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邓亚萍:我在五道口体校的日子

2018-09-03 | 邓亚萍 | 来源 微信公号“清华大学小研在线” |

——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8级研究生开学典礼上的演讲


奥运冠军、清华校友 邓亚萍(20180828)

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各位来宾:

大家晚上好!很荣幸有这个机会跟大家一起交流。我想,大家知道我最多的就是乒乓球运动员。但今天,在这里,我并不想分享我打球的故事,而是作为清华的毕业生、你们的学姐,聊一聊我在清华大学读书时的一些故事,聊一聊我感受到的清华精神。

入学

我跟清华结缘,是在一个偶然的场合,时间是1996年,地点是隔壁的北大。那年我刚在亚特兰大奥运会上包揽了女子单打和双打的金牌,正处在运动员生涯的巅峰。同时满身的伤病也促使我开始考虑退役的事。

当时,央视搞了一个乒乓球擂台赛,第一站在北大,擂台赛中间,我在休息室里遇到了国家体委伍绍祖主任和北大陈佳洱校长。伍主任问我:小邓,听说你想退役,退役后有什么打算呀。我说:我想去读书。大家都说运动员头脑简单四肢发达,我想证明给大家看,运动员读书也没问题。陈校长立马表态:读书好呀,欢迎你来北大学习。伍主任打断陈校长说:不行不行,你要去清华。原来,伍主任是清华工程物理系的老校友。就这样,我被推荐到了清华大学。

但我的入学也是一波三折。虽然国家有政策鼓励优秀运动员免试进大学深造,但是对于我进清华读书,还是有不少老师提出了反对意见,一是因为我文化课太差,二是因为我名气太大。说句自夸的话,当年你们学姐我,放眼全国知名度不逊任何明星。正因为此,有人担心录取我到清华读书,有傍名人、捧明星的嫌疑。虽然当时他们的反对让我颇感受挫,却也让我第一次感受到了清华“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在清华,从来不缺少独立的思想和批判的声音。

最终我被录取,源于清华的另外一个选材传统“鼓励差异,用人所长”。经过学校老师们的集体讨论同意我入学清华。当然,我不是首开先河的,清华历史上有不少在某个领域有突出成绩的“偏科”学生被录取的案例。比如著名历史学家吴晗,当年文史和英文都是100分,数学却是零分。他先考的北大,却没能被录取,转而报考清华,就被录取了。著名大师如钱钟书、季羡林,也属于此类“偏科”。虽然我不能跟这些大师相提并论,但我们运动员习惯用结果来说话,我决心通过不断努力,不辜负清华寄予的希望。

转系

可能大家不知道,当年我正式入学时最先是注册在经管学院,但很快便转到了外语系。因为那时我已经被国家派往国际奥委会工作,为了在国际体育舞台为中国争取更多利益,我需要尽快学好英语。而这,也正体现了“永远服务于祖国的需要”的清华精神。

为了帮助我尽快学好英语,学校专门为我制定了培养计划,目标是要让我的英语达到能和外国人‘吵架’的水平。系里安排系主任程慕胜、吕中舌、范红三位老师为我上课,同时兼顾我每周三次回国家队训练。那时,即便我来清华读书,还是要时刻做着上赛场的准备。

一开始去国际奥委会开会,只有我一个人带着翻译过去,人家说下一个话题,我还在听翻译给我讲上一个话题,听都费劲,更何况发言。当时坐在那里,像个旁听生,感觉特别特别不好。当时我就给自己立下军令状,半年之内不但要听懂,还要能基本交流。

于是,回来之后我就拿出了当年打球的那股子拼劲开始了我的求学生涯。有时候,训练完已经是精疲力竭,还要完成作业,我当时就想拿根火柴棍把眼皮撑住。打球时候留下的旧伤新伤一起发作的时候,在遇到课业上不懂的问题,我还要一瘸一拐去老师家请教。那份煎熬,你们懂的。吃苦是运动员的家常便饭,但光吃苦就能拿世界冠军吗?其实优秀的运动员除了能吃苦,也爱钻研,越是不懂越是要弄个明白,有股越挫越勇的劲儿。一开始,我学习方法不对,效果总是不明显,后来我不断调整,终于找到了切入点:从英语的听说入手。也许是因为我从小就在南腔北调的语言环境中长大,我的听力还是挺灵的。

慢慢的,我发现在国际会议上逐渐能听懂了,也开始敢开口和委员们交流了。我也越来越自信,越来越多地参与发言讨论,我要让国际体育舞台听到更多来自中国乃至发展中国家的声音。

2001713日,当我站在申办北京奥运会的舞台上,用流利的英语为北京奥运会做陈述,当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先生宣布北京获得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我热泪盈眶激动不已,比我自己拿任何一次世界冠军都激动。那一刻,我为作为清华人骄傲,也希望清华为我骄傲。

清华和体育

“无体育 不清华”是清华大学给我印象深刻的另一大特色。只要在清华大学学习过,就一定会深深记得一个名字:“马约翰”,因为清华的学生一定以各种形式参加过各种类型的“马约翰杯”赛事。

来自厦门鼓浪屿的马约翰先生,从学生时代起就酷爱体育运动,后来投身于体育教育的研究,被誉为“中国近代体育先驱”,他主导建立了清华的体育教育体系。大家知道马约翰一开始到清华任教,教的是什么?不是体育而是化学,所以你们体育是化学老师教的。解放后,老校长蒋南翔,1957年向全校师生提出“争取至少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清华本科生毕业前必经的历练就是参加“阳光长跑”。男生3000米,女生1500米,每学期规定次数,刷卡计成绩。刚才提到的每年举办的“马约翰杯”系列赛事则是清华最大的体育赛事,由当年九月延续至次年四月底,竞赛项目40个之多。所以大家知道清华大学还有一个什么外号吗?对,“五道口体校”。

前段时间,朋友圈里流传一篇文章,名字叫《清华大学教授:孩子最应该学好的是体育课》,很多家长、搞教育的都在转发。文章里提到的这位教授是我的好朋友,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原院长李稻葵教授。李教授注意到一个现象:国际上有些领导人和商界精英是职业或业余体育运动员出身!西方的精英大学也注重培养有运动员背景的学生。不仅仅是李教授,我的很多国内著名教育家朋友,也都多次跟我表达过对体育教育的重视。他们甚至说:不懂体育就不懂教育。

国外有句谚语,Sanity lives in healthy body,既健全的精神寄于健全的身体。国外教育体系之所以重视对学生的体育教育,是因为体育的本质是人格教育,体育不仅是强健体魄,更是塑造自信心、纪律性、坚韧性、团队合作等品质,让人更懂得尊重对手、尊重观众、尊重规则,既要善于团队合作又要勇于担当,既要善于竞争又能在困境中学会忍耐和坚持。这才是符合社会需要的满满正能量的人才。

而清华学子作为国家未来的栋梁之才,应该成为代表社会的当担,撑起国家的脊梁!没有胸怀天下的气魄和敢为天下先的气节,岂不辜负镇国重器的荣耀和国家的厚望!

公共管理学院秉承“明德为公”的精神,以推动国家发展和社会福利为己任,想来在座的师弟师妹们责任重大,课业压力也非常大啊。不过希望大家在埋头苦读之余,也要多抬头锻炼。学姐现在还是清华校友乒乓球协会的会长,乒乓球校队的客串教练,大家想学乒乓球,可以来找我。

让我们一起健健康康、开开心心、力争为祖国健康工作七十年。

谢谢大家!


相关新闻

  • 092016.03

    五道口分会

    2018年4月,清华校友总会正式批复同意在原五道口校友会基础上,成立清华校友总会五道口金融学院分会(简称“清华校友总会五道口分会”),并于2018年12月20日在清华五道口第五次校友工作会议上正式成立,选举产生了第...

  • 302016.03

    五道口往事

    后来,五道口拆了,附近盖起了新的商场,取了个挺洋气的名字,叫U-Center,孩子们笑称,Universal Center,所谓宇宙中心。喜欢和我们聊....

  • 022019.12

    清华校友总会五道口金融学院分会工作办法

    第一部分 总则第一条 本会名称:清华校友总会五道口金融学院分会(英文名为:TSINGHUA PBCSF ALUMNI ASSOCIATION,缩写PBCSF-THAA,以下简称清华校友总会五道口学院分会)。第二条 本会是由清华大学五道...

  • 272022.05

    刘维特:清华五道口,人生的关键一站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于我而言,这最紧要的一步可能就是与五道口的相识、相随、相伴。五道口,毫无疑问是人生的关键一站。在五道口,厚植立身的情怀“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五道口小院虽小,却生动地诠释了“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的内涵,催人产...

  • 052011.08
  • 222021.02

    从清华园到五道口

    从清华园到五道口

  • 252018.12

    清华五道口校友会正式成立

    12月20日下午,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第五次校友工作会议暨清华五道口校友会成立大会在学院成功召开。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清华校友总会副会长史宗恺....

  • 282022.06

    校友代表胡晓炼在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2022年毕业庆典上的发言:我对“五道口精神”的理解和体会

    2022年6月26日,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2022年毕业庆典举办。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委员,中国进出口银行原董事长、党委书记,学院1981级硕士校友胡晓炼作为校友代表发言。胡晓炼发言亲爱的各位师弟师妹,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领导:非常高兴有机会参加今天的毕业典礼。借此机会,向255位即将走出校门的学弟学妹们送上衷心的祝福。看到你们一张张青春洋溢的脸庞、一个个挺拔玉立的身影,我十分感慨。40年前的1982年2月...

  • 192022.10

    邓亚萍:进攻进攻再进攻

    运动员和别人不一样的一点:我们知道,得先输,输了我再来,再输我再来,得有这个劲

  • 08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