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踏实勤奋,是他生命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语汇,谦逊平和,是他留给我们的最直接最强烈的印象。坚毅的眼神,淡定的微笑,王小海,将成长的点滴体验和收获与我们共同分享。
勤以成事,谦以为人
——清华大学[1986级] 王小海 访谈纪实
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 赖晓文 张家琪
【王小海简介】
王小海,男,生于1968年,199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系电力系统自动化专业。现居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任内蒙古电网公司调度中心主任及副总工程师。
大学:兼具勤勉的学习与活跃的表现
王小海校友于1986年入学,1991年本科毕业。王小海虽然没有接受过文革的洗礼,却也曾在动荡的岁月中辗转流离,经受过不少严峻的考验。然而访谈过程中,他坚定的眼神、自信的微笑,却处处彰显着他达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王学长幽默地说,他和当时大多数同学都是68年出生,属猴,可能也因此都比较活跃能干。他们在校期间赶上了许多大事,比如86年的上海学潮,89年的六四运动。两次学潮,给他带来了难以磨灭的影响。以前他几乎“两耳不闻窗外事”,但这两次在风口浪尖磨砺的经历让他的对政治有了充分的了解。
谈到清华经历,王学长回忆道,大一到大三他一直埋头苦学,对异彩纷呈的活动兴味索然,而社会工作更是无暇问津。到大四大五以后,学习压力相对减小,他才真正开始参与社会活动。他曾经在校学生会做过近两年的宣传部长,主持策划了许多大型活动,如亚运会宣传、80周年校庆等等。
至于学习,他谈到,刚开始时不大适应,一些基础课程学得不够扎实。或许这也与他个人的性格及喜好有关——他从小到大一直比较安静,喜欢读书,甚至有些“多愁善感”。因此,他对文科更加偏爱,选择工科并不是完全出自本意。当时的学习成绩并不太理想,连毕业老师张伯明对他也没有太深的印象。巧合的是,后来师生二人由于工作的事情再次相见,张老师还把王学长当年的毕业论文翻出来给他看,大家都感慨万千。
让王学长感触很深的是,一所优秀的大学,不仅在知识层面上给学生以教育和引导,还在潜移默化地传达一种精神。这精神犹如一坛醇香的美酒,时光愈久,味道愈发纯正和浓厚。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他在清华学到的纯粹无瑕的精神品质更显得格外珍贵。
比如,清华教会他做事要讲原则,要有自己的底线并坚定不移地坚守。目前他所在的调度部门是“敏感地带”,他的原则性时常受到考验。虽然他也同意在无法改变社会的情况下就要去适应它,但这种适应只是做出一定的让步,绝不可以让自己的心蒙尘染垢,最终倒向黑暗。另外,在清华养成的良好的心态和严谨的作风也让他受益匪浅。可以说,清华经历为他锻造了一颗光明磊落的心,让他在人生旅途上不断求索,且歌且行。
社会:扎实的作风与良好的心态并行
王小海校友本科毕业后即回到内蒙古,在基层变电站工作。虽然身处基层,但他并不心浮气躁,而是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并不断探索完善。在此过程中,他自身的思想与工作作风也日臻成熟,直到取得今天的成就。
他说,他是一步步从基层干起的。他毕业的时候出国还不太时髦,而受学潮的打击,大学生考研的也寥寥无几,所以他就选择了这条比较现实的道路。本着为家乡出力的想法,他回到了家乡供电局。一下子从天之骄子变成了工人,工作条件也比较差,这种心理落差也确实造成了很大压力。不过由于他肯吃苦、能够忍受寂寞,也就坚持过来了。由于他是清华毕业生,所以得到了单位的重点培养,很快当上了副站长,再后来进了省网。虽然在基层的那段时光清苦单调,但他却努力充实丰富自己,学到了许多生产一线的宝贵经验,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他还回忆道,刚毕业的时候他对电力行业缺乏深入了解,对工作和未来更没有明确的目标和计划。而正是他求学过程中所培养的平和心态使他一直以乐观的态度面对工作,脚踏实地,执着地完成每一件事情。这种良好的心态也让他迅速地成长、成熟起来。他甚至开玩笑说:“我这么多年所领导的人里面,只有一个比我年轻,所以心里还是觉得很平衡的。”
当然,他的心里也会出现一些正常的情绪波动。比如当初他刚刚从生产部门被调到基建部门的时候,心理上觉得有些不平衡,因为之前他一直在搞生产,自然而然地认为生产比基建重要。但当时管基建的副局长对他说了一句话:“小海,这未尝不是好事。”他后来仔细想想,这话虽然简单,却有着很深邃的意味。生产和基建两方面都是社会不可或缺的,没有一杆标尺能比较出哪一项更关键。而到基建的工作经验却反而让他更加成熟。他慢慢发现,其实基建的工作更容易看到效果、更容易出成绩。而生产部门是基建部门的用户端,自己以前一直搞生产,对用户的需求非常熟悉,所以负责基建也是得心应手。最后他通过出色的基建工作被了解,进而被提拔到今天这个位置,也证明了这句话:未尝不是好事。
谈到职业生涯中对他影响最深的人,他认为主要有两种。一种给予了他直接而有力的影响,比如领导。但他们彼此之间只是提拔与被提拔的关系,因此这种影响是短暂的,不够深刻的。第二种则给他带来了间接而不易察觉的影响,比如其他校友,这种影响是长期的,会随着光阴的流逝渗透进他的思想中,赋予他内涵、境界的提升。而他涉世越深,这种影响的效果和价值也就越大。毕业十年返校时,他看到同学们走上了不同的道路,感觉到彼此之间的联系是非常必要的。不管是从政的、经商的、搞业务的,都有必要进行沟通和交流。这个时候校友们相互之间的间接影响是很大的。
此外,王学长还以过来人的口吻对我们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希望。他说,他当初上学的时候有一些不切实际的理想,希望成为一名科学家。但是后来,特别是受了89动乱的冲击之后,心里的想法更加实际了。自己从大一到大五,变化很大。从不分昼夜地面壁读书到以自己的视角透视社会,他感觉到自己的思想日臻成熟。但在真正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又觉得自己所谓的成熟是远远不够的。真正的成熟是工作七八年甚至十来年所积累的丰富的人生经验后才能带来的。从刚毕业怀揣无数梦想,到三四年之后梦想的泡沫开始破灭,他的心态是一直在变化、转变的。所以他想告诉千千万万学子,选择了就业就要脚踏实地,总有一天最初的梦想会被现实所打碎,在这个考验我们的时刻,就要真正学会去如何面对和适应社会。
另外,他还提到:“走上工作道路以后要注意调整心态。我最初工作时的心态非常好,自己觉得在基层干挺不错。每个人的机遇不一样,选择的道路也没有绝对的好坏。但是不管选择什么,就要踏踏实实地去干,不要轻易放弃,如果总想着要换更好的工作,最后很可能会一事无成。”这朴素真挚的话语满载着他对我们这一代人的殷切关怀和希望。
当问到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大学生想出人头地是否存在困难时,他笑着说,如今的形势的确严峻,即使每个人都扎扎实实地埋头苦干,最后却未必都能成为人中龙凤。但相比较而言,努力工作的人必然会获得更多的机会。因此,生活中要少一些横向比较,面对他人的锦绣人生要放平心态,多跟自己比,注重自身的进步。他当年的成绩比不上别的同学,但他没有强求自己,而是注重点滴细节,一步步往前走。可能也正是因为心态比较好,他的成绩反而慢慢上去了。工作的时候道理也一样。“该努力时要努力,该认输的地方要认输!”一句掷地有声的话语,为他数十年来的人生感悟做了一个精辟的注解。
未来:路漫漫其修远兮
将来如何,是一个难解的未知数。对于自己的将来、学弟学妹们的将来、电力系统的将来、甚至是祖国的将来,或许谁都无法预见。但是,最重要的是每个人都把当前应该做的事情做好。机遇只会留给有准备的人。对于自己将来的职业生涯,王小海校友同样没有明确的预期。他自嘲说,这其实是个政治问题,不是自己能决定的。人确实要有远大的志向,自己要有一个终极目标,比如他不想去从政,要留在企业,要为社会多做些事情。但是人的进步很多时候需要因缘巧合,是无法预期的。可能有些人才高八斗却潦倒一生,别人不如他有才,但是有人脉关系,就能平步青云;又可能你有人际关系,但是还有比你人际关系更兼顾的,这些事情都是很难把握的。所以,只要自己踏踏实实地干,把当前的工作做好就足够了。高处不胜寒,越往高走,就越看不见巅峰的风景,看不到明晰的未来。
至于我国电力系统的发展,他认为仍有极大潜力可挖。电力仍是“朝阳产业”,整体发展处于上升期。电力行业的发展跟国家整体的经济发展背景是相关的。如今我国的重工业发展仍很迅猛,导致很大的电力需求。只要存在需求,电力系统就会不断发展。直到中国的重工业发展达到饱和,电力系统失去了市场需求,其发展才会逐渐停滞。另外,现在所提出的节能减排、低碳等理论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亟待挖掘。
最后,王学长又对电力专业的几个热门领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个人觉得搞核电不错,如今核电人才也非常稀缺。另外,现在风电发展的势头迅猛,但是放手让其自由、无序地发展肯定也是要引起问题的。风电受物理规律的限制,如果不可控的话,会给电网运行带来很大的障碍。所以下一步发展目标就是发展可控风电。
【同学感悟】
也许因为他和我们的年代距离比较近,也许是从他身上的确看到了清华人的品质,我们从学长身上得到的启发更为真实和深刻。他热切期望同我们分享他的人生经验,希望我们在成长道路上走得更加顺利,这也正是我在此次访谈中体悟深刻、由衷崇敬的清华校友情结。从他的经历中,我看到了许多坎坷和艰辛。或许若干年后,我的人生会有着相似的轨迹,然而我同样相信在大学生活的潜移默化中,一个清华人所具有的艰苦奋斗、严谨务实的精神可以帮助我逐渐走向成熟,在艰苦卓绝抑或是充满诱惑的情况下,都能够坚持原则、做好自我。
——赖晓文
校友的话语,确实振聋发聩,告诉我对社会复杂程度的认知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成长的道路也将延绵不尽。当前最急需也最容易做到的事情,就是学习知识,掌握本领,培养技能,树立理想。这更让我感觉到时间的紧迫和形势的严峻。念及此,我不禁对自己以前所有浪费时光的举动萌生了深深的愧疚。每一位成功人士的成长都是一部光辉的奋斗史,容不得半点的松懈和懒惰。校友的这一句话让我感触颇深:将来尚未可知,机遇不可强求,只要把握现在、充实自我、做好本职,机遇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
——张家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