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天津社科院召开卞慧新百年寿诞学术研讨会

2011-10-24 |

1011日,庆祝卞慧新百年寿诞暨学术思想研讨会在天津市社会科学院举行。天津市社会科学院领导、卞慧新及子女、图书馆馆长及代表、老干部处处长、历史研究所全体在职人员一同参加了本次会议。卞慧新在会议中发表了讲话并向图书馆赠送著作《吕留良年谱长编》、《陈寅恪先生年谱长编(初稿)》、《天津史志研究文集》。

卞老1912年出生于天津,是天津八大家的直系传人。1931年考入清华大学化学系,1934年转入历史系,1937年因国难辍学,避祸津门故里,直至1946年才正式拿到教育部颁发的毕业证书。在清华大学读书期间,他曾受业于陈寅恪、吴宓、雷海宗等学术大师。

  新中国成立后,卞老成为天津市历史研究所的科研人员。1979年,天津社会科学院在原历史研究所的基础上扩建成立,卞老也成为天津社会科学院的资深研究员。

卞老不折不扣地继承了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创办初期的治学传统,数十年严谨治学,搜集史料不遗余力。他的书房兼起居室四壁皆书,地上、床上都堆着书,书桌的大部分地方也被书占据,书柜的顶端存放着用报纸包裹的各种史料。无论何时登门拜访,总是见到他在读书、写作。他的文稿永远是繁体字直行书写,一丝不苟。他的学术功底,是我们这些后生晚辈望尘莫及的。坐拥书城,用在卞老身上恰如其分。

改革开放后,为了随时了解学术动态,紧跟时代脉搏,卞老从有限的工资里,节衣缩食,订阅许多报刊,并时常把一些有价值的文章剪下来,送给年轻人阅读参考。卞老长期坚持购买专业学术书籍,这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他还不惜把新书借给年轻人阅读,并示以精彩的章节。

50多年,卞老一直在天津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他所开创的天津地方史的研究,为天津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重要的血书基础。1986年被天津市社会科学院评为第一批研究员。

卞老1988年退休以后,是市政府聘任的天津市文史研究馆馆员。似乎更焕发了研究天津地方史的激情,但仍然是卞老的风格——平实、简洁、扎实,孜孜不倦,从卞老一篇篇不长的作品,可以知道都是经过历史打磨,经得住历史检验的力作。卞老长期热心年谱的研究,在退休前就致力于吕留良、孙学颜、王源、张霖等历史人物的年谱研究,数十年研究的结晶——《吕留良年谱长编》由中华书局2003年出版,并获得天津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作品三等奖。20104月,《陈寅恪先生年谱长编(初稿)》由中华书局出版,陈寅恪是卞老在清华大学的业师,为陈寅恪先生编著年谱,也是卞老十几年研究的结果,也是卞老的夙愿,历经数年的努力而成。

不久前,卞老又将以前的部分文章编集为《天津史志研究文集》。耄耋老人几年内有两部巨著问世,可以说是历史所的骄傲,是天津社科院的光荣,也是历史学界的一大奇迹。

(王静月)

转自 天津网 20111011

(本条信息由丁文魁校友推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