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张世英:面对现实 超越现实

2014-05-16 |

  一个春光明媚的午后,记者如约来到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张世英先生家中拜访。虽已是耄耋之年,但张先生依旧精神矍铄,温暖的笑容犹如午后和煦的阳光。落座后,张先生娓娓讲述自己的治学生涯。

  为求知而求知

  1921年,张世英出生于武汉。父亲是中小学教员,在他八九岁时便教他习读《论语》、《孟子》等名篇。父亲尤其推崇陶渊明,不仅让他熟记陶渊明作品,并告诫他要不慕荣利。

  张世英自幼喜好独自沉思,他既思考人为什么活在世上,也好奇宇宙之外究竟是什么。在接触古希腊哲学思想后,他认为只为追求真理而不为功利的忘我境界正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所讲的“为求知而求知”的精神,是科学自由的精神。

  张世英说,“不为名利所束缚方可获得真正的自由。有的人一心只追求物质享受,内心很浮躁,其实是最不自由的。”

  虽起初不问世事,但受现实触动,张世英深感要救亡图存、改变现实。“那时的年轻人大多想的不是如何赚钱,而是对人生、对国家存有很多理想。”因此,在考大学报专业时,他放弃钟爱的理科,选择了自认为可“经世济民”的经济专业。

  1941年,张世英被西南联大经济系录取。然而,张世英不久便发现,会计、银行、货币等并非自己所喜欢的学问,因而转入社会系以研究社会问题。在社会系读书期间,他在贺麟的哲学概论课上初次接触黑格尔辩证法。贺麟以荷出污泥而不染为例讲述对立面的统一,张世英听后很受触动,认为这正契合自己的“清高”思想,因而转入哲学系。

  走出象牙之塔

  在哲学系读书期间,张世英专心学术。19451946年即将大学毕业之际,昆明的学生运动正蓬勃发展,张世英面临是继续不问政治还是投入现实的选择。正在这时,他结识了思想进步的中文系同学彭兰,二人渐生爱慕之情。彭兰是闻一多先生的得意门生,之后闻一多先生约见了张世英。

  “闻一多跟我讲,现在我们要面对现实,不能再在象牙之塔里一天到晚搞那些脱离现实的东西。”张老铿锵有力地复述着闻先生当年的话。他说,闻先生送他出门时,告诉他“要走出象牙之塔”。于是,他开始关心现实,参加学生运动,逐渐走向进步。

  “走出象牙之塔的方向是正确的,人不能够脱离现实,搞学问需要联系现实。但现在的学术界又过于现实,我希望今天能从象牙之塔里借来一点清风吹散当今学术界的乌云。”他对学术界提出如是殷切希望。

  张世英告诉记者,每个人都要过现实的生活,但有些人沉迷于现实,有些人却能超越现实,有自己的精神生活。哲学是玄虚的东西,但它可以提高人的精神境界,指导我们的人生。“面对现实,超越现实,这正是哲学最大的意义。” 他补充道,“我学习黑格尔哲学最大的收获就是辩证法。黑格尔哲学的辩证法讲的是辩证的否定。面对现实又有所超越,这就叫作辩证的否定。”

  推动中国文化自我创新

  通过中西方哲学比较研究,张世英的哲学思想也经历着变化。第一阶段,他由西方古典哲学逐渐转向西方现当代哲学,并结合中国传统哲学中天人合一、万物一体思想进行研究,由过去重抽象的理念世界转而重具体的生活世界,强调要在天人合一的思想基础上,吸取西方的主客二分,自我独立的精神。但他更多地强调要超越西方的自我,避免西方自我主义的弊病。其所著《哲学导论》一书中就体现了这一思想。

  而第二阶段,张世英深感中国传统的“互倚型自我”根深蒂固,强调自我主体性颇具现实紧迫性。因此,为补救《哲学导论》之不足,于2013年出版了《觉醒的历程:中华精神现象学大纲》一书,强调中国人需有独立的自我意识,从而使中华思想文化进一步获得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总体而言较注重实用性,追求真理往往出于服务现实的需要,较缺乏古希腊人为求知而求知、科学自由的精神。中国应多汲取这种精神,只有如此,方能提出有深度的科学理论。”张老强调道。

张世英告诉记者,他进行中西方哲学对比研究,是希望中国文化能够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以更新更好的姿态“走出去”。中华文化要向前发展,就要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向前提高一步、超越一步。如果一味地吹捧传统文化,意图将过去的东西原封不动地加以恢复,中国文化将无法发展。中国文化要“走出去”,除了将传统文化翻译、介绍出去外,更重要的是进行自我创新,推出新的独创性理论与世界对话,唯有如此,中国文化才能更自信地走向世界。(姜红)

  转自 中国社会科学在线 2014512

相关新闻

  • 032016.06

    张世英老师的哲学生涯

    张世英,1921年生,湖北武汉市人。1941年秋考入西南联大经济系,后转入哲学系,1946年毕业。后曾在南开大学、武汉大学任教,1952年转入北京大学....

  • 182020.09

    缅怀张世英先生

    张世英(1921—2020)我与张世英先生的学术之缘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那时,黑格尔依然为学界所重,我自己则对黑格尔的哲学尤感兴趣。当时中国哲学界研究黑格尔哲学的学人中,张世英先生无疑是佼佼者。与贺麟先生...

  • 242021.03

    傅莹:超越困局,以终为始

    3月20日,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外交部前副部长傅莹在第22届“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专题会“中美关系:风云50年”上发表了题为《超越困局以终为始》的讲话。傅莹指出,今天的中美关系不仅关乎两国利益,更关乎世界。中美已经是一种深度相互依存的关系,“全面脱钩”不符合双方根本利益。中美的合作应该是开放性和真诚、双赢的合作,而不应该试图干涉内政,搞拉帮结派、你输我赢的争斗。傅莹发表讲话。图源:中国发展高...

  • 302009.06
  • 212019.02

    张世英:将哲学带出寂静冷宫

    作为黑格尔研究专家,张世英从西南联大开始就与黑格尔的哲学“纠缠”在一起,研究、言说、出版、再诠释,由此生出“万有相通”原创思想和“人生要有精神和诗意”....

  • 272018.08

    张世英:万有相通的哲学之思

    张世英的学术人生折射出一代知识分子在时代洪流中追求真理、艰难求索的心路历程和生命轨迹。半个多世纪以来,这位年逾九旬的哲学家、美学家以一颗不同凡俗的游心....

  • 082020.10

    笃信万有相通 徜徉天人之际——怀念我的老师张世英先生

    张世英先生和夫人、女儿合影张世英先生(右三)和弟子们合影。右一为本文作者李超杰张先生的若干弟子把先生拉进了一个微信群,名为“向张先生学习”。晚年的先生听力不济,于是,这个群就成了我们师生交流的重要平台。...

  • 102017.04

    深切缅怀著名飞行器进气道专家、南航教授张世英

    2017年3月20日,中国航空发动机事业奠基人之一,我国首批博士研究生导师、著名飞行器进气道专家,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教授张世英同志在南京逝....

  • 042009.11
  • 232020.10

    心游天地外 意在有无间——悼念张世英先生

    张世英(1921年5月20日—2020年9月10日),武汉人。1941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先后在经济系、社会学系、哲学系学习。1946至1952年先后在南开大学、武汉大学任教。1952年起在北京大学哲学系任教,历任讲师、副教授、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