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马栩泉:名师情,清华魂

2011-12-26 |

马栩泉(1964工化)

编者按:《清华名师风采》首发式暨家属聚会于1218日在清华大学近春园举行。《清华名师风采》共收录了117位清华名师,有70位名师的家属140多人出席会议,学校老领导胡显章、校友委员会副主任庄丽君以及校友总会、校史研究室负责同志出席首发式。本网发表马栩泉教授为《清华名师风采》做的序《名师情,清华魂》,以飨读者。

首发式现场

名师情,清华魂

—— 读《清华名师风采》有感

马栩泉

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之际,一批清华子弟编辑、撰写、出版了这部精彩的《清华名师风采》,为我们提供了认知名师们的宝贵资料。

一百年来,清华大学涌现出一大批名师,他们在实现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三大功能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清华的名师们,犹如在一场永不止歇的接力赛中,棒棒相接,代代相传。

清华的学子们,也生生不息地接受他们的教诲,受益终生。

名师们和所有的教师一样,传授知识和道德,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培养学生成才,以及提携青年教师成长,乃是他们的天职和本分。名师们哪些品德、作为、才识值得我们学习?他们的一生给我们提供了什么样的启示?他们的共性和个性如何?这些是很难用一篇短文概括得了的,不同的人体会也不同。读者自会从书中得出自己的认知和感悟。

清华的许多大师、名师的故事,已经为人们熟悉。但也有不少由于种种原因而鲜为人知。例如书中告诉我们的几位名师:

曾在清华外文系任教18年的吴达元教授,1970年在北大西语系,为了教好多数来自解放军的工农兵学员,先生用自己的打字机打印法文,在废纸裁成的简陋卡片上工笔正楷抄写中文,编了一部《汉法–法汉军事辞典》,让女儿把整理得整整齐齐的十盒卡片用小孩车推着,自己以身患癌症的抱病之驱在后边慢慢跟着走,送交到系里。

清华航空工程组(航空系前身)创始人、我国航空界先驱王士倬,曾主持设计建成我国第一个航空风洞,组织研制成我国第一台航空发动机,曾指导培训钱学森并使他成为冯•卡门之高足。抗战期间赴美处理美国援华物资,安排中国技术人员接受培训。新中国成立初期先后写下数万字关于发展我国航空工业的建议。后被定为“历史反革命”并戴着这顶帽子24年,在农场被改造,在工厂当工人。一些著名校友为他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呼吁反映,终于经胡耀邦同志批示予以平反,并被任命为国务院参事。

1929年即在清华大学物理系任教、1952年院系调整调入东北人民大学的余瑞璜教授,上世纪30年代就在国际上有关X射线的物理学研究领域崭露头角。他1937年在英国获得博士学位后和1949年在美国访问讲学期间,两次放弃了宝贵的研究条件和优越的生活环境,毅然回到祖国。新中国成立初期他的学术成果获得国外学术界高度评价,本人却全然不知。1957年被错误地划成右派并撤消中科院学部委员及一切职务。在农村插队落户的艰难条件下,用小学生作文本写出研究手稿。他常引用法拉第的名言:“满怀希望向前进,比到达还好。”无论是在顺境还是逆境,始终坚持科学研究并取得开创性成果。

又如清华原化工系教授、著名石油化工科学家、我国炼油技术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被誉为“时代先锋”的侯祥麟,在结发夫人去世的当天上午还在参加温家宝总理的办公会议,作重要发言,汇报“中国可持续发展油气资源战略研究”的重大项目。他在《自述》一书中写道:“我和中国一起走过了20世纪几乎全部的历程,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为今天的中国感到骄傲;作为一个有60多年党龄的中国共产党党员,我对我的政治信仰终生不悔;作为一名新中国的科学家,我对科学的力量从不怀疑,我为自己一生所从事的科学工作感到欣慰。”

读了这样的故事,怎能不令人潸然泪下!这样的故事,蕴含着太多的内容,值得读者细细品味。

这是一本充满感情的书。最主要的感情就是爱国之情。爱国是根基和源泉。闻一多先生说过:“诗人主要的天赋是爱,爱他的祖国,爱他的人民。”何止是诗人,在每位名师身上,都体现了这种天赋。爱国不是空喊的,其基础就是敬业。只有敬业,掌握了真本领,才能对国家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而要真正做到敬业,就要追求卓越,追求完美,就要做到既求实,又创新。这就是我们从老一辈名师们身上得到的启发。

在许多名师的身上,体现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凝合”(梁实秋语),正如梁启超赞潘光旦所说的那样:“以吾弟头脑之莹澈,可以为科学家;以吾弟情绪之深刻,可以为文学家。”“学贯中西,融会古今,打通文理”,“游刃于自然、人文、社会诸学科之间,而无不运用自如者。”科技与人文的结合,这既是长远的话题,也是当今的方向。老一辈名师们做出了楷模,后生当奋起直追。

大师们是人而不是神,他们和普通教师一样,也有喜怒哀乐,也有悲欢离合,有成功,也有失败,有正确,也有错误。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的是,他们那平和、低调的做人态度,他们那胜不骄败不馁的品格意志。当你在最得志最得意之时,也不要狂妄;当你在最低迷最倒楣之时,也不要气馁。这是名师们给我们的一点启示。

经过历史的检验、时间的荡涤,名师们卓越的学术成就已经留在这个世界上,更为重要的,是他们留下的清华之魂。清华魂,就是由一代代清华人形成的永生不灭的精神。什么是清华精神?当然见仁见智,但人们共识的是早在1914年由梁启超先生提出、后来很快成为清华校训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当然,对校训的理解也是见仁见智。经过近百年的风雨沧桑,其内涵在不断丰富深化,历久弥新。名师们作为清华人的代表,作为知识分子的代表具有典型意义,他们所体现的清华魂,警醒着今人和后人,鼓舞着今人和后人。

当前,人们呼唤名师,呼唤大师,这自然是好事,但绝不能浮躁,绝不能低俗。呼唤名师大师,就是呼唤良知,呼唤纯真。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离不开精神,离不开大师名师。而名师大师的造就和成长,取决于诸多因素,除了个人因素外,更重要的是要有正确科学的机制和宽松和谐的环境。这也是清华名师给我们的一点启示。

感谢作为编者和作者的清华子弟,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丰富的精神盛餐,也为后人提供了如此难得的资料,尤其是那些珍稀宝贵的生动照片。当然,这只是一部分。清华历史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宝库。清华的历史是由成千上万师生员工共同谱写的。清华的历史在不断绵延下去。编者和作者们忠实、真实、平和地提供了名师们的历史,这一点尤其值得感谢。记录历史,贵在真实,不真实则会贻害无穷。研究历史,贵在平和,不平和则将误导后人。

1958年考入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1964年在工程化学系毕业留校,至今在清华园已逾半个世纪。由于我到清华时,许多在清华任教的大师在院系调整时已经调离清华,因此无缘目睹多数大师的丰采。但入学不久,就有幸聆听了马约翰教授一年一度对新生的报告,他的宏亮声音至今仍在耳边回响:“要动,要动!即使关在一个小屋子里,你也可以原地跑步呀!”

我们要永远记住这些清华名师的音容笑貌、学术丰碑和崇高品德,他们是清华大学的,同时也是我们国家的宝贵财富,是我们共和国前进的基石和动力。我们的国家和人民应该永远铭记他们的历史功绩,把我们的教育和科技事业推向更高的水平。

应我的同事周广业学长几次相邀,盛情难却,写了这篇读后感作为引玉之砖,期待着与更多的读者共同体会,一起交流。

20111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