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张利鹏 | 清华学子创业大湾区,“学做鲲鹏飞万里”!

2022-04-14 | 来源 公号“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校友会”2022-04-13 |

张利鹏,清华大学计算机系2002级系友,2002年自新疆考入清华大学,获得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2009年毕业后赴深圳工作,从事Wi-Fi方向的技术研发工作。2012年工作满三年后开始创业,先是参与创立国内第一家智能路由器品牌——极路由,任联合创始人分管深圳团队。2016年开始二次创业,创立深圳鲲鹏无限科技有限公司,任CEO。创业之余,张利鹏还热心参与筹建深圳清华校友会计算机系分会,担任深圳清华校友会计算机系分会秘书长,积极策划并组织了多次大湾区的系友活动。

距离北京近3000公里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连绵起伏的山脉,一望无际的草原,湛蓝如洗的天空,随处可见的羊群……2002级系友张利鹏的家乡——玛纳斯县就位于这片辽阔的土地上。这里背靠天山,植被茂密,高山融雪形成的水源汇聚成了天然的河流,不仅滋养着当地的居民,也滋养着少年的梦想。

天山下的励志少年:书山有路勤为径

在张利鹏的印象里,童年时期的家乡虽然环境优美,但是经济却不富裕,普通家庭出身的他每天看到的都是父母起早贪黑忙于生计的身影。身为家中的长子,他从小除了上学,还会自觉地帮助父母分担繁重的家务,这让他深深体会到父母的辛苦,也锻炼出了坚毅不屈、吃苦耐劳的品格。若单靠这样的环境,想要培养出来一个清华学生,无疑希望渺茫。

幸运的是,张利鹏的父母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是却深知读书能够改变命运的道理,因此对子女的教育问题非常重视。“我的父母没读过书,但对我的学习特别关注,希望我可以好好读书,改变命运。但是小时候的我不懂事,非常调皮,喜欢跟村里的小伙伴们疯玩,学习成绩并不好。”

转折发生在1992年。为了给张利鹏提供一个更好的读书环境,父母不惜掏空家里全部的积蓄,还借了很多外债为他申请了从村里到县里的跨学区读书资格,坚决要把他从农村小学转到教育资源相对更好的县城学校。在90年代初,这近万元的跨学区费用对于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而言就是一笔天文数字。这件事对他产生了非常大的冲击,使他一夜之间长大了,并励志从此要好好读书,回报父母。

“那时候的梦想其实很简单,我就想努力学习,考出好成绩,往家里拿很多奖状,让父母高兴,让城里人可以瞧得起农村出身没有文化的父母。”张利鹏回忆道:“我还记得第一次去县里读书的情景,我当时穿着布鞋,裤子上还有个补丁,进到教室里面好多同学都在笑我,我都不敢抬头看他们,心想只要把学上好,其他的不重要。”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农村孩子身上那股能吃苦的劲儿支撑着他,每天6点多起床读书,晚上学习到12点后才睡觉,这种常态,他保持了8年。小学初中高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张利鹏的学习成绩始终名列年级前茅,与此同时,他还多次获得省级化学竞赛、物理竞赛的奖项,从一个调皮贪玩的小孩子,真正蜕变成了老师和同学眼里的“全能型好学生”。

2001年高考前夕,张利鹏不慎伤到右手的肌腱,带伤走进考场的他最终考了540多分。在新疆,这样的成绩已经算是十分优异,完全可以上重点本科,但是这与张利鹏的预期差得太远,他知道自己的实力远不止于此,所以他毅然决然地选择走上复读这条既艰辛又压力重重的道路。

回忆起第一次高考时他说:“我受伤的右手缝了针,考试时血迹夹杂着汗水从纱布里渗出来,把试卷都浸湿了,严重影响了考试状态。”这样的遗憾在他复读一年后得到弥补。

2002年,张利鹏再次参加高考,当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穿过万水千山送到家里时,整个县城轰动了——天山下飞出了金凤凰!这在他的家乡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一时之间,他成为全县的焦点。

父亲欣慰的笑容、母亲自豪的脸庞、紫色的通知书上面写着“清华,是你一生的骄傲”,这些都成为了2002年夏天张利鹏心底最深刻又美好的回忆……

清华园的体育健将:“9#”足球伴我行

离开新疆读大学之前,在张利鹏的生活里,离县城16公里远的市级新华书店是他了解外界的唯一途径,他在那里获取书本以外的新知。他最爱看《环球时报》,从中见识到了世界的广阔无垠与科技的日新月异,了解到计算机的飞速发展,这也为他入读清华后选择计算机系埋下了伏笔。

怀着对大学生活的无限憧憬,乘坐48小时的火车来到北京,那是张利鹏第一次离开家乡,走到哪里都是新奇,至今还对入学报到的事情记忆犹新。他兴致盎然地回忆着:“清华园太大了,更像公园,感觉风景到处都很美,我从西门拖着行李、背着大包,走了好久好久才到紫荆,顾不上疲惫,放下行李箱就去操场踢足球了。”

“有一件特别巧合的事情,我在踢球的时候,球场又来了两个同学,于是我们三人一起聊天一起踢球,结果一聊三人都是计算机系的,又一问,竟然是一个班级,计25班!哈哈,我和我们班的何子豪、韦翯钰就是这样认识的。”缘分使然,他们三兄弟后来还组成了计25班的足球小队,并在入学当年就拿到了年级新生杯足球赛冠军和一年一度的计算机系“酒井杯”足球赛冠军。

曾获得2002年计算机系“酒井杯”最佳射手

可以说,整个学生时代,张利鹏唯二热爱的就是学习和踢足球。小时候只要一有空闲的时间,他就踢球,没有小伙伴一起,那就对着墙踢,借助弹力来回停球,反复练习射门。上大学后,足球更是伴随着他的求学生涯,特别是有了共同爱好的同学,他们在紫荆操场上挥洒激情,“无体育、不清华”的氛围让他的运动热情更加高涨了。

大学时代,张利鹏拿过运动会100米、200米的冠军,在运动会颁奖仪式上,全班同学们抱成一团,热烈欢呼,沉甸甸的奖杯凝聚着计25们深厚的友情和拼搏精神。

2003年计算机系运动会,计25取得好成绩

“喜欢运动与我的性格有关,特别是足球,它是很强调团队和集体利益至上的体育项目,我很享受团队一起拿到荣誉的过程,通过个人的激情带动团队,团队的荣誉大家一起共享,并在其中收获成长。”张利鹏说。

研究生期间,张利鹏的学术方向是人工智能。“我很感恩我的清华老师们,他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是教师典范。以我的导师徐明星老师为例,他在两个方面对我影响比较深刻:一是不能容忍低级错误,因为低级错误反映了一个人沉不住气,做事慌张浮躁。徐老师说:‘作为清华的学生不应该出现低级错误’;第二,徐老师说:‘不要求我们搞科研的一上来就做大事,而是要把遇到的每件小事都做成极致’,‘尽精微’才能‘致广大’。”为人师者,言传身教,张利鹏至今受益匪浅。

2008年硕士二年级时,张利鹏被学校选中去广东肇庆市鼎湖区挂职。在基层下乡的40余天,他从防台风、征地、计生政策等各个层面得到历练。当他挽着裤脚义无反顾踩着泥泞,不喊苦也不喊累的时候,当地干部竖起了大拇指:“清华的学生能吃苦,有担当,接地气!”张利鹏说:“我是农村出来的孩子,这点事其实真的都算不上什么。”至今,当地的干部还跟他保持着联系,有机会出差深圳的时候都会去公司看看他。

2008年赴广东省肇庆市挂职实践(左5:张利鹏)

本科入学,张利鹏就申请了国家助学贷款,没有给父母增加经济负担;研究生期间,他利用课余时间在中关村兼职,边打工还贷款边读书,可以说从18岁成年就开始自立,不靠父母。他提到:“我们很多人是缺人生导师的,没有人引导你去选择一条适合你的道路,大部分时间需要我们自己去摸索,去试错。在这个过程中,当我们做好决定后就不要后悔,只有坚持自己的选择,为自己的选择负责,才可以真正的做到内心强大,战胜各种艰苦和不确定性。”

“清华重塑了我的人格,跟一群优秀的人在一起,无论是同学还是老师,都是我学习的榜样,他们影响了我,感染了我,让我也有了更远大的目标,这种影响是贯穿一生的。”

大湾区的创业英才:学做鲲鹏飞万里

2009年硕士毕业后,张利鹏进入到路由行业龙头企业TP-Link,曾牵头负责公司部分Wi-Fi重点机型开发工作,出色的表现,为他赢得了多项荣誉:连续六个季度优秀员工、首届年度杰出员工、最快晋升管理干部的一线员工等等,这些都是他在工作的前两年完成的。

讲到这里,他生动地分享了一个小故事:“当年进入这家民营企业时,我们是应届生集体报到,统一入职。当我去办理入职的时候,有个HR同学大喊了一句:‘哇,这里有个清华的啊!’结果所有人都围观了过来,那个HR同学还摸了我的胳膊,名曰‘摸摸学霸,沾沾喜气’。当时我脑海中第一反应是原来清华人进入社会是要被‘围观’的,别人会先入为主认定你是学霸、你是大神,哪怕你再谦虚,别人也认为你是凡尔赛的谦虚;而如果你做得不行,别人却不会否定你,而是否定你背后的学校。那一瞬间我的压力非常大,因为我今后在公司不仅仅代表自己,还代表着清华的毕业生,若不想被人否定,就只有加倍努力才行。”所以,张利鹏一直以此为准绳,工作中踏踏实实、兢兢业业,最终得到了同事们的认可。

2009年参加工作第一年组织公司活动(前:张利鹏)

2012年,在第一份劳动合同满三年的时候,张利鹏没有选择续签,而是响应政府“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号召,投入到了创业浪潮中。“在大学期间,我没想过创业的事情,感觉离自己很遥远。毕业之后,发现自己可以带领团队搞定复杂难题,那种成就感很棒,所以,当创业机会来临时,就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创业。”

2012年参加工作三年带领的产品小组(后排右3:张利鹏)

第一次创业是在极路由,张利鹏以核心合伙人的身份参与了国内首款智能路由器品牌的创立,并担任公司的深圳团队负责人,负责产品定义与供应。

2016年,有了更多经验积累的张利鹏在深圳大湾区开启了第二次创业,公司取名为鲲鹏无限,其寓意是“奋斗者要像鲲鹏一样,追求无限的高远”。说到这里,他很自豪地说:“我喜欢创业、热爱创业的原因是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创造一个世界,这个世界的游戏规则可以由发起人提倡,招募到志同道合的人一起维护和建设,我们亲自缔造一个小世界,哪怕再小,发展再慢,至少它的成长和价值主张我们可以自己说了算,这种从0-1创造一个新世界的感觉很棒。”

2016年公司团队开张合影

鲲鹏无限主打无线通信领域的产品创新与服务,研发了Wi-Fi类产品,4G/5G类产品,在家庭场景、企业办公场景、工业场景、学校医院等场景,都有大量实战案例,可以解决几十人到数万人不同场景的无线网络需求。

张利鹏向我们介绍了企业的发展情况:“公司从创立至今,已经拿到了三轮投资,目前被上市公司战略投资后,全面发力品牌,我们期望在5-10年,建设出一个有特色的通信创新品牌。”他提到,最期待的是有一天在全世界很多国家、全中国每一个省市,都有鲲鹏无限的办事处,都有鲲鹏的产品在为用户提供网络保障与服务。“只要我们创造的产品,在为用户创造价值、解决问题,那么,我们这些人聚在一起创业做这件事的意义就达到了。”

“此外,我们企业的发展尤其离不开校友的帮助,从早期依靠着创业大赛的奖金勉强维持生存,到拿到清华师兄的投资,帮助我们扩大研发资金,从疫情初期经营陷入困难,到如今企业稳定发展,可以说清华系的校友们帮了不少忙。”张利鹏充满感恩地表示。

2021年,杨士强老师、校友、公司投资人合影,共同庆祝鲲鹏无限五周年乔迁新址

校友中的服务达人:饮水思源常感恩

访谈期间,谈起最有幸福感和成就感的事情,张利鹏说不是企业规模做到多大,也不是挣到多少钱,而是很多年以前在清华与同学们组成的足球队,集体一起努力、一起奋斗的时候。“我们场上的人奋力拼搏为了荣誉而战,场下的同学们呐喊助威,最终班集体拿到了梦寐以求的冠军,那一刻,是最幸福和最有成就感的时刻,能够合力做成一件事,这种属于集体的成功和荣誉回味悠长。”

2019年,深圳清华校友会计算机系分会成立仪式

张利鹏现在担任深圳清华校友会计算机系分会秘书长的职务,平时工作繁忙,他本来可以推掉一切繁琐的事情,但是每次大湾区的校友活动,大到路线制定,小到活动服装,他都亲自策划、亲自参与,这都源于他的一颗初心:很乐意为校友做点事。

在校友活动中发言

“在清华,我依靠着学校的助学贷款、助学金和计算机系师兄们捐赠的体育项目奖学金完成了自己的学业。在大二的时候,我还因为身体原因住院,是系里帮助我渡过难关,给予我最好的医疗保障,让我可以有机会再次运动。母校的这份恩情,我会用一辈子感谢,所以现在我也希望能够尽自己的力量为校友们多做一些服务性的工作。”

粤港澳大湾区汇聚了很多计算机系校友,每次的活动组织,大家的积极性都非常高,报名人数常常破纪录。110周年徒步深圳湾活动、集体观看《大学》电影的活动、虎年健步走活动等等,众多的活动为师兄弟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流渠道,“校友之间的感情是无价的,哪怕十年、二十年,大家聚在一起都是毫无功利心的,纯粹地推心置腹、互帮互助。”

202211日,组织大湾区校友徒步迎新年活动

提起粤港澳大湾区的校友活动,就不能不提杨士强老师,张利鹏感佩道:“杨老师德高望重,在大湾区校友群体中,他像太阳一样引领我们。金庸小说中有很多开山门派,而杨老师已经是超越江湖的存在。他还是一位富有童心的‘老顽童’,总是有一种魔力,能把年长和年轻的校友们都开开心心融聚在一起,大家都非常信服他、爱戴他。本来应该是儿孙绕膝的年龄,但是杨老师多年来不辞辛苦,为了清华、为了计算机系南北奔波,这份纯粹和坚持,真的让人无比敬佩。”

2021年建校110周年时,杨老师带领大湾区系友徒步活动

“清华计算机系教我育我,使我能够在复杂的社会上立足,并得到尊重。饮水思源,我也愿意做好纽带,在杨老师‘太阳’般的带领和支持下,继续做一根发光发热的‘小火柴’,服务好大湾区的校友们。”这一番朴质真诚的话语背后,是张利鹏对于母校的拳拳之心。

结语

访谈之中,当我们与张利鹏视频面对面,进行一场回忆式的交流时,我们慢慢意识到,提取他的特征是一件相对比较困难的事情,新疆少年、清华学子、湾区创客?这也许只是他在每个阶段的不同身份,寥寥笔墨,可能并不足以完全概括他整个人传递出来的那股“拼搏劲”和“正能量”。

访谈最后,我们邀请张利鹏为清华的学弟学妹们分享几句“学长寄语”,他引用了清华学生都熟悉的一个情景:

“收到录取通知书时,我们每个人都能看到那句标语——清华是你一生的骄傲,相信它也曾令你心潮澎湃。当我们真正成为清华的一员时,人生从此就不同了,毕业前,母校是我们一生的骄傲;毕业后,我们能否成为母校的骄傲?希望当初那种触电般的感觉能守护着我们从始至终,将这份水木情怀长长久久珍藏在心中。”

采访:李静 张超

供图:张利鹏

撰稿/排版:张超

校对:李静 唐玲

总审核:贾珈



相关新闻

  • 182017.04

    秦晓鹏:清华园颂

    荷红柳绿水涟涟/林木隽秀碧空蓝/莺歌燕舞丛中戏/书声朗朗随风传/西区馆堂亭阁美/现代楼宇向东延/人间仙境犹如是/钟灵毓秀清华园

  • 112022.01

    张利|建筑:来自我们,为了我们

    奥运场馆所面向的群体,已经从服务体育比赛的教练员、裁判员、运动员,扩展到更多的喜欢体育的普通人、喜欢文化旅游的家庭、喜欢城市和自然环境的城市社区群体,甚至通过网络和电视的传播,抵达了世界各地的观众。只要我们在地表进行着空间的设计改造,就面临着人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所以设计师依赖的数据或者人因测试的记录,并没有改变服务的对象,只是让设计师更好地用更精准的方法去服务这些对象。因此这种方法并不仅仅适用于像冬奥场馆这样大型的比赛设施,完全可以适用于城市所有空间的改造设计。我的团队和我通过这些设计更坚定了一个信心:建筑设计要解决的问题,设计所依赖判断的数据,永远来自生活,来自于我们生活当中的每个人,而依赖这些数据去试图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反过来也是服务于生活中的人,这就是为什么建筑必须来自我们,为了我们。

  • 102017.05

    谢邦鹏:“三清”博士主攻电力技术高地

    谢邦鹏:上海市劳模,国网上海浦东供电公司运维检修部副主任,一线电力工人,“上海市十大工人发明家”“上海市职工科技创新标兵”“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国家....

  • 232011.08

    清华大学纪念黄万里先生诞辰百年

      清华新闻网8月23日电 (记者 高原)为纪念我国著名水利工程学家、清华大学教授黄万里先生诞辰100周年,8月20日,“黄万里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座谈会”在主楼接待厅举行。黄先生的夫人丁玉隽等亲属、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院士、水利系师生等百余人与会,深情缅怀黄万里先生,回顾其治学严谨、勤勉不缀、执著探索的科学精神和人生品格。土水学院院长陈永灿主持座谈会。 座谈会现场   在座谈会上,顾秉林校长代表学校,向黄万...

  • 302021.08

    张利兴、朱凤蓉:马兰花,马兰花……

    多年以后,当空中升腾的蘑菇烟云早已散尽,平沙莽莽定格为书架上的照片,张利兴挽着妻子朱凤蓉,回到了上海。17岁离开家乡,归来已是两鬓风霜。1966年10月,一列闷罐车从北京出发,载着清华大学毕业生张利兴和几百位青年,向远方驶去。终点在哪里?张利兴并不确切知道。只知道,那是天山深处,一个地图上找寻不到的地方——马兰。两年后,朱凤蓉从清华大学毕业,也来到这里。从此,他们在戈壁滩扎下根,成为新中国“两弹一星”...

  • 222019.04

    鹏瑞启航公益基金会捐赠清华大学仪式举行

    4月20日,鹏瑞启航公益基金会捐赠清华大学仪式在清华大学举行。

  • 232016.04

    朱晓鹏:校友励学金让梦想继续

    ——朱晓鹏在2015-2016年度清华大学校友励学金颁发大会上的发言(2016年4月21日) 朱晓鹏在2015-2016年度清华大学校友励学金颁发大会上发言我叫朱晓鹏,是2013级数学系本科生,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代表获得校友励学金...

  • 112017.10

    2017年东莞校友中秋联谊会暨大湾区清华校友创新创业论坛举行

    9月23日,“2017年清华东莞校友中秋联谊会暨大湾区清华校友创新创业论坛”在清华东莞创新中心大楼隆重举行。

  • 192019.12

    第五届清华校友三创大赛粤港澳大湾区赛区启动

    2019年12月14日,第五届清华校友三创大赛粤港澳大湾区赛区启动仪式在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CⅡ一层多功能厅顺利举行。

  • 022009.02

    郑培敏:清华学子的创业之路

    郑培敏,清华大学经管学院1989级本科、1994级MBA,现任上海荣正投资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合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