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圈子”有一个“圈子”的文学
王强 新著《创始人》 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5月版
王强:职场小说“开山鼻祖”,《圈子圈套》(三部曲)作者。《圈子圈套》(三部曲)被誉为“销售培训教材”,有读者认为“有白领处必有《圈子圈套》”。199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精仪系,获工学硕士学位,先后在联想集团、系统软件联合(SSA)和西门子、SIEBEL公司工作,从普通职员做到总经理。现定居加拿大。
王强就是写《圈子圈套三部曲》的王强,《创始人》是他的新小说。
拼凑完《圈子圈套三部曲》之后郑重地决定不再写什么小说了的王强怎么又操起小说的把式?先“八卦”一下这小说的来路。据王强自己交代,话说某著名文化出版公司的女孩儿,不像编辑、不像策划、不像公关、更不像首脑。四不像女孩儿在MSN上对王强说:“王强老师,考虑到您的身份和影响,我们公司初步可以承诺的首印数是:小说,三十万;随笔、感悟、杂文之类的,十五万。我们头儿说了,您值这个价儿。”王强虚心请教为什么小说与非小说的待遇有如此之大的差距,四不像女孩儿说是头儿的意思,她也搞不懂,“也许是读者的口味?还是市场的趋势?谁知道。大概是因为您以前写的是小说吧。”
这段花絮不是我胡诌,王强自己把这撂在书前的《自序》里。王强的“读者”和“市场”搁那儿呢,哪有与读者和市场为敌的道理。何况当时王强之所以说不写,也不是搞什么先封笔又开笔之类的噱头,而是自己揣摩,单就绘声绘色地描述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而言,文字远逊于语言。但“逊”就“逊”了,我们肯定不能揪着头发回到“耳朵”听小说的时代,好在“读者”和“市场”很买《圈子圈套三部曲》的账,王强岂能不重抄旧业。
王强是个说“故事”的好手。中国古典小说说书人的时代,一日复一日的且听下回分解,让听者提着心气撑到故事的终了。这样的小说听得杀馋,写下来好看。是啊。很多时候我们似乎已经忘记了小说应该是“引人入胜”的。《圈子圈套三部曲》检验了王强讲故事的能力,首印数50万册你不能说是个小数目。再仔细打量周围,首印数以10万计的小说还可以掰着指头数出几个?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我们今天的文学已经彻底地分层和分野了。一伙人在干着精英的“纯文学”,安坐云端,不食人间烟火,自绝于读者,自己偷着乐;另一伙人则彻底地“dumping down”,在市场上一路的“往下奔”去。
确实一个“圈子”有一个“圈子”的文学,但文学这东西动辄“上”到云端,“下”到地狱总不是办法。有没有文学的“第三条道路”?王强的《创始人》应该算一个不上不下的文字。不“下”无需多说。说他不“上”,因为王强的小说走的是“好看”路线。“写什么”不求思想深刻,“怎么写”也不是“先锋到死”,因而“纯文学”铁定难容他。他写普世主义的情爱、争斗,挪移到“今天”和“当下”,他把普世主义安放在当今中国的商界和职场。而且读他小说的也就是他小说写的那样一拨人。他们有知识,没本钱;有梦想,没路子。他们是中产阶级的后备军,但他们必须从“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想起做起。就像《创始人》中的曹原和许克们,草根也好,“海归”也罢。有一点是共同的,他们都要攥一把自己的事业。《创始人》的“九帮网”从一万到一千万的故事是我们今天无数“年轻的中国梦”。
中国传统小说出乎野史稗闻、志怪传奇。小说小道,丛残小语,亦真亦幻,大可不必端起架子讲高头讲章。“野史尽真乎?曰:不必也。尽赝乎?曰:不必也。然则去其赝而存其真乎?曰:不必也。”(冯梦龙:《警世通言·叙》)“今之人,但知耳目之外,牛鬼蛇神之为奇,而不知耳目之内,日用起居,其为谲诡幻怪非可以常理测者固多也。”(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序》)“三言”、“二拍”把中国世俗世情水波不兴却暗流汹涌做到相当高度。其实中国小说的传统一直在雅与俗、野与正、真与幻、常与变、小与大之间做足了文章。如果真的要给王强的小说找个位置,我看不应只是从题材和主题上就说它是职场小说。从今天中国文学的“圈子”来看,王强的小说,成为了一种指南录和现形记。王强在商界、职场厮混多年,有着摸着石头过河的经验在,“耳目之内”,自然能告诉你哪是石头哪是岸。比起那些神叨叨不靠谱的小说,读它总算有益人生。
《创始人》以好看为荣,不以畅销为耻。它不仅仅是在向中国小说伟大的传统致敬,它给今天所谓的“纯文学”上了一课:什么时候文学不与人民别扭,什么时候才能想我们文学的未来。(何平)
王强创业语录:
●创业不是在一堆空杯子里挑一个金杯子,而是要把一个空杯子做成金杯子,创业的关键不在“挑”而在“做”。
●创业需要的不只是点子,更要有真正把点子变成现实的人。
●产品创意要简单,让目标顾客一看就懂。
●创业团队里少不了有机会主义者,但核心的创始人必须是理想主义者。
●对至爱亲朋都能下得去手的才叫不仗义,而对宵小仇敌都不忍下手的才叫仗义,创业者要以仗义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转自 文汇报 2009年5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