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母校三春晖 学子寸草心

2010-12-27 |

○李维特(1958动力)

1953年的秋天,大约是9、10月间,我们6位由莆田一中考取清华大学的年轻人,郑文应、黄文赋、蔡祖康、陈玉良、林鸿斌和我,怀着对国家建设的满腔热情与远大抱负、对首都北京的景仰和对清华大学的无限憧憬与遐想,离开家乡莆田,奔向目的地北京,北上求学。当时福建还未通火车,交通还不是很发达,从莆田坐汽车去福州途经乌龙江时要轮渡过江,莆福120公里的路程足足要行驶四五个钟头,到福州后,紧接着坐上江轮,沿闽江上溯到达上游重镇南平。休息一宿后,第二天坐长途汽车从南平出发,向北行驶翻过武夷山,到达江西境内的上饶,再由上饶乘坐此前从未见过的火车经江西、浙江、江苏到达上海市,住在招办提供的招待所里。次日转乘京沪线开往北京的火车,抵达终点站前门站时已是傍晚时分了。我们从前门坐三轮车到东华门,又转坐一辆出租行的汽车驶达清华园,当晚临时住在15宿舍。当时学校新学期已开始上课,我们几个新生很快就分配到各自的系级,开始了清华园5年紧张充实而又难忘的大学生活。

清华对学生在学业上的要求是十分严格的,作为学生我们对此有深刻体会。当时高等教育学习苏联,课程设置、教材、考试方式、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习题课等都学习苏联。对每一门课程的每一环节,学校都很重视。重要的理论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大都由学识渊博、富有教学实践经验的教师担任,他们深入浅出、清晰、严谨、融会贯通和循循善诱的讲解,不但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也让大家懂得一个大学生以后走上社会做事业、做学问、干工作必须了解的真谛。几年来求学环境的陶冶,日积月累,在学生中都留下深深记忆,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每个学期的期末考试,是一学期课程的总复习,学习收获的总检查,往往要持续几星期,尤其是在大一大二时,理论基础课多,考试科目达八九门之多,到最后一门考试结束,常常都要掉许多头发。

学校开展的文体活动也给人留下愉快的回忆,特别是体育锻炼,每天下午4点以后,几乎全校学生都从宿舍、图书馆、教室涌向运动场,可谓“万人空巷”,大操场、体育馆、篮排球场,到处都活跃着男女生矫健的身影,十分壮观感人。班级分为若干锻炼小组,男、女生分开,开展以劳卫制项目为主的体育锻炼,如100米、手榴弹、引体向上、爬绳、跳高、跳远、10公里行军等,并将成绩计入测验证,当时学校规定劳卫制项目必须达标,否则不能毕业。在清华的这5年,我们始终坚持锻炼,从未间断。寒暑假时,爱好锻炼的同班同学,常相约几人,从清华园出发,跑个颐和园或北京体育学院来回,也是常有的事。

文艺社团活动也是学校的一个闪光点,当时有许多文艺团队,如民族乐队、管弦乐队、军乐队、合唱队,等等。我在中学时就参加学校的国乐队,到清华后参加了民族乐队,乐队的指导教师是王震寰老师。每星期四下午,队员带着乐器到音乐室二楼排练室练习,练习曲如《翠湖春晓》、《金蛇狂舞》、《花好月圆》、《陕北组曲》等名曲。每当周末学校组织文艺社团为师生演出时,我们乐队也参加演出,民乐队还到北京其他高校如北大、人大演出,活跃高校气氛。

毕业后,我分配在青海国营综合机械厂工作,工厂位于西北高原的青海省,高海拔地区,气候寒冷,内地是伏天的7、8月,那里也要穿毛衣毛裤,9月份就开始结冰下雪。由于海拔高,水烧开了还不到90度。刮大风时飞沙走石,狂风大作,能把帐篷掀翻。那时主副食、生活生产用品都由内地供应,特别是1960—1962年又赶上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主副食及其他物资更加奇缺。生产厂房和办公楼都正在建,职工都住帐篷,有家属者则挖窑洞住。粮食主要是青稞面、蚕豆面和不易消化的谷子面,很少有大米白面。但是生活暂时的困难,物质条件暂时的短缺,自然条件的严酷,没有阻止基地的建设步伐,相反,职工们更加坚定按照党中央提出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方针,战斗在生产岗位,表现出对事业的无限忠诚。

在国营综合机械厂,我长期从事热机、各种动力机械和热力系统的设计、安装施工、生产运行及设备检修的技术管理等一系列工作,所参与设计及单独承担设计的几台机组均长期安全可靠运行,从而保证了基地的电热供应,使科研、生产、基建和职工生活得以顺利进行。特别是早期建设的几年,在生活十分艰苦、供应奇缺、气候严酷的条件下,科研、生产、基建、生活对电热的需求很迫切,而且基地又与外界无电力联系,机组安全可靠运行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本人由于成绩突出,被工厂评为先进工作者。

1978年12月,党中央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为全国工作的重点,实行改革开放的国策,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极大地鼓舞了社会各界特别是知识界的积极性,知识分子迎来了盼望已久的春天。

1981年12月,我作为公派访问学者至意大利罗马大学做研究工作。热能动力装置专业涉及的领域很广泛,如工程热力学、传热学、汽轮机、锅炉、热力系统,等等,很多问题需借助计算机才能解决,当时与大学商定,以“数值计算在热能动力领域及在汽轮机专业的应用”作为我的研究方向。搞数值计算,每天要与程序、机器、数字打交道,工作比较单调、枯燥,要求思想高度专注,长期日复一日地工作,易造成心力的疲劳,但看到国内科技与国外的差距,大家都义无反顾地努力工作,尽可能多学一些东西,回国后将其应用到工作中。除了在平日研究工作比较繁忙紧张外,就是星期六、日也很少休息。罗马名胜古迹很多,也很少去涉足参观。在国外的大学研究所经历了两年多的进修学习后,我于1984年1月离开罗马回国,由于长期紧张劳累的学习与工作,造成体力与心力的很大透支,人变得很消瘦,老同学见了我开玩笑说,这回真是“叫痩”(“教授”的谐音)了。

回国后,调动至华北电力大学工作,从事教学、指导研究生以及有关学科的研究工作。回想起来,在大学的这十几年是参加工作以来最为饱满充实也是最为稳定的时期,每个学期的教学任务都排得满满的,主要是给研究生、本科生(为主)、专科生上课,还指导多名研究生做论文。除了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外,还抽出较多时间对当前学科或专业的学术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使其内容更加完整和丰富。曾多次参加国际、国内工程热物理学会(或热技术协会)举办的年会,并在大会上宣读论文;先后在国内学术刊物发表论文三四十篇;出版了两部电力科技专著:《汽轮机变工况热力计算》、《热应力理论分析及应用》。

斗转星移,寒来暑往。刚踏进清华校门时还只是十八九岁的年青人,如今却已是七十开外的人了,在五六十年人生历程中,作为清华学子的一员,祖国建设者中的普通一兵,自己以承担的工作任务为己任,与共和国共忧喜,与时代同行。

明年母校将迎来百年诞辰,愿清华精神代代相传,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在培养国家栋梁人才和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事业中,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相关新闻

  • 112020.08
  • 262011.07
  • 142004.04

    校友的成长经历感动在校学子

    校友的成长经历感动在校学子 校友的成长经历感动在校学子 ...

  • 252005.04

    金融校友与学子纵论事业与人生

    金融校友与学子纵论事业与人生 金融校友与学子纵论事业与人生 ...

  • 222008.04

    校友郑竹发起“寸草心民间募捐活动”

    2007年3月1日,“寸草心民间募捐活动”的发起人清华大学校友郑竹(1999级硕 土木)带着筹集到的现金20000元人民币,前往他的故乡贵州省瓮安县的中坪中学和白沙中学,亲手交到了两校共81名贫困学生的手上。

  • 112011.05

    波士顿清华学子庆母校百岁联欢

    波士顿清华校友会4月2日晩在MIT学生活动中心,为母校即将到来的百年华诞举办了联欢晩会。

  • 292024.03

    清华三学子 筑梦科学园

    三位清华大学的毕业生,不约而同来到雄安,齐聚在雄安新区科学园的创业舞台上,成为新区科技创新的领军人物。放下行囊、成就梦想,从清华园到科学园,他们创新奋斗的脚步一直没有停歇。3月25日,马扬飚(中)、王玉柱(右)、王坚(左)在雄安科创中心。 赵荣昊摄马扬飚:从一间屋到一个园区3月14日中午,见到马扬飚(1994级本、1999级博,机械系;2006—2008博士后,经管学院)时,他刚刚接待了两拨来自北京的高科技企业团队。...

  • 032007.12

    冬日送绒衫 温暖学子心

    近日,1924届老学长胡竟铭之子、今年68岁的胡蔚光先生,继承了父亲对清华的深厚感情,向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捐赠了180件羊绒衫,“本着一颗为人父母的心”,希望能够为清华大学的同学们带来一份温暖。

  • 112007.12

    冬日送绒衫 温暖学子心

    近日,1924届老学长胡竟铭之子、今年68岁的胡蔚光先生,继承了父亲对清华的深厚感情,向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捐赠了180件羊绒衫,“本着一颗为人父母的心”,希望能够为清华大学的同学们带来一份温暖。

  • 312008.03

    清华交通界学子在北美成立交通校友会

    1月13日,二十多位活跃在交通领域的海内外清华学子与来自母校的张佐教授、李志恒副教授、及杨新苗副教授在Wardman Park大酒店一楼咖啡厅欢聚一堂,正式宣布清华交通校友会的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