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周家悫:怀念老承

2012-03-26 |

周家悫(1957无线电)

老承走了。听到噩耗,虽然不是完全没有思想准备,却也仍感惊诧意外。

最后诀别

我同他最后见面,是113腊月二十)在校医院,他体虚消瘦,独自一人,说已找过大夫,要回去,扶着走廊墙上的扶手把,艰难地慢慢走着。我要帮他,劝他找个车送回去,他坚持不让管,不愿麻烦旁人。我目送他慢慢走去,没想到这竟是诀别。

“文革”前老承在团委时,我们就曾有过工作联系。1969年下放江西鲤鱼洲农场劳动,他多次在休假日到一连来找李健和我闲聊,天南海北,讨论时事。印象中他很健谈,记性不错。1986年他到校友总会工作,从此我们同事十五年。

1999年校友联络处工作人员合影。后排右起:承宪康、张彦明、郭玉倩、黄文辉;前排右起:钱锡康、郭锋、刘敏文、周家悫。

他生前几次半开玩笑地向我和老伴说,到我家来吃饭,吃馄饨。他身患重病之后,又独身一人,无人照料,格外令人挂念。今年快过年时,我老伴说:给老承包点馄饨吧,我们一块儿过年。我就写了一张新年卡,衷心祝愿他龙年平安,连同馄饨,拜托校友通讯编辑部的郭春玲同志送去了。为此他给我家打电话,声音低弱,向我老伴表示谢意,说他现在只能卧床了。

这就是过年前我与他的最后交往。此前在16,老友孙殷望遇见我时,说担心老承过不了年了,我当时一怔,总觉得还不至于吧!?

绝笔文稿

我同老承最后一次工作接触,是2011427,百年校庆日之后三天,他打来电话说写了一篇祝贺杨绛先生百岁大寿的文章(已登《清华校友通讯》201112月复64辑,题目《仁者寿》),送我看看。这篇文稿主要是回忆十年之前杨绛先生九十大寿时,来清华小住避寿的前前后后,描述过程十分具体生动,就像是记录昨天刚发生的事情一样。这在一般回忆文稿中是不多见的,而在老承手笔中却是不少的(没有读过此文的朋友,不妨一读,必有同感)。他在重病期间,能写出这样的文章,体现了他一贯的敬业精神,病中依旧想着工作,想着校友,忍受病痛,花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同时也反映他思路依然清晰,记忆力很好;更是因为他有自己的“信息库”。我曾见过他记下的个人工作笔记,有几大厚本,内容从工作活动,接待校友,到来往信件等等,不只是记日期标题,而且摘录具体内容,或者保存来文原件,多年以来,坚持不懈。因而他提供的史料、人名、年代、地点、数字等等,都有根有据,精准可信。他在《清华校友通讯》审稿过程中,纠正过不少这一类的差错。这种良好的工作习惯,严谨细致的踏实作风,是一个工作干部十分难得的优秀素质,非常值得学习。

功在千秋

老承在校友总会十多年间,做了不少基本建设性工作,建立了历史性的功绩。

例如,1991年校庆八十周年,学校决定发动校友们捐款集资,重建在“文革”中被毁的二校门,由老承和相关部门一起组织落实。他发挥校友会的作用,比较广泛、深入地组织发动校友,因而重建过程可以说是盛况空前。全国上海、天津、南京和贵阳、西安、兰州等26个省市校友会联名发出赞助倡议,广大校友热烈响应。许多生活简朴清苦,甚至卧病在床的校友,也执意捐款表达自己热爱母校的心意。一位从事爆破拆除工程的校友,热情来信,愿为重建二校门清理场地无偿服务,最终共计5118位校友和21个校友组织,捐款人民币8.7万余元,美金2260元,港币670元,工程收支有余。重建二校门,本来也是可以有行政拨款的,但是发动校友们捐款集资,使二校门这座清华传统的纪念碑,赋予了新的历史、文化意韵。校友们以实际行动,生动深刻地批判了“文革”和极左思潮,更加激励了师生校友们热爱母校、热爱清华园的凝聚力。今天仰望二校门,会增添一层新的思绪,就是使人想起当年老承和校内外校友、师生员工们一起,为重建这座经典建筑而付出的辛勤努力。

又如,由老承具体承办,199111月,清华校友总会,清华校友基金会经国家民政部核准,民政部长崔乃夫签署,进行了社会团体登记,成为联络清华校友的全国性合法团体。19951月,又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清华校友通讯》为正式期刊,并由北京市新闻出版局核准登记,颁发了国际、国内发行刊号。所有这些,在清华校友会(同学会)成立至今近百年的历史上,是从来没有过的;在全国高校校友会中,也是绝无仅有的,为清华校友联络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新的前景。清华校友会恢复活动,三十年来,已经从一个可有可无的社团单位发展成为一支生机勃勃、不可或缺的有生力量。承宪康在清华校友总会的历史上,写下了多彩的一页,他将永远活在校友们的心中。

2012220

相关新闻

  • 292012.03

    刘泰:怀念承宪康同志

    刘泰(1954土木) 承宪康同志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党的教育事业,献给了清华大学。

  • 062012.03

    方惠坚:怀念承宪康

    和承宪康同志最后一次见面是在今年元旦那天,我听说他最近身体情况不大好,想去看看他,我知道如果事先和他相约,他是不会让去的。

  • 122019.09

    纪念周景良先生︱周景良谈建德周家

    周景良(李媛 绘)周景良先生生于1928年2月19日。1945年先入辅仁大学,旋再考入燕京大学,1946年转入清华大学哲学系学习分析哲学,深得金岳霖、沈有鼎二先生赏识。1950年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学习,毕业后分配至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1956年被选派留学苏联,获副博士学位后,在苏联科学院晶体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1962年回国,任中科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是我国使用电子衍射分析晶体原子结构之第一人。2019年9月11日下午...

  • 062012.03

    蓬铁权:离别的感言——怀念承宪康

    蓬铁权(1961机械) 蓬铁权所绘承宪康像承宪康是一生工作在清华的老师,是大半生生活在清华的朴实无华的人。

  • 112020.08
  • 082006.05

    【校庆】听老校友寄语 感校风之传承

    【校庆】听老校友寄语 感校风之传承 【校庆】听老校友寄语 感校风之传承 ...

  • 202022.10

    党的二十大代表周家斌:保护最美漓江 推动绿色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与我们一起讨论二十大报告,作为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的一名代表,我感到无比自豪、无上荣光。我汇报了桂林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保护好漓江、保护好桂林山水的生动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

  • 102020.08
  • 112020.08
  • 232012.04

    张慕葏 谭浩强 郑小筠:怀念党的好干部承宪康

    张慕葏(1953电机) 谭浩强(1958自控) 郑小筠(1960土木) 承宪康同志在与病魔进行了长期的顽强斗争后,终因医治无效,于今年春节后永远离开了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