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 1985级

从“特奖”到创业 ——清华大学[1985级] 华新 访谈纪实

2016-03-23 | 来源 《世纪清华人 从清华起航 千名校友访谈录》第二辑 |

编者按】艰苦研究是否是物理人的唯一出路?诺贝尔光环是否应是物理人最终的梦想?从当年“特奖”获得者华新学长的身上,我们看到物理人别样的灿烂人生——


从“特奖”到创业

——清华大学[1985级] 华新 访谈纪

理学院基科班  张潇潇 迟敬人


【华新简介】

华新,男,1985进入清华就读于物理系学习,并获得自动化系自动控制专业第二学位,在大四时因本科阶段优异的成绩获得首届“清华大学特等奖学金”。之后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攻读硕士。毕业后转而自主创业,现在是心诺普医疗技术(北京)有限公司的总经理。


清华物理——梦起程的地方


   华新学长中学毕业后,选择物理作为本科专业。据学长介绍,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同很多物理系的同学一样,就是出于中学阶段出色的成绩和对物理的特别喜爱,加上对许多大物理学家的崇敬神往,希望在物理领域做出突出的成绩甚至去争取诺贝尔奖牌;第二个,是因为学长曾在高中时看过一本讲述物理学人才在许多行业做出重要成绩的材料汇编,其中并不仅仅讲述类似于诺贝尔奖这类专业领域的成绩,而是真正在各种行业中发挥物理人才的优势做出的贡献,很有意思也很鼓舞人,看了之后他也觉得物理不是一个曲高和寡的学科,相反是大有用武之地的。实际上,后来的工作经历确实也印证了这个想法。

   但是经过4年学习,在接近本科毕业时,学长对自身情况又做了深入分析,认识到自己并不是那种真正有物理天赋,并有望在物理领域做出特别突出成绩的人。相反自己一直对工程技术的喜爱和专长,让学长认识到技术领域应该是一个自己更有施展空间的地方。这样研究生阶段的华新学长就选择了去做航天的尖端技术。


物理出身的优劣势简谈


   学长认为物理系同学的优势,如果没有经过数年的严格训练是较难获得的。“这个优势本质上是”,学长这样说,“与自然规律高度和谐统一的思维方式”。而这具体又表现在对力、热、声、光、电以至于原子等领域的知识的综合掌握、合理把握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这种思维的高度和深度是物理系同学应该努力获得的,并且也是比其他专业同学更有条件去获得的。

   至于劣势,学长以自己熟悉的生物医药方面举例:“物理系同学当然缺乏许多具体的专业知识,缺少一段时间的熏陶和学习。” 但是他也说,如果需要进入某个领域,需要物理系同学利用自己的优势进行快速的学习和适应,慢慢赶上后便可以再逐渐发挥出自己特别的优势。


特奖——仅仅是另一个起点


   华新学长说起本科那年获得的特级奖学金时,十分平淡。因为毕业后没有考虑出国,也没有直接工作,获得“特奖”只是对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产生了些一定积极的影响。

但我们觉得真正的原因是学长之后讲的一句话:“而从自己来讲,我是简单放下了这件事,让自己重新开始。”

   光荣的终点时的荣耀,对于远望前方依旧前行的人来说,确实仅仅是一个需要放下的东西。


自主创业——艰难的漫漫长途


   华新学长在毕业后很早就开始了创业。当时做出这样一个少见的决定,当然是建立在自己学业和特长基础上的选择。但学长也谦虚地指出,现在看来还是个不太成熟的决定。

   本来,创业过程中的困难就难以枚举,而华新学长的创业经历又更为特殊,他是在基本没有工作经历的情况下开始的。对于经验的缺乏,学长总结道:“经济社会与学校单纯环境的巨大差别表现在方方面面。当然,人的因素和经济运作规则方面的问题又是其中更为突出的。这些经验的缺乏,会导致时时刻刻冒出大量问题。”对于当时尚处在创业初期的华新学长,是很大的挫败,他感觉自己需要学习的还太多了。

   当我们问到对于想以后自主创业的同学,本科期间要做怎么样的准备才合适时,学长说,如果在本科学习一些经济方面理论课确实会有帮助,但课本毕竟与实际是两回事,课本中的定理都有条件,但实际中这些条件却很难满足,很可能在建立条件时就已经失败,也就没有办法将书本里的方法圆满地应用到实际中来解决问题了。另外,工作中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都会对结果直接地影响,而且往往是决定性的。每个人身上都会有不足之处,有个互相补充的创业伙伴又是十分必要的。

   另外,他对所有想要创业的同学的首要建议就是:不要好高骛远。要珍惜现在的学习环境,离开学校以后再也不会有这么好的学习环境了。创业并不是有想法就能成功的,恰恰是失败几率最大的一种工作方式。而且创业除了投入财力、物力之外,更直接投入的是时间。创业不仅需要有知识,还要求有许多的社会经验,也需要多听取别人成功与失败的经验。实际上,创业很少有一次成功的,有了几次失败的经历才能真正运作好一个企业。

   清华同学在就业时是有优势的,因而先在各种企业中锻炼一下自己是很有必要的,好好积累经验,完善自己的想法,避免冲动的创业,为自己的成功扎实的做好准备。最后学长语重心长地说:“这样一来,才会有从容,激情也才有真正的意义。”

   当问及和在学校研究机构中所做的科研相比,在公司内做的研发工作会有什么不同时,学长立即回答:“这种不同是相当巨大的,粗略来讲,一般偏向研究的叫科研,偏向产业的叫开发,在学校和研究机构中进行的项目,即便说是面向产业化,同真正产业化相比也还有非常多的工作要在企业中完成,或者要学校研究机构和真正具备产业化能力的企业密切合作完成。”


清华回忆——生活与学习优美的二重奏


   学长十分怀念在大学中度过的时光,告诉我们,现在回想起来大学时代的一切都是异常美好的。他还特意告诉我们几个大学期间的小事。

   第一个是刚入学时,班上的辅导员是毕业班的,但年龄和他们新生一样大,真是令人敬慕。他当时经常出现在我们宿舍。有一次他提到,某位高年级学习十分优异的同学如何勤奋、刻苦,说他每周要学习80个小时。但后来华新学长发现一周学习80小时似乎并不是很多,也许那也仅仅是认真、努力的基本要求吧,学长还曾经有一周超过100小时用功的时候。就学习这点,学长说:“大学的学习要想学好、学深是没有止境的。当然这种用功不一定全是死抠书本了,但努力的付出是一定有收获的。”

   另一个让学长印象深刻的是一个生活中场景。当时学长学习结束后经常半夜到西大操场锻炼,有时甚至到夜里两点。当时,经常有一同班同学也在操场旁弹吉他,自弹自唱,本来平常挺内向害羞的人,却在别人熟睡时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这个恬静优美的场景是学长记忆中的一抹亮点,虽然现在看来,它并没办法同高深的内涵联系起来,可这正是每个人成长中都会有宁静美好的回忆。

   另一个学长和我们特意提到的事情是,大学时他第一次的勤工俭学。具体工作是在计算机系计算机工厂发现并解决了一个产品设计中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工作的报酬是80元(当时生活费是每个月60元。)后来学长在做创业项目时曾请过清华的同学做兼职工作,那报酬往往是数千元。学长笑道,这也许就是通货膨胀,物价飞涨带来的变化吧。


关于物理系种种的杂谈


   在访谈过程中,学长曾数次提到,他觉得有一些也许成绩并没自己好的人更适合做物理研究。当我们好奇地问起这个判断依据时,学长说:“我做这种判断,一方面看他是否对物理有专注的热情,另一方面看他的数学能力在解决物理问题中体现的深浅。我感觉自己在技术学科方面更强些,而在理科方面,自己评价不是很好,至少不是这方面最出色的那类人,这也是我直接转向工程技术方向的重要原因。”

   每个人会有自己的评判标准,恰当的时候给自己一个客观、清晰的判断是重要的,对自己调整自己的定位会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我们在访谈中还和学长说道现在物理系中有许多同学因为物理未来出路不好忙于转系。学长对此表示不赞同。但他同时也承认,考虑未来的生计而转系,也是许多人面对现实的选择,无可厚非。但是他嘱咐我们要对那些有意愿坚持学习物理,而又对物理并不乐观的现实存在一定担忧的同学说:“我们应该和自己比,不必为社会上种种来自他人的诱惑而烦恼。”学长不相信清华学生毕业后会面临为生计而发愁的问题,其次,学长指出社会上的种种现实问题,不是还在学习的大学生需要面对的,也不是转系就可以应对得了的。在学长看,这种应对反而是一种盲目的短视。在学长心目中,学物理的同学,从长远来讲是有很强的潜在优势的,不把学习当成一种急功近利的行为才能收获这种优势的价值,一时的短视反而会抛弃掉这种优势。功利的学习,也背离了学习的意义。

   对于物理系同学来说,可以通过研究生阶段学习的方向选择为今后做一次调整。如果自己选择做物理,那当然要读博士,出国深造也是很好的选择;如果选择其他方向的工作或创业,那么作为物理系本科毕业生就业也许会遇到些许不顺利,问题在于很多企业对于并不信任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可以胜任什么样的重要工作。通过研究生阶段调整自己的专业方向,是一种可行的做法,也不用担心换到其他专业,知识欠缺等问题。物理系同学通过物理学习而锻炼出的思维方式和扎实的数理基础,相对其他专业还是很有优势的。只要用心,还是可以赶上甚至超过别人的。所以本科毕业时要对自己做个现实而清晰的判断,需要调整的话,那时做个果断的决定一点都不晚。不要因为现实的问题干扰了自己的方向。

   此外,我们还提到了众多国外知名大学校长都认为大学就是不顾社会的取向、实际需求等,可以自由学习自己渴求的知识的象牙塔。学长认为,名校校长们的提法是他们各自心中成熟教育理念的反映。学长认为中国也应以这样的标准执行,不管社会潮流吸引人们关注什么,大学都是提供纯粹的学习机会的地方,关键还是看我们每人自己心里想要什么。

   访谈快结束时,学长给我们所有人的最诚恳的建议是:“简单地专注于学习,快乐地生活,少受其他因素的干扰。将来人人都会留恋大学这段美好时光。”


【同学感悟】

  作为物理系的学生,听到学长对物理学习的感想,颇有共鸣。研究工作不是物理系学生的唯一出路,很多工作都同物理的学习有很大的关系。最重要的是找到自己愿意为之奋斗,为之努力的方向,一心一意地做下去。

——张潇潇

   学长的创业经历颇具艰辛,因为之前没有工作的经历,一切都是从头开始。学长告诉我们创业是个充满了失败的过程,正是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奠定了我们成功的基础。学长指出创业中的合作是很重要的,我想,不单单是工作,学习生活中我们都离不开朋友的帮助。

——迟敬人

相关新闻