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海归刘志翔的跨界创业“马拉松”

2014-01-09 |

深圳莱科文化科技公司总裁刘志翔(清华大学1988级材料系)

“海归回到内地创业一定要做好跑‘马拉松’的准备,创业需要的不仅是精力、资金,还要强大的内心。”深圳莱科文化科技公司总裁刘志翔近日在深圳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时表示,自己从美国回到内地、从理工科出身转向文化产业“跨界”创业的过程可以用“十年磨一剑”来形容。

  刘志翔是美国犹他大学材料科学、电子工程硕士,美国Webster大学工商管理硕士,2010年入选中组部“千人计划”,系国家级特聘专家。2006年在深圳创办莱科公司,专攻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核心技术及创新应用研发。自主研发的产品有“移动健康”、“移动亲子园”和“手机找工”等。

  考察市场“跨界”创业

  在创办公司之前,刘志翔用了约三年时间考察市场。2004年至2006年间,身在美国的刘志翔任中兴通讯ZTE微电子研究院的资深芯片设计顾问,频繁穿梭于大洋两岸,当起了“海鸥”。刘志翔不放过每一次在中国大陆短暂停留的机会,一有空便到各地考察市场。

  拥有十几年通讯芯片和手机设计经验的刘志翔,一开始希望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创办企业进军中国大陆芯片领域。“但是经过考察,我发现中国大陆的制造业产能有过剩趋势,反而是文化和服务产业发展潜力很大。”刘志翔信心满满地开始进行“跨界”创业的初期准备。

  “一开始大家都质疑我这个理工科出身的海归‘跨界’进入文化产业,到底能不能行。”刘志翔笑着说,后来公司在连续几届的Nokia“全球创新精英挑战赛”中,包揽了全球三强,中国区第一名的殊荣,这一结果令业内人士刮目相看。

  科技解决生活问题

  刘志翔介绍,莱科公司专注文化与教育等领域。莱科文化旗下拥有大众影评网,成为电影公司宣传推广的平台,同时围绕影视做衍生产品,莱科文化也正尝试发起电影沙龙、品酒会、艺术鉴赏会等线下活动;莱科教育则关注亲子早教、益智游戏等内容。

  “我们尝试用高科技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刘志翔说,在用户中广受欢迎的“奥运小百科”、“移动亲子园”等益智游戏,都是从他10岁的儿子身上获得的灵感,“以前带儿子去看比赛,他总是缠着我讲解比赛规则,我一开始是打印出所有的比赛规则带着给他讲,后来我想可以做成益智游戏放在手机里,寓教于乐,开发幼儿潜能。”

  随着中组部“千人计划”出台以来,中国正由“人才流失国”逐渐转为最主要的“人才回流国”,越来越多的海归回到内地创业。刘志翔认为,海归创业首先要把海归的技术优势和内地的市场需求结合起来,“建议创业前先花时间考察内地市场,不能马上卷起袖子大干一场,如果方向错了,等资本烧完了就失败而归”。

  创业艰辛“重启”自己

  刘志翔说,自己的创业“马拉松”过程中,最煎熬的是2008年金融危机时。“当时我们刚拿了深圳市创新南山‘创业之星’十强,起初有七八家风险投资公司与我们谈,后来金融风暴来了,他们全都停止和我们接触了,资金一下没着落了。那时我天天晚上睡不着觉,后来我一咬牙,狠心把美国的房子卖了。”

  回忆起当时“卖房创业”的决定,刘志翔说,家人和他一样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但幸运的是他们从未放弃过。“只要不放弃就不是失败。”刘志翔说,那些日子里,他每天起床后便给自己“重启”一遍,“对我来说每天都是新的开始,我常常告诉自己,既然最初是什么都没有,那么失去也不害怕,大不了从头来过。”

  电影记录海归创业

  如今,莱科在北京、南京、天津、青岛、福州等地均有分公司,其产品和技术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刘志翔说,他看到最近上映的电影《中国合伙人》时很有共鸣,该电影讲述了3个年轻人由20世纪80年代至今,通过创业实现“中国式梦想”的故事。

当时和刘志翔一起回国创业的30多人,经过金融风暴的打击,陆陆续续离开了中国大陆,和他一样坚持下来的不到10个。刘志翔告诉记者,他想拍一部关于海归回国创业的电影,已经在和制品人、导演洽谈,他希望记录这个时代特殊的一个群体,“因为这个群体是在坚持最初的梦想,在实现自己的‘中国梦’”。

(廖丽丽)

转自 中国新闻网 2013523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