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何焕生:回忆六十年前的学生生活

2008-04-26 |

新加坡] 何焕生, 1948土木

193777卢沟桥事变发生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那是中国历史上极不平常的日子,然而将要发生的一切,谁也无法预知。同年828日,北平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及天津的南开大学三校校长奉派为长沙临时大学筹备委员会常务委员。经数月的筹备,于111上课。

局势还是一天天恶化,上课不及半年临大又决定西迁昆明并正式定名“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于193854正式上课。

我于1943年进入西南联大工学院一年级,学号32344。念完一年后,战局仍处困境;1944年冬,日军攻占独山,贵阳亦告急,那时蒋中正委员长号召知识青年从军,校方亦鼓励学生投笔从戎,以争取最后之胜利。是时我亦考入空军甲种领航班,与来自西南联大、交通大学、中央大学及西北工学院共十二人先在昆明巫家坝机场接受军事教育,然后送往成都双流。直至1945814美国在广岛投下原子弹,日本即宣布无条件投降。我们这批大学生,开会拟申请书,向有关单位请求退役,返回联大复学。

我在大学四年余,因在战争及求学的特殊环境里可谈的实在太多了,我想值得一提的是我在铁马体育会的参与。1943年大一上课不满一个月的体育课(老师是牟作先生)时间,忽然有一位帅哥来找我。

他问我:你是何焕生?我叫冯耀宗。我特地来请你参加铁马体育会。它是工学院最好的体育会。

我说:首先我要请问,你怎么知道我的名字,是工院生?

冯说:啊!是老郝告诉我的,他说与你住同一栋宿舍,他说他每早一人在宿舍旁的篮球场投篮,你则每早在跑步。有一天你回宿舍前站在球场边看他投篮,他传给你一球,你便将球投入篮内,你们便交谈起来。他还说你的篮球打得不错,可拉你进铁马。你是牟先生班上的学生,每礼拜一在南院上课。你现在晓得我怎么知道你的名字了!

我说:我刚进联大,一切都还不熟悉,让我考虑考虑。

冯说:不用考虑了。以后有球赛,我来找你。

第二个星期一冯耀宗兄来通知我,星期六下午四点在女生宿舍边的篮球场有一场球赛,希望我能参加。星期六下午有空,我于三点半到达球场,冯已先我到达,冯见到我很高兴地给我一套印有“联大”二字的球衣,叫我换了上场。比赛完毕我才知道耀宗是联大篮球校队的队长。自此我便被封为铁马会员,也被指派为篮球校队的赛卒。

正如前会长纪云生在铁马体育会的一些回顾篇中提到:铁马体育会是一个综合性团体,它不但有各种球类的活动,也有文艺方面的活动及有益身心的休闲。例如办“马嘶壁报”及举办冬季的旅游路南、石林和夏季露营阳宗海等活动。我曾参加过铁马主办1943年冬旅游路南、石林和1944年夏露营阳宗海的活动。去路南先从昆明乘滇越铁路早上第一班列车开往狗街,车速奇慢无比,抵达狗街已是中午。稍事休息,吃完简便午餐,再须步行25公里路程(有部分女铁马之友则骑马代步),大多数步行者抵达路南中学几近天黑。当晚路南中学师生们以营火会欢迎我们,热闹非常,翌日游石林及长湖。

露营阳宗海,有训导长查老先生参与。没有去过的人,一定以为在海边,其实它是山顶上的一个湖,面积也不十分大。美军设有游泳俱乐部。阳宗海有一怪——每天清早湖水如镜,清澈见底,游鱼可数,水深过顶,湖底有各色各样的水草。阳光下照,水草呈金颜色,我们顾舟游湖,真是美极了!但是中午一过,风浪大作,浪击堤岸发出巨响,有如置身大海,直至中夜再度平静,也许下午的现象是它被称为“海”而不叫阳宗湖的原因。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时我们正在成都双流(甲种领航班一群)候命。我们联名申请退役,因各校情形不一,仅我校校长回信表示尽快办妥手续,回校上课。我于该学年开始一星期赶回昆明注册上课。

194654联大结束,三校复员,第一批开始北上,该年暑假我因接任了家庭老师的职务,延至715最后一批才离开昆明。当晚宿沾益,翌晨即传来闻一多教授被刺杀的消息,非常痛心。回到清华园,牟作云老师也由美国留学回来,他是抗战胜利后派往美国留学专门研究篮球比赛之攻守战术。铁马回到清华后,没有工学院与校本部远隔的问题,修改了章程,非工学院学生均可为铁马会员,因此增加了大量新鲜血液,尤其篮球队员,中锋唐振声、后卫裴荣富、郭淦都加入了铁马,实力大为增强。日后校队选拔篮球、足球队员80%均为铁马会员,本人幸运入选篮球校队。铁马会员入选篮球校队的有:

唐振声 萧耀祖 李幼芝 裴荣富

淦吴泽芸 何焕生 杨新民

高延年 祖 泽 陈

天津篮球学联队以“原子能”为首,北平篮球学联队则以“木乃伊”为强,我会中锋唐振声亦为“木乃伊”队第一中锋。我们马队与木乃伊队经常作练习赛,如果振声为清华(或铁马)效劳,我们必胜无疑,反之则要赢也不容易(互有胜负)。原子能队因两地相隔较少观摩,仅于1948年铁马访问天津各大学时与原子能有过一次交锋,铁马胜了那场球!

复员后,铁马也在清华园办过膳团,是清华园办得最成功的一个。我在清华园除担任铁马的体育干事外也做过一届铁马膳团总委(是会长指派的)。我们成功的要素有以下几点:

1. 限定24桌为顶限,容易管理。

2. 厨师好,菜及主食都做得好,且负责。

3. 都是老师傅,以服务我们而自豪,馒头师傅曾对我说:梅校长在作学生时他便做馒头,校长出国留学回来他还在作馒头。看着梅校长由教授、教务长,升到校长他还是做馒头。他说这些话不是自嘲而是自豪。开饭时他会在餐厅巡视,一看馒头不够他会把师傅们吃的先拿来补充。然而他决不允许同学把馒头带出膳堂。

我们24桌足够铁马会员人数,尚有空位,则留给外人补足。(依先后登记次序。登记的候补者,一直都有十人左右。)

清华人都有清华精神,从校长至工友都以做清华人自豪。

(转自《清华校友通讯》复57期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