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陈平:三次登上黄岩岛的清华校友

2009-03-15 |

陈平,1944年生,苏州人。1961年考入清华大学无线电系,现为中国无线电运动协会秘书长。1958年参加业余快速收发报和无线电工程活动,1964年通过无线电测向运动健将标准,1991年投身于业余无线电活动组织工作,并努力呼吁改善业余无线电活动组织和管理。多次策划组织全国性大型业余无线电普及活动以及在我国数次举办的国际业余无线电会议和活动。在1993年—1998年间,被选为国际业余无线电联盟三区业余无线电测向委员会主席。

15年来,一批中国无线电爱好者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从遥远的黄岩岛发出无线电信号,维护我国主权。

  这好像一场游戏,但实际却承载着一定的政治意义。在与陈平接触后,这种看法得到了印证。

  作为一名无线电爱好者,陈平曾不只一次登上黄岩岛。一听到《国际先驱导报》记者谈起菲律宾最近试图通过立法将黄岩岛列入“菲律宾所属岛屿”,已经64岁的陈平难掩自己的愤怒:“这是明晃晃地抢劫,黄岩岛是中国领土不容置疑,我们在黄岩岛的无线电操作得到了世界无线电爱好者的认可就是铁证。”

  到底是怎样的经历,让他如此愤怒?

  黄岩岛,我们来了

  黄岩岛曾名民主礁,是我国中沙群岛中唯一露出水面的岛礁。该岛距广州约600海里,距菲律宾苏比克湾120多海里,战略位置十分重要。陈平回忆说,“第一次去黄岩岛是在19946月,由于台风的影响,我们的船颠簸得很厉害,大家不停地呕吐,但身体的痛苦难掩内心的兴奋,当看到黄岩岛的礁石时,船上的中国人都不禁欢呼起来,有的人还在身上披上了国旗。”

在登上黄岩岛的中国无线电爱好者眼中,那里是一个由珊瑚礁构成的几乎成等腰三角形的“环礁”,总面积超过150平方公里,最长跨度16公里。环外是3000多米的深海,环内平均水深不足10,形态各异的珊瑚和色彩斑澜的小鱼在环内栖息繁衍,星星点点露出海面的礁石如珍珠般撒落在漫长的环线上。

1994年,BS7H在国旗和队旗下首次向全世界呼叫(陈平/供图)

  在时隔近15年之后描述当时的情景,陈平依然显得很激动。“我们到达的时候正是早晨,蔚蓝的大海在晨光的照洒下泛出闪闪的白光,那些露在水面上礁石像一个个小矮人在迎接我们的到来,比我之前看到的照片要美多了。”

  BS7H:来之不易的“身份证”

  1935年,美国人设计了一种旨在推动业余无线电活动的“游戏”,叫做“DX Century Club”。按照规则,全世界被分成许多“DXCC分区(DXCC country)”,一个真正的政治概念的国家是一个“DXCC分区”,该国家拥有主权的并与之相隔225海里以上的岛屿也可算一个“DXCC分区”。

  这项活动很快在世界范围内的无线电爱好者之间普及,其中一些人认为,中国的黄岩岛的地理位置符合“DXCC分区”的规定,但想要证明这一点,必须到黄岩岛上架设业余无线电台,与全世界的其他“DXCC分区”的业余爱好者取得无线电联络。

  于是,一些外国业余无线电爱好者开始向中国申请登岛,由于外国人不能在中国独立设置业余电台,因此需要中国无线电爱好者加入合作。经协商,由有关部门批准,1994年,中国无线电运动协会联合美国、日本等多国无线电爱好者组织了第一次“黄岩岛远征”。也是那一次,陈平第一次登上了黄岩岛。

  15年过去了,中国无线电爱好者已前后四次登上黄岩岛(分别是1994年、1995年、1997年和2007年),陈平自己就参加了其中的三次。如今,黄岩岛已经成为世界上三百多个“DXCC分区”之一,国际业余无线电界基于历史事实,一直坚持承认我国对黄岩岛的主权和所指配的呼号。

  “也正为这个原因,支持和配合国际业余无线电远征队赴黄岩岛开展业余电台活动,对在维护我国主权、促进南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具有积极的意义。”陈平说,回忆起黄岩岛获得“承认”的过程,其中不乏曲折。

  第一次去时,远征队员对黄岩岛的真实状况“始料不及”。“黄岩岛很小,”陈平记得当时见过最大的礁石也只有5平方米左右,为了安全起见,队员们在搭平台的时候将4个支架插在了海水里,没想到这个保守的做法让这次远征的成果没有得到国际承认,认为黄岩岛成为“DXCC分区”的证明还不充分。

  为了让黄岩岛获得“DXCC分区”地位,联合远征队于19954月又一次前往黄岩岛。鉴于上次的教训,这次队员们将每个平台都搭建在礁石上。但好事多磨,这次远征队带的设备出了故障,致使电波传送的范围受到了限制,美国东部的无线电爱好者未能与他们取得联络,这带来了新的麻烦。随后在美国进行的投票否决了将黄岩岛列为新的“DXCC分区”的申请,反对票主要来自美国东部。

  为此,时任中国无线电运动协会秘书长的陈平专门赶赴美国参加辩论。他在两次会议上即席演讲阐述中国无线电爱好者的观点,得到了许多与会者的支持。1996123,美国业余无线电协会理事会终于通过决议,黄岩岛被宣布列为新的“DXCC分区”。

  如今在“DXCC分区表”中,黄岩岛以“BS7H”表示。“B”表示中国电台,而“S”表示南海诸岛,“7”表示其行政归属海南省在我国第7区,“H”表示黄岩岛。之后,为了满足世界各地无线电运动爱好者的需求,同时也为了向那些反对黄岩岛成为“DXCC分区”的人证明其价值,远征队没有停止远征黄岩岛的活动。

  五星红旗高高飘扬

  黄岩岛之旅并非一直风平浪静,特别是在1997年。

  当时参与第三次登岛行动的江苏省无线电运动协会秘书长陈方(陈平的弟弟)记得,那年430日,中国业余无线电远征队(简称远征队)的第一个无线电操作平台还没有搭好,就遭到了菲律宾海、空军的干扰。

  “这里是菲律宾的专属经济区,你们不能在这里执行任务。”一架标有HAF字样的F5战斗机和一架黄色的815号侦察机对着环礁外搭载无线电爱好者的中国船只俯冲而去,然后这两架飞机又分别向同行的另外一艘中国船只以及正在设置平台的3个岛礁作俯冲飞行。距离如此之近,机舱里的飞行员清晰可见,气流几乎掀掉了远征队员们头上的草帽。

  远征队员们并没有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唬住,他们依然在选定的3个岛礁上紧锣密鼓地搭设操作平台。下午,1号和2号礁上的电台便开始了呼叫。

  第二天是五一劳动节,早晨,队员醒来后就发现菲律宾的军舰依然在周围监视着,由于事态不明,队员们推迟了到岛礁上操作的时间,一直到将近10点才发出了第一次呼叫。

  这时两艘来自菲律宾海军的橡皮艇靠近了远征队员工作的礁石,“虽然他们脱下了军装,但手里握有武器,而且远处的菲律宾军舰虎视眈眈,天上的菲律宾战斗机不断俯冲。”陈方回忆道,“我们坚称黄岩岛是中国的领土,我们是在自己的领土上搞无线电试验,如果他们要上来,我们肯定要和他们斗争。”

  在远征队员的严正声明后,菲律宾海军并不死心,一艘橡皮艇始终围着架设了无线电平台的礁石转悠,想伺机登岛。但眼看“偷袭”无望,一个士兵谎称橡皮艇的发动机出现故障,需要靠在礁石上修理,还是被中国人坚决拒绝。菲律宾海军自讨没趣后,将橡皮艇停靠在一块离远征队员不远处只有板凳大小的礁石旁,并将菲律宾国旗插在橡皮艇和礁石的中间。

  见此情景,中国队员非常愤怒,一位队员立即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插到了无线电平台的顶端。“那就是在挑衅,黄岩岛是我们的领土,看到五星红旗高高飘扬,我们心里别提有多激动。”陈方告诉《国际先驱导报》:“我们不能忍受他们对中国主权的挑衅,这是原则问题,当时几位年轻的队员已经作好准备,如果菲律宾人敢将国旗插到礁石上,他们就要过去拔掉。”

  由于突发情况不断,远征队决定提前返回。队员们意识到要在3天的时间里完成原定7天的任务是不现实的,但为了尽量多地和外界联系,于是他们开始不分昼夜地在岛礁上操作。为了提高效率,有的队员还使出了“分区呼叫”的绝活,一分钟内可以联络5个台。到53远征队结束活动返航时,共联络到6大洲40多个国家和地区14000多个电台。

  临走时,中国队员在黄岩岛畅游了一番,以表达对祖国领土的亲近。

  “支持年轻人去黄岩岛”

  1997年后,不断有中国渔船在黄岩岛海域遭到菲律宾海军驱逐,甚至有渔民被抓的消息传出。出于政治的考虑,此后10年间,黄岩岛的无线电活动一直处于停顿状态,成了世界上业余电台活动稀缺的“DXCC分区”之一,由此,国际上也出现了要将黄岩岛从“DXCC分区列表”中删除的声音。

  鉴于这种情况,在有关方面的支持下,中国业余无线电运动协会决定再次登岛,用民间活动方式申张主权。有了10年前的冲突,这次远征有了不可避免的政治意义。

  20074月,BS7H的呼号再次呼叫全球的业余电台,中国业余无线电爱好者的身影又出现在了遥远的黄岩岛。这次,远征队租用的小渔船从香港出发,历时3天到达,是4次中最为艰苦的一次。这次远征无疑是成功的,他们与世界45000多个业余电台进行了联络。

  “这就相当于全世界300多万业余爱好者都承认了黄岩岛主权属于中国的事实,因为我们使用的是中国的呼号,手持着中国外交部的批准文件。”陈平认为,这样能得到国际承认的方式要比挥舞国旗更具实际意义。

  面对现在的情况,陈平对今后黄岩岛的情况不无担忧,“现在菲律宾已经公开谋求黄岩岛的主权,这种情况下,我们的无线电爱好者可能很难顺利地在黄岩岛操作无线电。”他说,“我已经64岁了,今后去黄岩岛的可能性不大,但我会全力支持年轻人去黄岩岛。”(方辉 窦晨)

  转自《国际先驱导报》200939

相关新闻

  • 122012.09
  • 232022.09

    清华校友总会法学院分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顺利举行

    2022年9月19日晚,清华校友总会法学院分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以线上会议方式隆重召开。清华校友总会秘书长、校友办主任唐杰,法学院院长周光权,院党委书记邓海峰,院党委副书记陈杭平及第六届理事会部分理事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由理事会常务副会长郑厚哲主持。唐杰首先向大家介绍了校友总会的基本情况、联络体系、服务体系、文化传播等,充分肯定了法学院在校友联络、互动交流等方面的成绩,并结合当前校友工作的实际,表...

  • 262022.05

    江西校友会召开母校111周年华诞联谊会暨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

    5月22日上午,江西校友庆祝清华大学111周年校庆联谊会暨第三次清华大学江西校友会会员代表大会在江西泰豪动漫学院举行。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校友总会副会长史宗恺,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清华大学原副校长谢维和线上出席并讲话;校友总会秘书长唐杰、副秘书长杨柳和总会有关部门负责人线上参会。黄代放会长作工作报告。会议由副会长章少华、周捷分别主持。齐唱校歌史宗恺说,江西校友会在服务校友、服务母校和服务...

  • 022019.12

    清华校友总会法学院分会工作办法

    (2016年12月30日经清华校友总会法学院分会第四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通过) 第一条 根据《清华校友总会章程》及相关文件,制定本工作办法。第二条 本会名称为:清华校友总会法学院分会,曾用名“清华大学法学院校友联谊...

  • 062018.07

    助困励学 校友情深——校友励学金助你圆梦清华

    亲爱的新同学,如果你来自贫困家庭,请不要忧虑,清华绝不会让一个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新资助体系”包括很多助学渠道,“校友励学金”就是其中之一....

  • 082023.01

    瑞士清华校友会第三届理事会第一次团建会议成功举办

    2022年12月17日,瑞士清华校友会第三届理事会团建会议在Stein成功举行。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组合的形式,有7位理事线下参加、7位理事线上参加。会场由1978级校友金逸学长友情支持,位于金学长在Stein的家中。金学长和夫人为会议的顺利举行做了精心准备和布置:会议桌上摆放着清华大学校旗的桌旗和第二届欧洲清华校友大会授予瑞士清华校友会的“2022环欧百日同跑”奖杯。参会校友还围上了第二届欧洲清华校友大会纪念围巾。各个细节...

  • 122020.07

    第五届清华校友三创大赛初赛回顾

    2020年3月初以来,第五届清华校友三创大赛赛点初赛全国各地陆续开展,到6月18日各赛区25个赛点初赛全部结束。

  • 282022.09

    费城清华北大浙大三校校友会秋季迎新活动

    值此清秋好节气,费城清华、北大与浙大三校校友会于9月24日周六下午在宾大附近Picnic Grove in Penn Park与校友们成功举办了野餐迎新交流活动。本次活动共计三十余位校友参与。清华、北大、浙大校友合影首先,三个学校校友会的负责人分别致辞。之后,新老校友们进行了暖场游戏,互相介绍,增进了解,在生活与工作方面进行了诸多交流,增进了校友之间的感情联系。本次活动吸引了不同领域的校...

  • 062022.12

    清华校友总会自动化系分会第三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暨换届选举大会成功举行

    12月4日上午,清华校友总会自动化系分会第三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暨换届选举大会采用线上视频会议形式成功举办。原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现任清华校友总会副会长、自动化系1977级校友韩景阳,清华校友总会副秘书长杨柳,清华校友总会自动化系分会会长、系主任张涛,分会常务副会长、系党委书记张佐,以及其余分会理事会理事共80余人出席大会。本次会议由清华校友总会自动化系分会秘书长、系党委副书记古槿主持。韩景阳致辞韩景阳代...

  • 082017.05

    103岁校友吴瀚学长回清华参加校庆

    4月29日,年过103岁的清华大学历史系校友吴瀚学长时隔10年再次回到母校参加校庆。她的到来,为母校106岁生日增添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