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石富:雕塑让我不断去寻找自我

2019-11-12 |

2018年2月,国家艺术基金公布了2018年度资助项目立项名单,在其中15名被评选为“杰出青年雕塑家”的青年才俊中有一位清华校友。

他,就是西南大学美术学院教师、清华美院2008级校友石富。

石富,1986年出生于湖南永州蓝山县,2008年考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2012年和2015年分别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2015年到西南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任教。

石富的家本是富足的,然而,命运之神并没有过多地眷顾这个家庭——亲人相继遭受变故,使得他原本无忧无虑的童年戛然而止。但无论生活有多么艰难,家中长者还是全力支持幼子的学业。也许是喝着母亲河湘水长大的缘故,石富有着一颗灵秀的心和一双灵巧的手——高二才开始学绘画的他,竟然一路过关斩将,考入了清华美院这座人才济济的艺术殿堂。

苦,是石富早期作品的标签,也是他那段时期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当年,刚刚接到清华美院录取通知书的石富并没有多少喜悦,不必说上万元的学费,就是从家乡到北京的路费也拿不出。而他又是幸运的,父老乡亲的捐资和清华大学奖助学金以及励学金的资助,不仅使他得以安稳学习,而且让他感受到一种可以给几近绝望的人以希望的能量。面对那些和他一样苦的孩子,他决定通过自己的双手为他们去争取教育资源——在三年的家乡考察后,以《中国孩子》为名的第一部《中国孩子之贫困留守儿童》系列作品诞生了。

那段时间,石富十分痛苦,也很迷茫,他不断地去找寻问题的源头。终于,他发现,由于年少时的经历,使得自己一直戴着有色眼镜,所以看到的孩子都是苦的,作品也随之打上了苦的烙印。此时的石富意识到,想要帮助那些贫困留守儿童,就要创作出可以走到人们生活中的作品。本科毕业后,经历了硕士阶段又一个三年的蜕变,石富以孩童时代的自己为对象创作了《中国孩子》的第二部《中国孩子之湘江行纪》系列雕塑。

2015年,从清华美院硕士毕业的石富来到位于重庆的西南大学执教。此时的他,内心更加包容,性情也越发平和。特别是结婚以后,稳定的生活和开放的胸怀令他的眼光也发生了改变——再去接触家乡的留守儿童时,他发现,这些孩子就像大自然的小精灵一样。而正是孩子们的欢乐,触动了他心底最柔软的情感——作为和他们一样的乡村孩子,他创作了《中国孩子》的第三部《中国孩子之像麻雀一样》。

从2012年开始,石富所创作的雕塑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艺术品展览,也在不少赛事中斩获奖项。如此一来,他在业内也逐渐有了名气。彼时,一些艺术品投资人纷纷找上门,劝他转行做投资,赚取更多的钱,真正实现他名字中的“富”。面对一次又一次的高利益诱惑,石富也曾彷徨过,他不断反思,不断追问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富”。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思考,他终于找到了答案。

德国观念艺术家博伊斯认为,社会是个大雕塑,人人都是艺术家。作为社会中的一分子,石富希望通过对具象雕塑的社会结构的研究,完成社会各阶层有效的链接;通过艺术与公益相结合的方式,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助力。因此,他没有走赚钱的路,而是在创作的过程中越发深刻地体会到了雕塑的真正价值——爱和温度。

受清华大学新百年发展基金“人人参与”理念的影响,石富创作了很多小体量的雕塑,旨在让更多的人来分享。但是后来他发现,小体量雕塑在展览区域很容易让人们忽视。因此,他又制作了一批大体量雕塑作品。其中一部名为《故乡的河流》的十分引人注目,它是由童年、少年、青年、中年及老年五个不同时期的男性雕像组成。这是石富非常钟爱的一部作品,这又是为什么呢?

2016年,时任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的史宗恺老师到重庆去看望校友,见到石富的时候,对他说:“石富,你将来会成为一个伟大的雕塑家。”也正是这句话,鞭策着石富不断前行。2017年,史老师又对石富说,要在清华为他办一个展览。石富听了以后既紧张又深感责任重大,他下定决心,无论展览是否能做成,都要努力去完成作品。两年多的时间里,展览一直都在筹备之中,而其间的各方面工作,史老师都一直在推进。

石富曾说:“艺术于我而言,是一个让心灵平静的过程。”十一年间的创作经历,正是他不断寻找自我的心路历程——他发现了雕塑真正的价值所在,并始终坚守初心,努力搭建爱与温度的桥梁;他不忘父老乡亲的资助之情,在完成学业的同时,为家乡的孩子们打造了一个艺术教育平台,并力求可持续发展;他在经受了坎坷与磨砺之后,更加具象地传承着清华精神与力量。我们祝愿他今后的人生,能如美国著名女诗人狄金森所言:“如果我能使一颗心免于哀伤,我就不虚此生。”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