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王者之迹正归来——清华校友学堂•国学班•昆曲班一周年小结

2019-10-29 | 来源 清华校友学堂•国学班•昆曲班 |

2018年9月9日,丹桂飘香、天高气爽,清华校友学堂•国学班开学仪式在凤凰岭贝家花园拉开序幕。开学仪式由校友总会梅晓鹏主任、校友学堂班主任萧伟光老师等发起并主办,场面庄严、热烈而欢快。昆曲班的主班老师为王焱老师,授课主题为《昆曲欣赏与创作初步》。

王焱老师,北方昆曲剧院专职昆曲编剧,苏州市特聘剧作家。至今创作昆剧作品《清明上河图》(上、中、下)、《红楼梦》、《白蛇传》、《图雅雷玛》、《金印记》、《丝绸之路》、《焚香记》等近二十部;其作品曾获中国政府最高奖——文化部文华大奖;出版诗词集《笛声又起》。王老师的创作原则:昆曲,在规律内创新。

开班仪式上,王老师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几个传承方式(儒释道经典、艺术、民间习俗)以及礼乐的角度,来阐述艺术以优美的歌、舞、乐等形式,打动人的情感,激发人的共鸣,来唤起人的良善、羞恶之心。与经典的“晓之以理”、民间习俗的“实践经典”相辅相成的是,艺术“动之以情”。对于社会来讲,艺术具有“入人也深、化人也速”的强大的教化功能,不仅引导、滋养着社会风尚,而且还是社会治乱的反观镜。对于个人来讲,君子“以钟鼓道志,以琴瑟乐心”,礼乐并存,才是完美的君子人格。而昆曲,以其唐诗、宋词、元曲这深厚的文学之本,从而具有了中正、和雅的音乐、舞蹈等表现形式的大雅之美,昆曲已经滋养了中国六百年,在当今,依然是培养完美君子人格的最佳艺术形式。也因此,在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之列为首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从而成为全人类艺术之冠。

我们正是“心有戚戚然”于温婉娴雅的王焱老师有温度有情感的讲课,她的这种低调与自带的高贵更是吸引着我们。

至今,清华校友学堂•国学班之昆曲课程已经完成了九次课。

2018年10月21日系列课程第一讲:《昆曲概说》

这一讲,是从认识昆曲开始。王老师从四个方面来分享:昆曲的本质,昆曲创作的本质,昆曲的力量,昆曲的生命。中国昆曲融唐诗、宋词、元曲、音乐、舞蹈、美术等中国古典艺术于一炉,以曲词典雅、行腔婉转、表演细腻著称,被誉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

昆曲所生成的“中和”“自然”之气质是中国儒家、道家的核心精神,是最高审美,是艺术的极致,也是其生生不息的根源所在。

昆曲的创作是以诗词写故事,诗词的格律美就是昆曲中和之美的根源。这种中和典雅之美,使得昆曲具有了风靡大江南北的力量——在苏州,是苏昆;在浙江,是浙昆;在江西,形成赣昆;在云南,形成滇昆;在四川,形成川昆;在湖南,形成湘昆;在山西,形成晋昆。在广州,在福建,在贵州,在北京,在河南,在西北,在辽东,到处都是昆声飞扬。康熙二十年以后,大汕和尚还把昆曲送到了越南。形成“家家收拾起,户户不提防”的壮观景象。昆曲在几百年的时间里,令大江南北、各行各业的人士对其如此垂青,其普及程度之高、规模之大,在后世花部乱弹的传承中都是罕见的。

“乐者,审一以定和者也。”在昆曲风靡的年代,民风普遍淳朴,百姓安居乐业。它吸引着一代又一代文人的热爱,文化不死,昆曲这一雅部正音永不消亡!在浮糜的当代社会,非常需要一种具有中和气质的艺术,来消解遍布社会的戾气。昆曲,是最佳良药。

2018年11月18日系列课程第二讲:《唐诗风采与昆曲》

昆曲的魅力吸引着大家风尘仆仆如期而至。第二讲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诗到唐时最风采。

诗是什么?诗,是地之花草树木,是花草树木之碧色,是天之日月星辰,是日月星辰之光辉,是智慧,是王者,是君子,是人间最贵者。诗来源于我们的性情。性情来源于外物所感。诗与自然天地直接交感相应,所以动天地,感鬼神者,莫过于诗。诗心并不是缥缈之心,而是天地之正心,是“载营魄抱一”、与天地、与自然接通的天真之心。性情与学识,是诗之两翼,缺一不可。也正因为此,诗便具有大雅之美,便具有智慧的特质,也同时具有君子之风,王者之风。

随后王焱老师逐一剖析了诗的功用、诗的分类、诗的变迁、学诗之道等。诗,除了艺术之“美”,还具有社会之“用”——不仅滋养、启迪人之学、养,而且具有强大的教化功能,六经之首便是《诗》。诗教之人,温柔敦厚;诗教之国,便为礼仪之邦。诗的教化功能,不仅及于当代,而且“实被于万世”。因为诗中有道,诗道正大。因此,诗者,师也。

紧接着便进入唐诗(近体诗):唐诗的结构、唐诗的用韵、唐诗的声律。

唐诗的结构是起、承、转、合。唐诗的用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有所变化。唐《乐府杂声》说:律吕相应,物类相感。声律非出于人为,而是出于自然。“有心则有诗,有诗则有歌,有歌则有声律,有声律则有乐歌。”声律虽由人为,但是合于自然而作,因此是自然之美。诗到唐时,形成典雅端庄、雄浑悲壮之气质,是诗之至。

第二部分:情溢诗心成昆剧。

白石道人说:“小诗精深,短章蕴藉,大篇有开阖,乃妙。”叶梦得《石林诗话》:“长篇最难,晋、魏以前,诗无过十韵者。”唐代有长诗以及乐府诗,比如《长恨歌》《琵琶行》,是以叙事来抒发胸中块垒。

前面讲到,诗乃情感满心而发而成。小诗,小情怀。长诗,大情怀。有一种情感,诗可以表达。有一种情感,词可以表达。还有一种情感,仅凭数句诗词远远难以装载。

明《艺圃撷余》:“今人作诗,必入故事。”故事正式进入了诗中,抒情的诗,成为了诗借故事来抒情。明徐祯卿《谈艺录》“及夫兴怀触感,民各有情。贤人逸士,呻吟於下里,弃妻思妇,歌咏於中闺。鼓吹奏乎军曲,童谣发於闾巷,亦十五《国风》之次也。”

至此,诗歌的表达经由元杂剧,到了明代便有了另一种更加宏阔的前途,就是传奇,也就是我们现在上演的昆剧。“辞尽意不尽”“辞意俱不尽”至此得到了圆满解决。这是诗词发展之壮观。

唐诗的起承转合之结构形式,是元杂剧四折一楔子结构形式的直接来源,也是传奇以及昆剧结构的基本形式。

昆剧中许多唱词或念白中,或直接或间接地常常可以看到唐诗的影子,且不说人物上下场时的唐诗集句,唱词中化用唐诗的地方比比皆是。

唐诗讲究炼字,昆剧依然如此,全剧中字字如金。《玉簪记》中“细数离情曲未终”,一个“细”字,将潘必正儒雅、风流、伤感、渴慕的书生气质活脱脱呈现出来。

诗的兴盛带来唐宋元明清诗话的兴盛:《诗品》《诗式》《二十四诗品》《沧浪诗话》《石林诗话》等等,为诗的鉴赏、评论、创作提供了理论依据。昆曲的繁盛同样带来明清诸多曲话的问世:《曲律》、《曲品》、《曲藻》、《曲论》、《远山堂曲品》等等,为昆曲鉴赏、评论、创作提供了理论的依据。尤其是《沧浪诗话》提出作诗要“须是本色,须是当行”,曲论中据此提出唱曲、作词也要“本色当行”。来自诗话的“本色当行”之说,成为了昆曲的重要理论。

诗有诗韵,曲有曲韵。“世之腔调,每三十年一变”,曲韵同样随着时代的发展、语言的变化而变化着。

昆曲的剧作家,无一不是诗人:梁辰鱼、汤显祖、高濂、洪昇、孔尚任等等,诗的基础,为他们的剧作打下了坚实的基本功。

而唐诗的声律之规则、典雅之气质,直接被吸收到昆剧中。

可见,昆剧与唐诗,不仅从诗体上,从结构上,从审美上,而且从理论上,都是一脉相承。唐诗是昆剧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昆剧是唐诗的恢弘发展。昆剧创作是以诗词写故事。

因此,唐诗的大观气象,已经悄然开启了雅部正声昆剧的大门。唐诗的典雅端庄,雄浑悲壮,是昆剧气质之源。

“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则大雅之声亡,则昆剧亡。今天努力振兴诗词,是在从根本上来培植昆剧的根。我们一起期待着“王者之迹归而诗兴”,诗兴则大雅之声兴,则昆剧兴。

第三部分:漫咏轻吟学律诗

这一部分,讲到了学诗过程:“学诗有三节:其初不识好恶,连篇累牍,肆笔而成;既识羞愧,始生畏缩,成之极难;及其透彻,则七纵八横,信手拈来,头头是道矣”;入门要正,立志须高;巧妙构思;莫做寒酸语;莫作谶语;如何化用典故;如何雕琢;巧用连绵词。之后详细讲解了五绝、七绝的做法。

这些内容,把我们一步步领入学诗的殿堂。在王老师的鼓励下,大家现场作诗,并纷纷诵读自己当下的处女作或自己喜爱的诗歌作品。

【读诗展示环节】

苗士赢诵自作诗:《雾霾日偶得》朔朔冬风至,车车黄叶飞。天涯无限路,何日雾霾归。

张薇诵唐崔颢诗《黄鹤楼》。

梁嘉琳诵唐杜甫诗《春夜喜雨》。

刘颖诵唐陶渊明诗《饮酒》。

夏青诵唐常建诗《题破山寺后禅院》。

杨旭诵自作诗《初秋》:一二枝头花谢了,三四菊苞探头笑。五六喜鹊晴空闹,七八秋意似刚好。

李秀梅诵自作诗《欣游》:暮拜国清寺,夜瞻隋高塔。月明星不稀,厚谊对吾眨。清溪绕寺田,丰茂稻立塔。求雉西峰里,情人在哪答?

罗金英诵自作诗《寄诗一首》:花叶和不多,美各有千秋。叶花有君歌,云芳香五洲。

蒋岩诵自作诗《昆曲学艺》:日暮寒风紧,读书声不停。触景诗心起,生情落笔轻。漏尽推敲苦,艺成功夫精。看我出师日,开腔四座惊。

2018年12月16日系列课程第三讲:《宋词雅韵与昆曲》(上)

王焱老师首先“开腔”为大家演唱了一段《牡丹亭•游园》【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数百年的经典唱词,再加之昆曲深厚魅力,被王焱老师演唱得如痴如醉,学友们欲罢不能,纷纷学唱起来。

接下来王焱老师开始今天的“宋词概说”部分,分析昆曲与宋词的紧密关系。

词的情感来源——情之柔者。清•焦循【雕菰楼词话】:“人禀阴阳之气以生,性情中所寓之柔气,有时感发,每不可遏。有词曲一途分泄之,则使清纯之气,长流行于诗古文。”词的形式来源——诗之余。词兼有诗和乐两种功能,唐代及宋初期的词作都是根据曲调填写,所以称:倚声填词。

诗词有别。诗词虽同一机杼,而词家意象亦或与诗略有不同。词中境界,有非诗之所能至者。词不同乎诗而后佳,然词不离乎诗方能雅。承诗启曲者,词也,上不可似诗,下不可似曲。词不在大小浅深,贵于移情。"晓风残月"、"大江东去",体制虽殊,读之皆若身历其境,倘怳迷离,不能自主,文之至也。

词以意趣为主,要不蹈前人语意。词要清空,不要质实。重在气格,不在字句。贵在自然,虽千锤百炼,却又似唾口而得。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佳句。

最后是真刀真枪的“试学填词”阶段。这一阶段,从选宫调、择词牌、拟标题、小令中调长调、词的用韵讲起,方知“诗有题而诗亡,词有题而词亡。”并以柳永的【雨霖铃】和温庭筠的【菩萨蛮】为例,详细讲解如何填词——

词的章法:起、结,及换头。词,积字成句,集句成节,集节成片。而吞吐之妙,全在换头煞尾。词的句法:单句,对句,领句,叠句,设想、层深、翻转、呼应、透过、拟人。词的字法:动字之境界,形容字之丰满,虚字之传神,俗字之忌用、叠字之流动、代字之含蓄、去声字之跌宕,果然是“词字字有眼,一字轻下不得。”词须雅正,“一为情所役,则失其雅正之音。所谓淳厚日变成浇风也。”

本次课,班主任萧伟光老师亲临昆曲班,对大家的学习热情给予高度赞扬和鼓励。

2019年元月13日:系列课程第四讲《宋词雅韵与昆曲》(下)

这一次课,从王老师继续教唱南曲【皂罗袍】开始。

之后便进入第二部分,如何填好词:取之于真情,熔铸为意境,达之于境界。

王焱老师讲道:学词程序,先读。将古人名句意境绝佳者,将此意境缔构于吾想望中。然后澄思渺虑,以吾身入乎其中而涵泳玩索之。吾性灵与相浃而俱化,乃真实为吾有而外物不能夺。

读词之法,要心细如发。先屏去一切闲思杂虑,然后心向之,目注之,谛审而咀味之,方见古人用心处。若全不体会,随口唱去,何异老僧诵经,乞儿丐食。如此涵永于香卷之中,涵养性情。一自遇到某种情境相通,则满心而发,肆口而成。初作词,先求妥帖、停匀,再求和雅、深秀,乃至精稳、沉着。

王焱老师还强调“词人之德”,告诫每一位同学要做大雅君子,力戒淫词、游词、鄙词、寒酸语、俗语。

紧接着王老师讲了自己的填词体会:怎样起心的、怎样选择词牌、怎样布局、怎样选韵、怎样借景抒情、四声如何照顾、怎样用典、自己最得意之处、不满意之处。

第三部分,宋词与昆曲。这一阶段,王焱老师继续深入地详细剖析【雨霖铃】词作,并对比昆剧《长生殿•迎像哭像》,讲述了词表达情感的“委曲”方式,正是昆曲细腻表达情感的独特方式。也就是说,词的抒情方式,正是昆曲的抒情方式。这进一步揭示出昆曲完全不同于其他戏曲剧种的独特之处。

之后,王老师继续从几个方面来阐述宋词对昆剧的深刻影响:由宋词发生的昆剧,昆剧中的宋词化用,词牌与曲牌的关系,历代昆剧作家的词作等等。

最后一个阶段是点评作品。王焱老师对每一位同学的词作进行点评,并帮助大家现场修改。

参与此次学习的还有诗歌班的主班老师郭顺才。郭老师简明扼要地为大家总结指出了明确的方向,他激励大家多读多练,潜心学习唐诗宋词。只有引入时空观,并且感同身受地抒发感情,这样的诗词才能有意境,才能感人。

王老师继续总结,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意生活是最理想、最美好的生活。昆曲的美,代表了中华民族灵魂深处对美的追求和认知——就是诗词的意境呈现。唐诗的格律、起承转合、典雅端庄、雄浑悲壮,为昆剧准备了格律、结构基础和气质内涵;宋词的词牌、字法句法、以及细腻委婉的抒情方式,是昆剧曲牌、唱词结构以及细致入微的抒情方式的直接来源。正是因为有了唐诗宋词,才有了昆剧;而正是因为有了昆剧,诗词才有了更加宏阔的发展。唐诗与宋词,都是昆剧的源头活水。愿昆剧之大雅,引领当下社会的审美,滋养世世代代的人心。

2019年3月30日、31日苏州游学

这一次课,我们将课堂搬到了昆曲发源地苏州,以便更加深入地了解“百戏之祖”的前世今生,以期更好地传承与弘扬昆曲这一中华国粹、人类之宝。本次游学内容丰富,多视角、多层次地透视了昆曲之大美。

第一站,参观中国昆曲博物馆。在这里,大家在王焱老师的带领下,在曲圣魏良辅雕像前虔诚三鞠躬。之后在郭腊梅馆长的引领下,参观了整个博物馆,郭馆长为大家讲解了自明代至今朝的代表剧目和剧作家,详细讲述了博物馆抢救、保护、传承、弘扬昆曲的过程,以及馆内展演、陈列、收藏、研究、传承的方方面面,大家还亲身体验了戏楼的美妙回音、昆曲脸谱的化妆。郭馆长以其高度的学识和智慧,赋予静态的博物馆以勃勃生机。

第二站,就是参观苏州昆剧院,这更加深了大家对现代昆曲的认识与理解。苏州昆剧院办公场所、昆剧传习所、演出场所,这三部分形成一座既相互独立又浑然一体的雅致园林。蔡少华院长为国学班师友讲了一堂生动的课程“昆曲的活态传承”。蔡院长以其连任苏昆院长十八年的经验积累,与大家分享了他对国学的理解、对昆曲的理解、昆曲的传承与发展、如何培养昆曲人才、青春版《牡丹亭》的制作、文人学者对于昆曲的贡献等内容。蔡院长的激情演讲,让我们看到了一代代文化守护人执着的努力和不懈的探索,令人动容。

苏昆厅堂折子戏的演出和实景版《游园惊梦》的首演让我们了解了昆曲的音乐与伴奏,近距离欣赏到昆曲演员一丝不苟的表演,也真切体会到昆曲从文辞、唱腔、音乐、身段、服装、妆容全方位的美……园林与昆曲,就这样在优美的旋律中情景交融、完美结合,让我们看尽人间悲欢的至情至性。

第三站,就是31日上午,我们赴江南古镇——吴江震泽参观了丝绸小镇。龚洁副镇长谈起昆曲与吴江的渊源时如数家珍。她自豪地说,蔡正仁、王芳这两位昆曲表演艺术家都是吴江人。“春蚕到死丝方尽”,说的是春蚕,又何尝不是昆曲人!

此次游学还得到了苏州清华校友会周钢副秘书长的大力支持。苏昆蔡院长热情邀请苏州清华校友常来苏昆参加活动、组织活动,几位老校友欣喜地接受了邀请。游学时间虽短,收获却颇丰厚。昆曲之美、丝绸之美,苏州之美、震泽之美,就如一幅幅和雅、温润的画卷,印在了我们的生命中。

2019年5月12日,系列课程第五讲:《元曲悠扬与昆曲》

本讲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由词到曲。王老师从衬字的出现与使用,讲到由词到曲的发展。曲是由词演变而来的一种诗体,盛行于元代,所以又称元曲,与唐诗宋词并列。词最初曾与音乐关系密切,后来就与音乐完全脱离了关系。曲却始终与音乐密不可分。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两种形式。

词有词牌,曲也有曲牌,格式固定,但是,曲可以在正调之外,再加“衬字”。

第二部分:一代之文学——元曲。

元曲三要素:唱(唱词),科(动作),白(对白)。元曲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和唐诗宋词明清小说鼎足并举,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一座重要的里程碑,成为继唐诗、宋词之后的“一代之文学”。它一方面继承了诗词的清丽婉转,另一方面抒发了宋元朝代更迭之际文人深厚的家国情感,更加接近民间,揭露现实更加深刻,甚至描写爱情都比诗词来得浓艳、泼辣、大胆。

元杂剧的结构——四折一楔子。来自唐诗结构的四折一楔子的结构形式,是其显著的特色之一,“一人主唱”是元杂剧的又一显著特点。元杂剧唱与说白紧密相连,“曲白相生”。元杂剧还有一些特点,如剧本注重舞台性,角色分工类型化等等。

之后,王老师详细讲解了元曲的宫调、曲牌、曲韵、平仄、对仗、衬字,以及作家和作品。

元曲有严密的格律定式,每一曲牌的句式、字数、平仄等都有固定的格式要求。虽有定格,但并不死板,允许在定格中加衬字,部分曲牌还可增句,押韵上允许平仄通押,与律诗、绝句和宋词相比,有较大的灵活性。

第三部分:元曲对昆曲的影响

从内容讲,很多传统昆曲直接传承自元曲,如《西厢记》《窦娥冤》

等等。从宫调上讲,昆曲的宫调基本将元曲的宫调全部吸收。从曲牌上讲,昆曲曲牌中,北曲的曲牌就源于元曲。从曲词上讲,昆曲对于元曲有的是整句保留,有的是风格相近。从角色行当上讲,昆曲基本沿袭了元曲的行当分类。

唐诗,为昆曲结构的形成、典雅规范的形成打下了基础;宋词,为昆曲如何刻画人物委曲细腻的心理开辟了道路;元曲,则为昆曲在内容、宫调、曲牌、角色行当等等提供了基础。至此,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昆剧这一艺术形式所需要的一切要素皆已形成。

由以上分析可知,在昆剧中,故事并非根本,唐诗、宋词、元曲,这种诗性才是其灵魂。因此,昆剧并非以故事为主,并非以冲突的剧烈为主。以诗词写故事的写意性,才是昆剧创作的根本。

当代的中国昆曲,受到西方戏剧的强烈冲击。西方戏剧的情境论、写实论、冲突论、矛盾论、突转论、间离论等等,带有深刻的西方文化的背景,棱角分明,若强行与具有写意圆融性、中和性的昆曲相结合,虽则勉强填之以曲牌,必然导致该作品非驴非马。因为,昆剧的根本是唐诗、宋词、元曲,承载的是中国儒家思想的“礼”与“和”,以及道家思想的“自然”,无论形式、内容还是思想,都是纯粹中国的,是以剧作家的一颗与天地与大自然相通的“天真”之心而创作的。

课程最后一部分,是昆曲班与人物班合作的重头戏——昆剧《归来兮,君子》的创作。之前,大家在萧老师人物班的引导下,已经对梁启超这个百科全书式的人物进行了学习。这次课上,大家纷纷发表框架及角色分析的意见,人物梁启超,大女儿思娴、爷爷、母亲、夫人、周校长、蔡锷等一个个鲜活的人物都进入了剧作之中。根据分工,大家在课后进行每个人物题材的准备,为以后的创作打下基础。

2019年9月22日系列课程第六讲:“文人大夫与昆曲”

这一讲,是我们昆曲班上课以来最轻松的一节课。分为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

上半部分,王焱老师从昆曲的创作及演出二个方面把文人士大夫对于昆剧的贡献清晰勾勒出来。

创作方面——史上的重要创作者及作品娓娓道来。梁辰鱼的历史剧《浣纱记》,为昆曲从文人清唱转向舞台演出做出历史性贡献,使得昆曲焕发出蓬勃的舞台生命力。该剧双线结构的模式,使得该剧一问世便使昆剧创作达到高峰。该剧与同时出现的“现代戏”《鸣凤记》,开启了文人纷纷创作昆剧的繁盛时代。

之后涌现出许多的剧作家,如叶宪祖、顾大典、张凤翼、汤显祖等,以汤显祖的代表作《玉茗堂四梦》最为著名。

明末清初的李渔,在戏曲的结构和演唱技巧上,都有了新的发展和创新。

清代洪昇的《长生殿》和孔尚任的《桃花扇》这两部剧成为昆剧创作的回光返照。之后的年代,由于没有了新鲜血液注入,昆曲便进入了衰落期。

演出方面——昆曲在明清两代的兴盛,不仅与文人士大夫创作剧本密切相关,而且,家庭戏班、职业戏班、宫廷演剧也功不可没。

明代宫廷内演出昆剧,是从万历年间开始的。帝王如此,皇亲达官也成为一时风气。除了宫廷王室外,私人家庭也拥有自己购买置办的戏班。在隆庆、万历年间,家庭戏班有了进一步发展,而万历末年、天启崇祯年间,家庭戏班空前繁盛兴旺。家庭戏班凝聚的是文人士大夫的审美,对昆剧的唱腔艺术、表演艺术以及剧本创作都产生过重大影响。关于职业戏班,在梁辰鱼《浣纱记》演出的成功后,在吴中一带、江南广大地区,进而至于北京等地,职业戏班的昆剧演出日趋繁盛。昆曲在全国兴盛起来之后,职业昆班便以苏州为中心向全国各大中城市发展,每到一地,便把当地语音、语调的特色,溶于昆腔之中,甚至把当地有影响力的地方戏曲的某些表演艺术上的特色,也吸收到昆剧的表演艺术中。所以形成苏昆、北昆、川昆、湘昆、滇昆、晋昆等等。

除了家班和职业昆班,对昆剧表演艺术做了贡献的,尚有一些爱好者,主要是文人墨客,他们有的成为曲家,有的成为著名戏曲评论家。

在皇室内廷的促动下,在文人士大夫的积极参与下,明清两个朝代中,家庭昆班和职业昆班为昆曲做出了巨大贡献。

下半部分,我们进行了昆剧《归来兮,君子》读剧本以及分角色的坐排。夜色降临之时,大家兴致更增,于是利用晚餐时间继续商讨该剧的具体事宜。昆曲,将大家紧紧连接在一起。

【附:微昆剧《归来兮,君子》创作缘起及创作过程】

昆曲班第一次课上,王焱老师提出以后要带领大家集体创作昆剧,名字就叫《归来兮,君子》。

2019年5月18日晚,清华校友学堂国学班雅集——群情振奋,共商昆剧创作。清华校友会总会梅晓鹏主任、国学班顾问杨向群老师、班主任兼人物班萧伟光老师、昆曲班王焱老师、诗词班郭顺才老师、中医班赵林冰老师以及班委代表共聚一九一一餐厅,向梅主任汇报半年学习的收获,更重要的是讨论国学班年会和微昆剧《归来兮,君子》的创作事宜。萧伟光老师汇报了《君子》筹备的情况。王焱老师讲述了这次选定创作《归来兮,君子》这部昆剧,一是因为梁启超先生乃清华四大国学导师之一,二来梁先生的演讲《君子》对清华一直产生深刻影响,三是当代社会需要君子的归来。

2019年6月16日及7月14日,王焱老师二次对《归来兮,君子》的创作进行细致的讲解与辅导。让我们更加清晰创作的思路。经过一个暑假的打磨,我们终于提交了自己的初稿,并由萧伟光老师、王焱老师修改定稿。

虽然,我们仅仅是一些业余的昆曲爱好者,但是我们对于昆曲的热情已经被点燃,我们已经成为昆曲的点点星火,我们也会尽一己之力去引导发展中国的昆曲事业。把这一大雅之声,传递给子子孙孙,让大美昆曲继续滋养千秋万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