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邢晓军:瘸腿青蛙跑马拉松

2018-04-25 | 邢晓军(1993级热能) |

邢晓军,黑龙江人。1993-1998年,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空调专业,本科,空31班;1998-2001 年,清华大学核研院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2001-2002 年,新加坡麻省理工学院大学联合项目,先进制造系统;2002-2007年,Caterpillar Logistics Services, Singapore ,供应链管理;2007-2011 年,宜家采购中国有限公司,供应链管理及采购;2011-2017年,上海灿达建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2018年始,上海仪电楼宇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毕业二十周年,咱们大多已经奔五了。随着年龄的增长,新陈代谢开始变慢,身体各项功能都在走下坡路,不少人在亚健康状态,所以把自己的经历分享给大家,希望能给同学们提个醒,鼓鼓劲。

“专业”球迷

无体育,不清华!我们在学校的时候还没人这么提。但的确很多人在操场跑圈,跑步给我的印象就是枯燥,累,没意思,容易受伤。估计也和营养跟不上有关系,那时候吃饭要算计,赌个鸡腿都会被赖掉。

我那时候则是个足球迷(只看不踢的都不是真的)。虽然水平不咋地,不过后来咱弄得还是很专业的。呵呵,是伤得很专业!先是大五系内比赛的时候,右腿十字韧带被大一新生给废了。之后的十年,我坚持打着弹性绷带和护膝继续在绿茵场上苟延残喘。2007年回国,加入了一个球队,踢得有声有色,有点回光返照的感觉。果不其然年底的一场球赛,后卫的金属球鞋底稳稳地和我抽射的小腿发生碰撞。真球迷抽射摆腿的力量之大可不是吹的,不然胫腓骨怎么会全断了呢!

闭关五年

这次断腿事件,首先让我意识到自己老啦。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遵循静养的医嘱,术后3个月X光复查,片子和术后的一摸一样,一点骨痂都没长啊。后来在外国医生的建议下,通过积极行走,右腿才慢慢得以恢复。虽然走路没啥大问题,但是腓骨一直都愈合不好,钛合金的髓内钉、钢板螺丝这些值钱的进口货现在都还在我腿里呢。火星撞踢球之后5年的时间内,我没有参加过任何体育锻炼。身体的老化感受非常明显,从不敢发力,怕用力伸展一下,韧带都会拉伤断掉。跑步是什么,已经不记得了,体重也开始增加,孩子稍微大一点,应该都追不上了。

2013年开始有意识地做些恢复,例如报名参加轻量级徒步的户外活动。很快在一次东天目山徒步活动中身体出了状况。上山是很长一段台阶,自己走的稍微快了一点,走了几百米,突然,双眼发黑,眼冒金星,面如白纸,虚汗横流,恶心……完全就是要挂掉的节奏,心肺跟不上啦。同行的伙伴主动接过我的大背包,健步如飞跑上山去。看着他的身影,我下定决心,必须下点猛药来改善自己的身体情况,否则等着我的就只有灭亡了。那时候“众马奔腾”跑团(清华校友发起的)已经有名气了,朋友圈里的朋友开始刷50km的“一个鸡蛋的暴走”……那就从跑步开始吧。

刚开始的时候,跑几十米就开始各种疼,踝关节,脚骨,膝盖,腰,没有一个地方不疼,一次咬牙也就能跑个三四公里,配速7分钟到8分钟。多亏得到了很多跑步校友的支持和鼓励,开始鸟枪换炮,压缩衣裤,专业跑鞋……也慢慢熬到了一次能来个10km。

2015年3月15日,无锡,让我终生难忘,因为我完成了自己的首个马拉松(半马也是马)。穿上运动装备,大清早和一大批志同道合的人会聚到起点,那种久违了的运动员的自豪和兴奋,一下就涌上了心头,第一次跑这么长的距离,辛苦自不必说,但是冲过终点后,心里别说多高兴了。年轻的时候,腿脚没有问题,身体素质也好,那时候都不敢想的马拉松,腿瘸了之后竟然实现了。

所以,大家别觉得跑马拉松的都是天赋异禀的大神才能做的,我这个断了腿的跑渣渣一样可以完成。现在我能做到每周跑两个10 km加一个半程马拉松,开始参加全马赛事,并尝试越野。

咱们98级我知道有不少跑长跑的同学。为什么大家趋之若鹜,我从自己的体会中,慢慢道来。跑步对体形和体力的改善无须多述,现在虹桥火车站赶火车,提着箱子跑楼梯和站台不在话下。很多人怕膝盖受伤,其实只要遵循循序渐进的方法,就不会有太大的伤害。足球、羽毛球对膝盖等关节的风险只会比跑步大。坚持跑步和参加其他的运动其实一样,都能达到锻炼身心的效果。只不过跑步更方便,一双跑鞋,一个人,下了楼就能跑起来。有人问,你马拉松多少名啊?其实马拉松几万人参加,只有前面少数精英才会关注,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只要你经过一定的训练,都可以来参赛,马拉松只要关门时间内完成,大家的奖牌都是一样的。跑步是真真正正的大众体育运动。

原来踢足球的时候,球场上一起拼搏,相互配合,很容易达成兄弟般的情谊。跑步之后,没想到认识了很多充满阳光和正能量的朋友,朋友圈前所未有地扩大。跑友间很少比较工作级别、薪酬高低。无论你是资深学长,公司老总还是亿万富翁,在跑步圈里都化身为不同配速的跑渣跑神,通过坚持来彼此激励。

跑步不但释放生活中的各种不愉快,遥远距离的坚持,更是对人生的一种体会。曾经非常耻于回到清华,一个学长安慰我“厚积薄发”。人生不论走得多高,坚持则更接近生命的意义。踏过终点线,回头遥看那近乎不可能的距离,面对自己日积月累付出产生的哪怕一点点进步。不是为了向别人证明什么,而是让自己看得起自己。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