材料我百感交集,心情久久不能平静。高先生勤奋严谨的治学精神,广阔的胸怀和爱国主义精神跃然纸上。那时,我已离开学校参加工作,不知校内情况,从这份“建议”可以看出高先生正在受批判,然而从他自我批评的言词中仍可以体会到先生关心中国化学科学发展的拳拳之心。文中最后:“……若教书失了资格,情愿做一个制造工人,个人事小,学校及同学人民事大……”掷地有声,50年后读到高先生的这些话,令我们这些从事化学工作的高先生的学生们深感惭愧和汗颜。

近年来研究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学者的工作开展了很多,如陈独秀、陈寅恪、吴宓、沈从文,等等,科学家中如翁文灏、丁文江、胡先骕、叶企孙,等等。近年也出版了《竺可桢日记》、《曾昭抡日记》等重要文献。对高崇熙先生的研究尚付阙如,只是在唐有祺先生主编的《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化学卷》(中国科技出版社,1993年)和我主编的《中国现代科学家传记》化学部分(科学出版社,1991年),有两篇高先生简短的传略。但这只是冰山之一角,远不能窥高先生之全貌。今天,高崇熙先生之铜像已经落成,但是先生之业绩和精神尚待研究。

1946年到1949年高先生教过我三年课,当时年少无知,对先生的学术、贡献、人品和思想精神都没有深入地了解,只知道高先生颇有个性,做事极为认真。经过50年,我们这些当年的学生在回忆高先生时才觉得先生确是一位传奇性的人物。

1946年北大、清华、燕京、师大都相继迁回北京,那种复校的热情和喜悦心情是难以言表的。清华大学校园内一片欢腾,化学馆内更是繁忙万分,办公室、图书室、各种实验室都在紧张地修复。一天,我们几个同学负责收拾高崇熙先生的办公室,几个书架,一张办公桌,同时要求在屋门的玻璃窗上写上高先生的名字,这个任务正好由我来完成,当时我确实战战兢兢,怕字写不好。当我认认真真地用黑漆在门上玻璃的右下角工整地写下C.H.Kao时,正巧高先生经过,先生停下端详了几分钟,我则心脏猛烈跳动,然而先生却微笑地说:“好,好,挺好。”其实,当时我已感觉写得虽然工整,但并不漂亮,竟然得到先生的赞许,可见先生对学生是十分宽容的,这个情景令我记了60年,也从此打消了我对如此一位大化学家“害怕”的感觉。以后的三年几乎天天见到高先生,总不觉得高先生令人生畏,而是一位品德高尚,对待学生热情的大科学家。

高先生讲课和指导学生做实验有一套自己的方法,今天回忆起来始觉那是一种启发式的,而非手把手一一教会的灌输式的方法。先生讲课很快,但非常清晰有致,板书写得不多,有时英文名词开头的字母还很清楚后面常常一带而过,学生甚至无法认清,当时学生说先生写英文常是“虎头蛇尾”。所以高先生课堂笔记需要课后整理,比较费劲。然而正是因为先生要学生再复习一遍,自己找到该记清楚的地方才对内容有更深的“自己”的理解。在指导实验时也是如此,在定量分析实验中我深有体会,一次我在做滴定分析时,总找不到清楚的终点,去找高先生请教,先生立刻来到我的实验台,一手摇动烧瓶,一手转动滴管的活塞,很快,但快到终点时,竟是嘎然而止,这时瓶中溶液已经变色,先生只说了一句“就是这种颜色”,抬脚便走了,我却傻了,到底哪个是终点呢?大概至少已经超过了一滴,甚至两滴,等我再做时却很容易找到了终点。其实这种滴定颜色的转变终需自己去体会,高先生并不具体告诉你详细的终点变化,而是要你自己去找那个终点,自己去体会,这种教学方法看似粗放,实则给你前、后的大概,而那精确的一点则要学生自己去找。后来我再做滴定,每次都又快又准,使我能在粗放中找到精准,也许这是最高明的启发式教育,所以高先生给同学的印象是“大而化之”,然而正是这大而化之使我每次做滴定又快又准!

高先生做事总是精力充沛、雷厉风行,有时在同一时间可以做两件事情,我们在听先生讲课时,先生常常突然跑到教室外去找一位工友交待另一件事,然后又回来继续讲课,这种神奇的工作方式令学生们吃惊,然而却是一丝不苟的。先生在寒暑假中常常不休息,在他的三楼一间实验室为学生准备下一学期的实验药品和仪器设备,我们常常看到先生一边吹制玻璃仪器,一边进行某一试剂的提纯,这是常事并不稀奇。

高先生对人才培养的贡献也是我们望尘莫及的。中国20世纪的著名化学家中如:陈光旭、张大煜、钱思亮、张青莲、马祖圣、高振衡、黄新民、汪德熙、孟广俊、冯新德、孙增爵、胡秉方以及抗战后的董履和、谢毓元、宋心琦、朱永 等个个光耀照人,都是高先生的学生,前面几位又都是我的老师,后几位是我的同学,大家谈到共同的老师高崇熙先生,都异口同声地称赞他老人家。如今高先生的铜像屹立在清华大学化学馆新楼(何添楼)大厅中院士墙前了。这里洒尽了先生的心血,院士墙上的照片告诉我们,他们都是与清华有关的化学、化工界的精英,其中有高先生的同学、同事和同行,更多的是他的学生或学生的学生。高先生和他的众多学生都为中国化学科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高先生可以安心地天天注视着千百位年轻学子在这个大楼中进进出出,他应该满意了。

作者曾任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所长及中国化学会理事长

2008210日于中关村

(选自《高崇熙教授纪念塑像落成纪念文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