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清华学子休学创业,用AI黑科技拯救餐桌浪费:获近千万融资

2020-08-18 | 陈妍凌 | 来源 公号“中国环境”2020-08-15 |

编者按:柳济琛,“光盘打卡”创始人、新素代科技CEO、广东省岭南教育慈善基金会青年素食发展基金主任。

清华大学土木系工程管理专业本科在读,入选清华大学“启创”创业人才培育计划和五道口金融学院“文创星”计划。2018年创办北京新素代科技有限公司,获得两轮近千万融资。旗下产品“光盘打卡”用户目前为一百万,是共青团中央“美丽中国青春行动”战略合作伙伴。

“以科技创新、让AI助力,是我们这一代青年科技人为解决食物浪费问题提供的解决思路。”柳济琛这样介绍他的“光盘打卡”项目。

23岁的他,有很多“别人家的孩子”的特质。17岁考上清华,21岁创办企业,成为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和北京新四板大学生创业板挂牌企业,累计获得两轮近千万元融资。

23岁的他,也曾让父母很头疼。为了“光盘打卡”的发展,大三那年,他从清华大学休学创业。起初,父亲非常反对。柳济琛反驳:“您不是从小教育我‘不要浪费一粒米’吗,我是在用人工智能传递您的理念呀!”他邀请父亲参加光盘行动慈善晚宴,慢慢影响他成为了“光盘打卡”的忠实粉丝。现在,父亲每顿饭必打卡,已经打了快1000次。“我想这就是未来千千万万光盘粉丝的代表之一吧。”


“光盘打卡”创始人、新素代科技CEO柳济琛(清华大学土木系2014级本科)

光没光盘谁说了算?“光盘AI”黑科技

2017年,柳济琛去一家餐厅吃饭时,发现他们有一种很有趣的操作。食客只要吃“光盘”了,服务员就会送一张专属记录卡,叫做“惜福卡”。“惜福卡”积累到一定次数,餐厅就会为顾客送上小礼品。环顾店内,竟然真的少有剩饭剩菜。

“他们用极其低成本的方式,让每个珍惜粮食的人有了获得感。”柳济琛马上有了想法:“这么好的创意,完全可以通过互联网的方式来实现。”

就在那年年底,他组建了早期的项目团队,并遇到一群爱心企业家,获得了首轮300万元的天使投资。

“光盘打卡”,听上去就是简单地通过拍照,由AI识别盘内食物有没有被吃光。但每个人的餐具形状、颜色千奇百怪,剩饭剩菜又形态各异、多少不一,平台系统既要识别用户拍的是不是餐具,又要判断到底有没有光盘、光盘到什么程度,“这真是太难了。”

要让系统更智能,就需要大量的样本支撑,来帮助机器学习。为此,柳济琛和伙伴们花了半年时间,在全国各地搜集、采样。他们辗转10多个城市,进食堂、访餐馆,发动上千人,拿到10万多种样本,再用这些数据来训练“神经网络”,创造了一个“光盘AI”。

这款让光盘打卡便捷易操作的“黑科技”,核心是一套运行在云端的人工智能算法。因为首创了这一技术和模型,他们还获得了科技部认定的2018年度中餐科技进步奖。

你我不浪费食物,挨饿的人就能吃饱吗?当然!

发起于2013年的“光盘行动”,倡导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带动大家珍惜粮食、吃光盘子中的食物。光盘行动,一度成为2013年十大新闻热词和知名公益品牌之一。

在柳济琛看来,彼时的光盘行动取得了出色的成绩,但因其不能给参与者带来实际收益,也不能让参与者直接看到自身行为的公益效果,缺乏获得感和成就感。

他把“光盘打卡”视作光盘行动的2.0版本。参与者只需要拍照、打卡、攒积分,就可以兑换礼品,或者参与公益项目,还可以通过小程序随时跟进各项公益项目的进展。

在“光盘打卡”微信小程序中,人工智能很“慷慨”。只要拍照打卡成功,就会有“正能量”积分奖励。积分可以兑换环保、公益、扶贫、助农等主题的特色商品,还可以捐赠出去,由爱心企业根据捐赠的能量值,提供一定比例的配捐。

比如,为孤寡老人们提供“敬老爱心餐”,让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乐;为山区学童捐赠一份“免费午餐”;又或是参加“埃塞学校供餐”活动,去援助远在非洲大陆的贫困孩子们。

也就是说,只要你我不浪费食物,挨饿的人就有机会因此获得更多食物。

想想就很有成就感!

这种“科技+公益+奖励”的模式,通过量化“节约”成果并直接兑换成爱心奖励,极大激发了大家的参与热情,而便捷的操作、真切的物质回报和可见的爱心传递,大幅提升了人们的参与感和获得感,让大家乐在其中,进而形成习惯,让大家在离开餐桌前体验到时尚的“三秒钟公益”。

这个小程序能吸引年轻人吗?当然!

这个小程序的用户反响如何?

去年5月,“光盘打卡”团队举办了“百城千校光盘行动挑战赛”。柳济琛用“异常顺利”来形容挑战赛进展。各大高校争相组队,学生们自发参加,还带动家人朋友加入,把学校里进行的光盘打卡分享到社区、家庭中。有不少同学,自己一人就邀请了数百人加入光盘打卡行列,显示出了惊人的潜力。

去年11月,团队又来了一场“加餐”,组织了第二届挑战赛。赛事全部由各高校学生会、社团组织承办。两次赛事覆盖高校近500所,根据同学们的问卷反馈,超过九成参与者表示,会在赛事结束后坚持光盘到底。

2019年,针对光盘打卡用户所做的问卷调查结果

实践证明,这种低门槛、易传播,兼具社交性和时尚感的公益模式,在给予参与者现实回报的同时实现了爱心传递,并且有效帮助人们形成节约习惯。

“光盘打卡”上线一年多,已经收获近百万用户,公益配捐善款超过40万元,覆盖高校超过1000所。用户累计打卡逾400万次,相当于减少食物浪费280吨、减少碳排放1000吨。

2019年12月,光盘打卡正式成为共青团中央“美丽中国·青春行动”合作伙伴。“光盘打卡”也走进了机关、走向社会,用外在的激励和劝勉唤起每个人的内在自律,发起一场关于节约粮食的新消费运动。

最近,柳济琛和团队正忙着为“光盘打卡”小程序新版本上线做准备。据透露,新版本将设置养成类游戏等新玩法。

“餐饮业是很市场化的行业,推动光盘行动不能光靠下命令或者发倡议。”柳济琛说,在一些爱心企业家的捐资支持下,团队也即将联合发起文明餐桌公益基金,并计划与世界中餐业联合会等机构,联合开展面向餐饮业的光盘行动推广活动,用市场化的方式,让餐饮企业获得线上线下客流量、强化客户粘性。

“用科技,让‘有意义’的事更‘有意思’,节约就不再遥远。”柳济琛说。


相关新闻

  • 182022.11

    清华社科学院成立前后的二三事

    如果您无法在线浏览此 PDF 文件,则可以下载免费小巧的 福昕(Foxit)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免费的 Adobe Reader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此 PDF 文

  • 032009.02

    一个清华学子的大爱情怀

    在2008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有一位清华杰出校友的代表——海南电网公司总经理尹炼。

  • 192023.01
  • 042004.06
  • 032022.08

    90后清华博士为AI“杀毒”,砌起安全墙

    成立3年,融资4轮,金额总计数亿元,专攻算法攻防、隐私计算、深伪检测,为AI“杀毒”。掌管着这家估值数十亿人民币AI初创企业的,是个典型理工科气质的90后清华AI博士。90后西安人田天(2009级计算机)从小痴迷计算机,凭借高中物理竞赛全国金奖保送清华计算机系,一路念到博士,2018年7月出了校门就加入浩浩荡荡的创业大军,做“真正的AI”。他创办的北京瑞莱智慧科技有限公司要做第三代人工智能,为AI安全发展保驾护航。瑞莱...

  • 022018.01

    孔德海:服务美好生活,致力中美交流,共圆创业中国梦——一个硅谷清华学子的使命和激情

    2017年9月,在接受欧美同学会《留学生》杂志采访时,被问到“什么是好的创业”的问题时,我的回答是:“通过技术创新带来社会价值的创业就是好的创业,对民....

  • 292022.09

    邓健健:国防科技工业不能少了清华人的身影

    邓健健,航空工业昌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部装厂厂长。本科就读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2012年毕业进入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工作。工作期间,先后荣获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某国家重点型号设计定型个人二等功、中央企业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2008级本科生毕业十周年纪念大会上,曾作为国防科技工业优秀校友代表发言。十年来,他秉持对航空、对国防科技的赤诚热爱之心,扎根三线,以实际行动彰显清华人志存高远、追求卓越的优良秉...

  • 022009.02

    郑培敏:清华学子的创业之路

    郑培敏,清华大学经管学院1989级本科、1994级MBA,现任上海荣正投资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合伙人。

  • 042022.11

    王攀:清华学子坚守输电一线

    10月13日,武汉市委宣传部发布2022年第三季度“武汉楷模”榜单,清华毕业生、坚守输电保供一线的90后“电力尖兵”王攀等人(集体)上榜。王攀,1990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国网武汉供电公司输电运检分公司输电带电作业班副班长。作为清华学子,他在输电一线扎根坚守。工作6年,巡视输电线路超过1万公里,发现缺陷隐患300多处,完成带电检修近百次,减少居民停电42万户。同事眼中...

  • 152022.11

    清华5位教师8位校友荣获第十七届中国青年科技奖

    11月12日,在温州举行的2022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开幕式上,第十七届中国青年科技奖揭晓并举行了颁奖仪式。在百位入选的青年科学家中有5位清华大学教师和8位校友,他们是:清华大学电子系副教授方璐、水利系副教授龙笛(2001级水利)、计算机系教授刘奕群(1999级本、2003级博,计算机)、能动系教授胥蕊娜(1998级本、2002级博,热能)、自动化系教授耿华(2003级博,自动化),清华校友、西湖大学特聘研究员万蕊雪(2013级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