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痴迷植物寄终身,巨著恢宏贯古今丨吴征镒的植物人生

2021-09-04 | 来源 公号“中国科学家”2020-09-03 |

1933年,17岁的吴征镒准备报考清华大学生物系,立志学习植物学。他的父亲十分不解地问道:你学植物有什么用?

吴征镒回答不上来父亲的问题,他只是单纯觉得自己对植物有很大兴趣,因此一心想学植物。在看到儿子的坚持之后,父亲最终尊重了他的选择。

吴征镒七十多年的植物分类研究中,由他定名和参与定名的植物分类群有1758个,涵盖94334属,其中新属22个,他是我国植物学家中发现和命名植物最多的一位,改变了中国植物主要由外国学者命名的历史。他系统全面地回答了中国现有植物的种类和分布问题,摸清了中国植物资源的家底。

吴征镒(1916.6-2013.6),植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吴征镒,中国科学院院士,植物学家,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他长期致力于植物分类学、植物多样性保育、植物区系学和植物资源学的研究,取得开创性的成果。编著了《中国植物志》(包括英文版)、《云南植物志》《西藏植物志》和《中国植被》等专著30余部,发表论文150余篇。

芜园开启植物研究梦

1916年,吴征镒出生于江西九江。一岁时祖父辞世,举家迁往扬州。他幼时沉默寡言,不善交往,常常独自待在自家的后花园芜园中玩耍。芜园里种着各种花草树木,还有一大片竹林,他常常在园中看花看草看叶看竹,一待就会很久。

园中草木,春华秋实,幼年的吴征镒领略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对植物萌发了浓厚的兴趣。

中学时,吴征镒从父亲书房中得到《植物名实图考》和《日本植物图鉴》,如获至宝。闲暇之余,他经常对着图谱去芜园里认识那些叫不上名字的花草树木,“看图识物”般地认识了几十种植物,并制作了上百份标本。

吴征镒曾风趣地说:“我选植物学作为专业,我家的后花园‘芜园’应该是我的第一位启蒙老师。”

1931年,吴征镒考入江苏省立扬州中学上高中。生物老师为了鼓励他,专门为他在班里举办了展览,展出他所采的植物标本。而这次经历,也让他坚定了以植物学为终身事业的理想。

西迁云南扎牢植物研究根基

1933年,吴征镒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清华大学生物系,正式开始了他的植物学研究生涯。他认为,一个强大的国家,需要方方面面的人才。搞好植物学研究,填补我国在植物学方面的空白,为中国在国际植物学研究中争取话语权,才能发挥自己对国家最大的价值。

吴征镒(1936年)

1937年,抗战开始后,中华大地战火纷飞,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在长沙组成临时大学,随后又被迫迁往昆明,改称西南联合大学,吴征镒跟随老师李继侗从长沙徒步前往昆明。

这一走,就是整整68天。

一路的长途跋涉,沿途条件艰苦,但吴征镒反以为乐,他在日记中写到“余同李师、毛应斗先生于晨曦中步行。红梅初放,绿柳吐芽,菜花蚕豆亦满田灿烂”。字里行间,透露出他对植物的热爱。

1938年,西南联大时期的吴征镒

联大西迁虽属无奈,但对于从事植物研究的吴征镒而言,某种程度上算是因祸得福。云南是我国植物分布最丰富的省份,这里的植物种类占全国的一半以上。吴征镒跟随老师李继侗进行野外植被考察,足迹遍布大理苍山、宾川鸡足山、滇西德宏地区等地,采集了大量珍贵的植物标本,并完成了自己的第一篇论文——《瑞丽地区植被的初步研究(附植物采集名录)》。

1938年吴征镒(后排右五)在西南联大任教时去滇西考察留影

云南是我国植物分布最丰富的省份,这里的植物各类占全国的一半以上。吴征镒跟随李继侗进行野外植被考察,足迹踏过大理苍山、宾川鸡足山、滇西德宏地区等地,采集了大量珍贵的植物标本,并完成了自己的第一篇论文——《瑞丽地区植被的初步研究(附植物采集名录)》。

1957年,海南岛热带资源考察,在江陵热带雨林考察

随着抗战形势日趋严峻,日军飞机经常向西南地区狂轰滥炸。一次日本飞机轰炸,炸毁了联大生物系的两间实验室,所幸吴征镒保存的近2万个植物标本没有受损。在这种情况形势下,外出考察也就成了奢望。

于是,他一边作为年轻教师兼职任教,一边在北大生物系攻读研究生,师从张景钺教授。

1939年起,吴征镒历时十载,系统整理和鉴定标本,整理出3万多张植物卡片,记载了植物的学名、分布、生境和文献。这3万多张植物卡片,正是后来编纂《中国植物志》的基础资料。

推动建立生物种质资源库

新中国成立后,吴征镒调入新成立的中国科学院,成为第一批加入中国科学院工作的科学家之一。此后的几年间,他参加或领导全国各大区资源综合考察,包括橡胶宜林地考察、中苏热带生物资源考察、华南林业考察及华南热带生物资源考察、从东北经华东至华南的农业考察等。吴征镒的足迹遍及粤、桂、黔、滇地区,对中国植物区系、大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等问题有了更全面地认识,思路上也有了新径。

1958年夏,吴征镒决定举家迁往云南。许多人不理解,为何当时在首都已有一番事业的他,要选择去偏远地区。他给出的理由很简单——希望能专注于自己热爱的植物学。

回到云南的吴征镒,自此纵情于这片“植物王国”。从干燥炎热的河谷到潮湿寒冷的高山,哪里有植物,哪里就出现过吴征镒的身影。

在中科院昆明植物所,吴征镒除了充分利用云南自然条件进行研究,也为昆明植物所建所、建室以及云南多个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做了大量工作。

1959年,中苏联合考察队在西双版纳勐仑沟谷雨林中考察,吴征镒午间野餐吃糯米饭

1958年,吴征镒向国家建议在中国建立自然保护区,并提出在云南建立24个自然保护区的规划和具体方案。1999年,他又提出了建立国家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的设想。

在给朱镕基总理呈送的关于建立“云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的建议中,他写道:“我从事植物研究已六十多年,深深感到生物种质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至关重要。多样性的种质资源是大自然创造的,不可人为造出来,一旦遭到破坏,将永远消失。而种质资源又是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的基础,失去这个基础,我们在今后的生物技术产业发展中会受到严重的制约。”

也正是得益于这些前瞻性概念方案的提出,云南全省90%的典型生态系统和85%的重要物种得到了有效保护。初步建成的布局合理、类型齐全的自然保护区网络体系,给植物王国的原生物种和原生植被织就了保护网。

建立中国植物的“人口簿”

1959年,中国科学院成立《中国植物志》编委会,钱崇澍、陈焕镛任主编,秦仁昌任秘书长,吴征镒任编委。

1973年,吴征镒任副主编。1987年,在俞德浚主编辞世后,吴征镒接任主编。吴征镒连任主编17年,期间完成《中国植物志》约2/3卷册的编纂出版工作。

2004年,经过四代植物学家的共同努力,历时45年的《中国植物志》全套出版完成。从此,我国31142种植物有了人口簿。而这套书三分之二以上的编研任务,是由吴征镒任主编期间完成的。吴征镒说:我是终见《中国植物志》集成的老人,亲历45年的艰辛历程,深感如今功德圆满的欣慰,《中国植物志》传赠世间,莫大幸矣。

1979年吴征镒编著的《中国植物志》封面

研究植物,可不是坐在办公室就能完成的工作。植物工作者们要在莽莽群山中穿行,风餐露宿、饱受毒虫叮咬。有人说,3万多种植物里,有1万多种是中国的植物工作者用脚板发现的。

西双版纳是植物的宝库,也是吴征镒考察最频繁的地方。在考察时,吴征镒有个习惯,不看天、不看山、不看景,一路上就低着头观察植物。每逢雨季,泥泞的红土地总让这位平脚板的植物学家吃苦头、摔跟头。因此被同事戏称为“摔跤冠军”。吴征镒却满不在乎,反而认为这挺好的。因为一次在文山考察时,他正是因为摔了一跤,发现了一株锡杖兰。

19886月,吴征镒带研究生赴西双版纳、昆明西山实习时在梁王山顶合影(左起:杨亲二,吴征镒,李建强,周浙昆,朱华)

植物的“活词典”

随着研究的深入,吴征镒的足迹遍及全国,喜马拉雅山的雪峰和塔什库尔干的沙漠都留下了吴征镒的身影。年逾花甲时,他还坚持赴湘西、青海、东北等地考察,两次进藏、两次入疆,重走祖国山川,系统全面地回答了中国现有植物的种类和分布问题,创造性地将其划分为15个分布区类型和31个变型,摸清了中国植物资源的基本家底,提出被子植物八纲系统的新观点。

1975年,吴征镒(右二)在西藏希夏邦马峰考察时合影

吴征镒编纂了多本植物学的经典著作。代表专著有《中国植物志》《云南植物志》和《中国植被》等。耄耋之年仍笔耕不辍,与弟子合作完成了《中国被子植物科属综论》《中国植物志》《种子植物分布区类型及其起源与演化》《中国种子植物区系地理》四本专著。累计发表论文150余篇,其中SCI收录75篇。

1983年,吴征镒到英国进行访问考察。其间,英国的植物学家们拿出了一批他们难以识别的植物标本,希望请中国的植物学家帮忙鉴定。这些标本大多是上个世纪初的欧洲人在中国西南地区采集的。几十年来,无人能做出权威的鉴定。此时吴征镒站了出来,他认真地观察了标本之后,用流利的英语说出了每一种植物的拉丁学名,它们的科、属、种、地理分布、曾经记录过的文献、资源开发的意义等等。他超群的记忆力和渊博的植物学知识,让在场的英国人赞叹不已。

鉴于吴征镒对中国和世界植物学的巨大贡献,1999年他荣获被称为世界园艺诺贝尔奖的日本花卉绿地博览会纪念协会考斯莫斯国际奖,成为我国首位获得该奖项的学者。2001年、2003年相继获得云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更是将200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收入囊中。20111210日,国际小行星中心将第175718号小行星永久命名为吴征镒星

2013620日,吴征镒在昆明逝世,享年97岁。

“穷万里纵观原本山川探索时空变迁轨迹,立宏志深究极命草木系统演化理论”。吴征镒为中国和世界植物科学事业作出的卓越贡献,必将像天上的那颗“吴征镒星”一样,星光永恒,彪炳科学史册。


文:采集工程项目办公室/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


参考文献:

[1]原本山川,极命草木[N].人民日报,2013.06.22(06).

[2]吴征镒院士的植物人生(上)(下)[OL].新华网,2017.12.12.

[3]张雯雯,张晶晶.吴征镒:原本山川 极命草木[N].中国科学报,2013.6.28(5).

[4]吴征镒院士生平--深切缅怀吴征镒院士[OL].昆明植物研究所,2013.6.20.

[5]本文图片来源于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中国科学家博物馆(网络版)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