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他身上我们强烈地体悟到一代清华人踏实求创新,谋发展的精神;我们感受到那份化“清华光环”为动力,不懈奋斗的执着与坚强。江奎,将清华精神燃成人生远航的动力。
精神的支撑,“光环”的动力
——清华大学[1983级] 江奎 访谈纪实
汽车工程系 刘磊 吴碧芬
【江奎简介】
江奎,男,198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汽车专业,于2004年获美国莱特州立大学MBA学位。曾任山推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现任现潍柴控股集团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总经理。
2009年4月5日,恰逢汽车工程系2009年学生节,江奎学长代表潍柴动力回校参加此次学生节。我们也得以借此机会深入了解这位驰骋商界的能手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终生受用的清华精神
1983年江奎学长考入清华大学汽车系,5年的校园生活,给学长留下的不仅有那份谈及时溢于言表的自豪与怀念之情,还有影响他终生的清华学风。
首先就是清华踏实的学风。忆起当年大家刻苦学习的日子时,学长与我们分享了当时他们“转战北大”的趣事轶事。他说,从入校到毕业,学校一直强调治学严谨,做学问就是要一丝不苟,强调动手能力。清华的同学学习很刻苦,自习教室书本占位的做法屡见不鲜,一度自习室抢手到没有空余的位置,大家就骑车到北大的通宵教室去学习,一学就是一整夜。
其次,清华着重培养学生的的动手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也使学长感受良多。学长回忆起自己的毕业设计是在夏群生老师课题组做汽车的平顺性研究。从开始确定题目到最后得出结论,其间的数学建模、实验设计、加工调试、数据采集、分析总结等等过程,都是对综合能力的大幅度提高。学长指出这不单单是做学问的能力培养,还有与人沟通、整合资源等能力的培养,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全面训练。
而清华人时刻走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的精神则影响着学长毕业后人生道路的选择。毕业后,他积极响应“面向基层、面向重点”的号召到山推工程机械参加工作。从一名基层技术人员做起,踏踏实实干建设。付出多年持之以恒的努力、经历多个岗位的历练后,学长才一步步迈向如今的成功。
谈到个人成功的因素时,江学长特别强调了创新的重要性。学长说道,“行胜于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些精神,是我们创新的基本。要有技术上的创新,必须首先要有技术上的基础,要充分了解科技发展现状、研究方式方法以及前人的经验教训等。创新是在对这些基础总结后的提升。如果没有清华这样的踏实精神,就不可能打下坚实的基础,更不可能实现进一步的创新。
学长感慨道,5年的清华学习,不仅仅为他打造了坚实的知识基础,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一种做事严谨认真的态度。恰是这份时刻要求着自己去踏实打好根基,时刻要求着自己创新的工作态度,使他在人生路上一直向前迈步。
“清华光环”促进步
作为清华的毕业生,“清华光环”会让我们在社会上承受更多的期望和压力。如何做一个名副其实的“清华人”,把社会的压力转化为进步的动力,是获得个人成功的关键。在这个问题上,学长联系了自己的实际经历与我们分享了他的看法。他指出,“用人单位对清华的毕业生和其他学校的毕业生的期望值不一样,这既是优势也是劣势。就我个人经历而言,“清华光环”20多年来仍压在我们头上。在很多场合,大家对清华大学的毕业生就会刮目相看,这是我们优势的一面。另一方面,大家对你的期望值很高,如果没有真才实学,那么大家对你的失望也就大。”
怎么样不让这种“清华光环”带来的压力成为你前进的障碍呢?学长提出要用“清华光环”时刻敦促着自己去学习,去努力,去奋斗。学长举例说他最初参加工作时参加的一些考试,不论自己还是周围的人都会施加一种无形的压力认为清华的毕业生就应该比别的优秀。于是为了表现的更好,自然就会加倍的努力,这时压力就转化成一种动力。平时也一样,将大家的关注化为检验自己的力量,努力做到名副其实。学长指出清华人应该在平时做个有心人,从工作中、书本上不断地学习、积累。”
“饮水思源,情系母校”
清华精神塑造了学长“踏实打基础,创新为动力”的信条。而学长也时刻不忘回馈母校。去年学长率领潍柴动力的招聘团队出席清华大学校园宣讲会,并与汽车系师生开展了座谈。今年,又在他的直接推动下,潍柴动力全程赞助了汽车工程系2009年学生节。
与此同时,学长也与我们分享了自己身处汽车行业第一线的所学所思。潍柴动力多年来积极自主创新,先后在欧美以及国内各地建立了6个研发中心,确保企业产品研发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在重大项目方面,他们承担了6项国家“863”计划项目,省级以上立项的研发项目有29个。潍柴以产品研发、品牌建设和价值链控制为核心,在率先研发出我国第一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Ⅲ发动机之后,一鼓作气研发成功国Ⅳ、国Ⅴ系列发动机。近10年间,潍柴的年销售收入从5亿多元增长到500亿元,资产总额从15亿元增长到318亿元,年出口从2000万美元增长到约8亿美元,可谓是发展迅速。江学长说潍柴一直不断进取、不断创新,非常欢迎清华的学弟学妹们到潍柴去,一同为中国的汽车工业发展做贡献。
最后在与我们分享成功经验的时候,学长指出,第一要素是扎实从长远来看,做表面工作是比不过真正深入基层的,后者会更有发展前途;第二是要耐得住寂寞,无论是做学问还是做工厂的工作,短期可能难取得成就,但也不要因此放弃而被周围的诱惑所吸引,我们从事的制造行业的特色决定了它是需要积累和沉淀才能有成就的,是个慢活,需要耐得住寂寞才可以获得大成功;同样重要的有在工作中想法要不落俗套、要勇于创新,将创新的想法与我们清华的学生的出众的技术结合起来,做出大贡献是完全有可能的。
学长的清华回忆、工作经历和人生感悟让我们受益匪浅。而学长对我们的鼓励“自信、踏实、进取,珍惜并把握好清华现在给我们提供的优越的学习环境。同时,汽车行业的将来还会给我们提供良好的用武之地。作为清华人,要以清华精神为支撑,以‘清华光环’为动力,立大志、入主流、上大舞台、成大事业,终身以此明志。”
【同学感悟】
“祖国终将选择那些选择他们的人”,江奎学长的身上深刻地诠释了这句话。衡量一个人成功的标准,不是他的财富,也不是他的地位,而应该是他为祖国所做出的贡献。当祖国需要我们的时候,绝不犹豫!
——吴碧芬
清华精神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清华人,无论何时何地,都不忘清华精神,用清华精神鞭策自己进步,鞭策自己奋斗。从学长身上,我们看到的不只是对清华精神的铭记;不只是清华精神鞭策的力量;更是一份用信念和不竭的动力走在时代浪潮前沿的魄力。
——刘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